第八章 青春期

青春期的特点

关于青春期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且几乎所有的书籍都认为青春期是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充满突变的危险。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长中要面对新环境,迎接新的考验。生活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近,一直隐藏的错误生活方式也逐渐显现出来。虽然事实上它们早就存在,然而它们现在会更加明显,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几乎对每个孩子而言,青春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必须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我们也许可以设法让他相信,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消除许多紧张的气氛。假如他觉得—定要证明,他就会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青春期的许多行为都是各种期望的表现:人格独立、人人平等、男子气概或女性气质等。这些表现取决于儿童对“成长”意义的理解。如果在他们心中“成长”就是不受约束,他们就会为所欲为——这是青春期的一个常见现象。还有很多孩子会学着抽烟、骂人或夜不归宿。有的人会出人意料地与父母为敌,致使父母对自己一向顺从的孩子感到疑惑。其实并非孩子对父母有了另一种态度,而是孩子心中一直在和父母作对,只是在他们有了对抗能力的时候才表现出来。有一个平时经常被父亲打骂的男孩,看似很顺从,其实内心一直在等待报复的机会,等到他认为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就会公然与父亲作对,痛打了父亲,然后离家出走了。

大多数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享有较多的自由和独立。父母不再觉得他们有权时刻监督孩子。如果父母亲想再继续监督孩子,他必定会更努力地摆脱控制。父母越想证明他还是个孩子,他的反抗就会越激烈。这种争斗会形成对抗的态度,结果便构成“青春叛逆”的典型场景。

我们并不能确定青春期的时间范围,大约是从十四岁开始,到二十岁左右结束。在此期间,身体各个器官迅速发育,有时候,它们的功能并不协调。孩子变高,手脚变大,可能他们会变得消极、笨拙。孩子们需要训练自己的协调能力,但是如果受到批评或者嘲笑,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笨手笨脚。内分泌腺对儿童的发展也有影响,它们会促进其功能的发展。然而,这并不是突然的完全改变,内分泌腺在出生之前便已经开始起作用了,现在它们的分泌增多,第二性征也更为明显。男孩子开始长胡子, 声音也变得粗哑。女孩子的体形逐渐丰满,变得更女性化了。这些都是常常使青少年感到疑惑的事情。

自我挑战

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成年生活,当遇到交友、爱情和事业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不知所措。他们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他变得腼腆矜持、与世隔绝,把自己禁锢起来。在工作方面,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也不认为自己会成功。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他与异性相处就会忸怩不安或者不敢面对。在与人交谈时,他会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样,他就会日渐绝望。最后,他会对生活问题彻底绝望,以至于无人理解。他对别人不闻不问,整日无所事事。他终日幻想,只会做一些令人作呕的**行为。这就是一种精神错乱,被称为“早发性痴呆”。但是这个病症也只是一个错误。如果这时我们对他进行鼓励,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走上正确的道路,他的病就会痊愈。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因为整个生活方式及其教育必须予以改正,必须以科学的视角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而不能以个人猜测妄加评论。

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三大问题的训练和准备所造成的。如果孩子对未来心怀畏惧,他们自然会以最省力气的方法来应付它。然而,这种简单的方法却是没有效果的。

孩子们受到的命令、告诫和批评越严厉,他们越会觉得被逼到了悬崖上。我们越把他向前推,他就越往后退。

除非我们鼓励他,否则便无法帮助他,甚至会伤害他。他悲观胆小,我们不能期望他砥砺前行。这个时期的少数孩子不愿意长大,他们奶声奶气地说话,跟小孩子一起玩耍,假装自己永远也长不大。但是,绝大多数人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

如果他们不真勇敢,他们就会讽刺性地模仿成年人。他们模仿大人的手势,喜欢大把花钱,调戏异性并陷入爱情。在一些反面例子中,男孩子如果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并且行为要张弛有度,那么他就会踏上犯罪的道路。尤其是在少年时犯过罪,却没有暴露,这个人便会自作聪明,想一直掩人耳目,这种情况下,犯罪最易发生。犯罪是逃避生活问题的简单方法之一,特别是金钱方面的窘境。因此,在十四岁至二十岁之间的少年罪犯有急剧增加的趋势。在此,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种新的情境,而是儿童本身的缺点逐渐显现的巨大压力。

