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战斗发力

第二种战斗反应比较直观,其典型特征是行为人能量膨胀,并将这些力量发挥出来,形成进攻动作或变形的进攻动作,它们主要有以下表现:

8.2.1 语言少且单一

由于大部分血液被输送到搏斗用的四肢中去了,所以留给大脑灰质(负责高级功能)的能量减少,因此处于愤怒状态的人比较容易失去理智,心中暂时只有一件事——打败对方,而对周围环境以及局势的判断水准会降低。同样的原因,还会造成另一项高级能力减弱,那就是语言。

愤怒的人往往不会说话或者很少说话,通常嘴会很用力地闭起来。如果战斗开始,所说的话也会尽可能单一且无意义,比如“冲啊”“杀啊”,或者爆一些粗口(这就是打架时常听见骂人的原因),因为这些话是不需要思考的。

如果是用语言来战斗的情境,比如辩论赛,那么语言本身具有快速、有力的普遍特征。

8.2.2 攻击桌面

大多数工作、生活、测试和案件侦查所发生的环境中都有桌子存在。不论行为人的言语如何温柔,姿态如何谦恭,修养如何高深,如果他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出现了对桌面的攻击或变形攻击,就能够判断出其内心的对抗和愤怒。如拍桌子。

拍桌子是最明显的动作表现,懂事之后的人都能看得出,这是行为人生气了。但有很多针对桌面的攻击是比较隐晦的,不知道各位是否能够注意到。

用食指或指关节用力敲打桌面的动作,也是攻击动作的变形之一。这个动作一般会配合着强有力的语言表述出现。如果是单一方面发言,这个动作的出现表示说话的人非常有自信,心态强势,认为自己所说的是必然的事情,动作用于强调语言。在争论过程中,某一方强调自己的观点时,如果出现这种动作,则表示他已经开始对对方的不顺从、不理解表示不满了。

最后,还有使用工具对桌面进行攻击的其他变形动作,比如,将一沓材料摔在桌面上,再轻一点可以变成一松手让这沓资料落在桌面上,尽管没有用力,但地球的重力还是会让资料产生加速的效果,用以表达行为人的愤怒。试想一下,对待你非常敬畏的领导,你是否敢允许材料“啪”的一声自由落体,落在桌面上?

更加严格的社会规范,会催生更加隐晦的发力动作攻击桌面。常委会上,各位党委常委发言,如果心里没有不同意见,那么喝完水后一定会将水杯轻轻放下,避免出现轻微的声响和发力的动作。因为那样的话,会造成误会,让其他人认为自己有愤怒情绪。

8.2.3 指向进攻对象

人在战斗时的进攻动作,包括用手戳、拍打、砸等直线动作,速度快、力量大,也包括用脚踢、蹬,甚至在打急了眼的时候还会用牙咬。

与此类似,在不允许直接进攻的情境中,尽管行为人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但愤怒情绪一旦产生,还是会通过各种变形的进攻动作,将怒火发泄到刺激源上。比如手的进攻动作。

最常用来表示意思的手指是拇指和食指。

拇指天然用于表示赞美或认同。讲话时用拇指指向自己,不论所指的部位是鼻子还是胸口,都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自我认同,所表达的潜台词是“我很牛”。如果是对别人竖起大拇指,则是对对方的肯定或鼓励。

至于有些电视剧或者电影里出现过的大拇指向下表示蔑视,其实是为了创造一种诙谐意外的戏剧效果。先竖起来让你以为是肯定,然后再向下表示否定,能够把两次评价之间的差距加倍,比单次否定要强烈得多,所谓“捧杀”是也。

食指多用于指点。本来单用食指指向,在亚洲的文化礼仪规则中,就是很不尊重的表现。比如说,通常状况下,下级是不会使用食指指点上级的,因为这种轻蔑的表意双方都知道。用整个手掌来指向或引导,是尊重的表现。