一个人在儿童时期,他的活动范围较小,也容易饱受功能疾病和神经失调的危害。每种神经病症都是为了逃避生活问题的借口,因为它不用降低自我优越感。当一个人面对社会问题时,如果无法用社会方式解决,他便会出现神经病症。社会问题会造成精神极度紧张。在青春期,身体对于神经刺激非常敏感,所有的器官都高度紧张,进而影响整个神经系统。

身体器官的刺激也可能会被当作犹豫和失败的借口。这样,这个人就可以用痛苦作为借口,来逃避责任。神经功能症的结构是完美的,每个患者都会夸大压力。他也非常明白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不用负责。他的借口就是神经功能症。他的态度就是“我很想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很不幸,我正病着呢。”这一点就是他和罪犯的不同之处。后者经常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他的社会感已经抛至脑后了。神经病症患者的动机虽然善良,但是撇开他的动机不谈,他的行动却是居心叵测、自私自利,有意要妨害别人。罪犯的敌意虽然明目张胆,却为了压抑自己的社会感而努力百倍。我们很难确认他们哪一类对人类的损害更大。

青春期的问题

在青春期遭受失败的孩子,大部分是宠坏的儿童。对于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儿童来说,成年人的责任是一种特殊的负担。他们仍然希望得到宠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了。因此,他们对生活吹毛求疵。他们成长的温暖环境是人工的,所以会感到外部的气氛冷酷异常。这时,就会出现成长的倒退。这类孩子大都会在学习方面失败,以前看起来天资没有他们高的儿童,会赶过他们并展现出不容置疑的能力。这和他们以前的历史并不相冲突。也许一直被人看好的孩子,很害怕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只要他继续受到帮助和赞赏,他便能奋勇前进;但是当环境需要他独立奋斗时,他却失去勇气,向后退却。而其他人则被这种新的自由所激励,他们看到了面前的坦途大道,心中充满了新的构想和规划,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富有创造性,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清晰、强烈。这些都是勇于担当的孩子,对他们而言,独立并不意味着面临困难和失败的风险,而是成就自我、奉献社会的良机。

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受到冷落或者忽视的孩子可能会希望得到赞赏,很多人对此如着了魔一般。如果一个男孩只想得到赞美,那是很危险的。女孩们经常缺乏自信,别人的赞美往往成了她们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这些女孩会轻易地被花言巧语的男人俘获。我经常发现在家里不受喜爱的女孩子开始跟别人发生性关系,其目的不仅仅是证明自己长大了,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欣赏,并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哥哥,母亲的心思基本上都用在了哥哥身上。当她出生时,也没能得到好的照顾。更为不幸的是,在她童年时期,父亲也卧病在床,这样母亲就更没有时间去照顾她了。

这个小女孩很早就知道被照顾有多么幸福,因此她一直想得到这样的待遇,但是在家里却找不到。此时,小妹妹出生了,父亲也痊愈了,母亲自然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小妹妹身上。

因此,这个女孩觉得只有自己没有得到关爱和温暖。她并没有放弃,她在家里表现良好,在学校里也是最优异的学生。因为她很出色,所以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她进入了一所高中,但是老师们都不了解她。起初,她理解不了新学校的教学方法,她的功课开始落下了,老师批评了她,她变得越来越沮丧。她太需要别人的欣赏了。当在家里和学校都无法获得欣赏时,去哪里能得到呢?

她四处寻找欣赏她的男人。有过几次经历之后,她离家出走了,跟一个男的待了十四天。家人非常担心她,到处去找她。我们也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不久,她就被找到了,但是她仍然得不到欣赏,也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她这次又想到了自杀,她向家里寄了一封信,“别担心,我喝了毒药。

我很开心。”其实,她并没有服毒。因为她心里很清楚,父母仍然爱着她,她还可以赢得他们的关注,所以她没有做傻事,只是等着母亲来找她,然后把她带回家。假如当初女孩明白自己的一切行为只不过是想得到他人的欣赏,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如果她的高中老师也了解这一点,也许就可以避免所有的事情。之前,女孩的成绩一直很优异,如果她的高中老师知道她是一个对成绩极为敏感的人,需要细心的照顾,也不会让她对生活失去希望。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个女孩子出生在一个父母性格都很柔弱的家庭里。她的母亲一直想要个男孩,对这个女孩子的出生自然是大失所望。母亲一直很瞧不起女性的地位,她的女儿肯定能感觉到。她不止一次地听见母亲对父亲说:“这个女孩子一点都不讨人喜欢,长大后,一定不会有人喜欢她。”或“她长大后,我们该拿她怎么办呢?”在这种不良的气氛下度过十几年后,她看到了母亲的一个朋友的来信,因为只有一个女儿,朋友在信中安慰她说,她还年轻,将来总会有男孩子的。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女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几个月以后,她到乡下去访问一位叔叔。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个智力低下的男孩,并且变成了他的情人。后来,他甩掉了她,但是她依旧对他一往情深。当我看到她时,她已经交过了一堆男朋友,可是却没有哪段感情能令她称心如意。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现在患有焦虑性神经病,不能单独一个人出门了。当对获取别人欣赏的方法不满意时,她就会尝试另外一种。现在,她是以自己身体的痛苦来谋求家人的关注。除非她自己愿意,否则别人都无法给她提供帮助。

她号啕大哭,以自杀相威胁,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我们很难让这个女孩子看清青春期的种种状况,也很难让她相信,自己把别人的欣赏看得太重了。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孩子们都会过分重视或大肆渲染性关系。他们希望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结果却过犹不及。例如,假使一个女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受母亲的压迫,而企图反抗,她就很可能和遇上的任何男人发生性关系。她根本不在乎母亲知不知道,其实,要是能让母亲为她担心的话,她才高兴呢!因此,我经常发现,有些女孩子在和父母争吵过后,便跑到街上和遇见的第一个男人发生关系。这些女孩子以前一直都是很乖的,她们的教养很好,任何人都不会料到她们会做出这种行为。我们能够了解,这些女孩子并不是真的罪恶深重。她们只是想法错误,她们觉得自己处于卑下的地位,而这是她们能想到的变得强大的唯一方法。

许多被宠惯的女孩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女性的角色。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男性总比女性优越。结果她们便不喜欢身为女性,而表现出我所谓的“男性倾慕”。男性倾慕的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对男人的厌恶或回避。有时候,她们虽然喜欢男人,可是和他们在一起时却忸怩不安,说不出话来。她们不愿意参加有男性的集会,当面临性的问题时,十分别扭。当她们年岁渐增时,她们虽然也说自己着急结婚,但是却从不接近异性,也不和他们交朋友。有时,我们发现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在青春期会表现得更为激烈。女孩的举止比以往更带有男孩的特征。她们喜欢模仿男孩子,并且发现模仿他们的恶习简直易如反掌,比方说,抽烟、喝酒、骂人、加入流氓团伙以及**等。

她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假如她们不这样做的话,男孩子们就不会对她们感兴趣了。对女性角色的厌恶进一步发展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卖**或其他堕落行为。几乎所有的妓女从生活的早期,就认为没有人喜欢她们,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她们相信自己是天生要扮演低贱角色的,她们永远无法赢得任何男人的真情和兴趣。我们不难了解,在这种环境下,她们是多么容易自暴自弃,并轻视自己的性别角色,认为只不过是一种赚钱的工具而已。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并不是在青春期才产生的,我们发现这种女孩从儿童时期,便讨厌自己的性别。只是在小时候,她们没有表现出这种厌恶的需要或机会而已。