除了手指之外,拳头和手掌也是攻击时常用的武器,攻击动作有斩(水平方向挥舞)、剁(垂直方向挥舞)、拍、砸等。这些动作出现在讲话的时候,可以起到增强语言表意的作用。比较常见的一种积极场景是表达决心,握拳、挥手等动作可以让人相信自己的诚恳;争吵中使用类似的手势,可以增强自己要表达的愤怒;下命令的时候使用这种动作,能够增强命令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同时表达决策者的坚定决心。

8.2.4 腿和脚的进攻动作

腿部的攻击动作是蹬、踹、踢。鉴于在进行心理测试这一类的双方交流的情况下,少有会用脚踢墙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的动作,一般的愤怒表现是跺和蹍。

8.2.5 如何辨别愤怒情绪的真伪?

当然也有使用攻击动作来伪装愤怒的情况,比如心里明明担心(恐惧、悲伤),但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或者为了尽快结束这段令人不舒服的对话,会故意做出貌似愤怒的攻击动作,这就不是情绪使然。

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判断这些辅助动作的真伪?

发自内心的情绪使然,手臂的动作是不需要用脑子想的,与语言的力度和节奏匹配同步,语言和动作来自同一个动力——愤怒情绪。愤怒情绪会把力量都集中在攻击对象上,从实现到武器,再到身形趋近,全身上下是一致的方向指向。

假的愤怒是设计出来的,是通过思维控制来完成的表演,由于没有情绪的直接驱动,无论从力度还是从时机而言,都会不能实现完全同步,会出现大量破绽。

?案例分析

克林顿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染事件

克林顿的这个说谎分析案例(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染)曾经出现在很多关于测谎的书籍中,一些心理学家分析,其否认与莱温斯基之间有不正当性行为时,眼睛和诉说的方向与食指指点的方向不同,就证明他在说谎。

这种分析一时成为非常主流的说法,目前依然如此,得到无数人的信奉。随之而来的就是滥用,公众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原来这种方向上的细微差异能证明说谎!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证明,这个结论的再深一层的依据是什么。

那么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分析:

当时他的台词是:“I did not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an,Miss Lewinsky. I never told anybody to lie,not a single time,never. And these allegations are false.”中文的意思是:“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即莱温斯基小姐发生过性关系。我从没有让别人去撒谎,一次都没有,从来没有。这些指控是假的。”语气平和,语速和断句正常。

他的动作是,用右手食指快速、多次向前下方发力指点,但眼睛看着自己的左前方,仿佛在跟另外一个具体对象说话。

手指的动作表达了愤怒的内心。

克林顿之所以说话时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不一致,是因为他当时作为总统,自己的丑闻被揭发出来,被迫要对媒体解释的时候,情绪是非常复杂的。

他肯定会觉得很愤怒,觉得怎么能把这件事情揭发出来呢!同时又觉得恐惧,担心自己的前途以及社会舆论等负面影响。他在讲话时手指有明显的进攻性的动作,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愤怒。

但是,我们解释过愤怒的进攻性,会造成全身上下一致地指向刺激源,愤怒的眼睛一定是盯着对手的。如果克林顿是完全愤怒的情绪而没有恐惧成分,那么他的眼睛怒视的方向就会和手指方向同步,看着对手实施进攻动作。现在他把更为敏感和关键的视线方向转移了,眼睛没有看向手指进攻的对象,说明了他的愤怒中掺杂了其他的情绪——进攻不彻底的心虚。那么,为什么在否定自己绯闻的时候会心虚呢?答案只有一个。

比起硬生生总结“手指方向和眼睛方向不一致就代表说谎”,至少这个用情绪反应来判断的方法是有逻辑的。仅仅使用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不同来判断,无法自圆其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克林顿后期的视频和照片,你会发现大量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但那是不是意味着他每次公开发言都在说谎呢?

再搜一下其他各种名人,看看“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不一致”这个现象有多么常见,就可以知道,这个公式化的结论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