并非只有女孩才受“男性倾慕”之害,所有过分看重男性化特征的孩子都怀疑自己是否强壮,是否有男人味。我们的文化对男性过于重视,会给男孩和女孩都造成困扰,尤其是当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没有自信时。很多孩子长大时,还会抱有改变自己性别的幻想。在儿童两岁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明确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长相比较女性化的男孩,也会遇到很多困惑。陌生人常常会弄错他的性别,即使是家人的朋友也可能对他说:“你要是个女孩子就好了。”这种孩子很可能把自己的外表当作是一大缺憾,并且认为爱情和婚姻是对自己的严酷考验。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没有信心的男孩子,在青春期时会有模仿女孩子的倾向,他会变得带有脂粉气,并伴有被宠坏的女孩子的恶习,如搔首弄姿、装腔作势、乱发小姐脾气等。

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对异性的基本看法。这种性的驱动力在几周大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但是没有适当的时机,我们无须去触动它,所以这时他们的表现都是极其自然的,我们无须感到惊讶。比如,孩子在一岁之前,他们也许会观察或抚摸自己的身体,为此我们不用太担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关注自己的身体,而去关注周围的环境。

如果他们的这种行为总是发生,我们可以确认孩子的这种举动并不是性的驱使,而是他想利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时,那就要另想办法了。比如,他触摸自己的时候看到父母很担忧,容易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他就常常利用这种方法吸引父母的目光。如果他们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吸引别人,他就不会再继续了。

我曾经说过不应给予孩子们身体上的刺激。通常,父母们非常疼爱他们的孩子,孩子也十分喜欢他们。为了增进情感,父母总是搂抱他们或亲吻他们。他们知道这是不适当的,他们也不应该如此残忍,孩子们在心灵上也不应该受刺激。孩子们和成年人在回忆童年时,都经常告诉我,当他们在父亲的书房中看到某些色情图片或此类影片时,而引起了某种感觉。他们实在不宜观看这种图画或影片。如果我们不去刺激他们,就不会惹出麻烦。

至于另外一种形式的刺激,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不必要和不适宜的性知识,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了。许多成年人似乎有一种散播性知识的狂热,他们生怕孩子长大后,仍然对这方面一无所知。假设我们回顾自己或别人的经历,我们看不出有他们预期的那种灾难。我们最好等好奇的孩子们主动提问时,再告诉他们。

如果父母对孩子相当留意的话,即使孩子不开口,父母也会了解他的好奇心。假若孩子把父母当作密友,他就会向父母发问。此时,父母应该化繁就简、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解释。

还有,父母在孩子面前,最好也避免过分亲密的表现。如果可能的话,孩子不要和父母亲睡在同一个房间里或同一张**。

更理想的是,他也不要和哥哥或姐姐睡同一个房间。父母对其子女的发展应该密切注意,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他们对孩子的性格和目标没有认识,他们就不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或以什么方式正在接受他人的影响。

几乎所有人都迷信地认为青春期是一段隐秘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发展阶段被赋予了高度的私人意义,变化也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同样,人们对于更年期的看法也如出一辙。但是,这些阶段的变化谈不上大相径庭,它们只是生活的延续,其现象也没有什么重要意义。重要的是个人在这一阶段期待什么,他又赋予这一阶段什么意义,以及面对它的方式。人们对青春期的到来常常会惊慌失措,仿佛见了鬼怪一般。如果我们准确地了解这些事情,我们就会知道,孩子们并没有受青春期的影响,只不过社会要求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些调整。然而,年轻人却相信,青春期是一切事物的终点,他们的价值和尊严都失去了。他们已经不再有合作和奉献的权利,因为,他们相信人们不再需要他们了。青春期的所有问题都是从这些感觉发展而来的。

如果这个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与他人互相平等,并了解了要奉献社会,尤其是他要学会将异性看作是平等的伙伴,那么,青春期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如果他的认知能力比别人低,如果他对环境抱有错误的看法,就好像他没有准备好享受青春期的自由。如果有人强迫他去做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也能够完成。如果让他自己处理的话,他就会胆小如鼠,一事无成。这种孩子很适应奴隶般的生活,但是一旦获得自由,他就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