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呼吸反应
解读意义:通过观察呼吸的幅度和频率,判断行为人神经系统和身体状态的兴奋程度是增加还是降低了。呼吸的幅度或频率增加,说明行为人兴奋度增加,反之兴奋度降低。如果行为人在控制呼吸的速度并减少单位时间呼出和吸入的量,则说明行为人进入了小心翼翼的对抗状态。
呼吸的作用是为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代谢物,保证体内能量源源不断地供给。
生理活动越多、越兴奋,客观上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增大氧气吸入量的方式,既可以是单次深吸气,也可以是加快吸气的频率,或者二者同时进行。
因为呼气的幅度增加,会快速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呼吸中枢感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后,会引发吸气增加。此时如果行为人同步增加吸气,就是我们前述的呼吸加剧,则表示处于非常兴奋的情绪状态,最经典的表现就是愤怒,行为人会快速用鼻孔大幅度呼气,进攻的发力动作,往往会配合着快速大幅度呼气;此时如果行为人不再同步增加吸气,而采取的是缓慢地大幅度呼气,则是放松或无奈的表现。
生理活动减少、进入低迷状态,客观上就会降低体内对氧气的消耗,所以呼吸中枢会自动降低呼吸的频率和幅度。
在比较克制的行为中,深长呼吸更加常见,从外表来看,行为人似乎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变化,可能言语的音量及频率都不会有明显变化,但小心翼翼地深长呼吸却可以表露其有控制的对抗心态。
所以,当我们看到无论是哪种方式的呼吸增强,都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尽管表面平静,但内心和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平静只是刻意控制的结果。
深呼吸的抑制兴奋作用
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0%~25%,大脑需要的氧气如果供给不足,会出现专注力、认知能力降低,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减弱,更容易情绪不稳、暴躁及易怒,这样的状态会让行为人在社交活动中遭受很严重的损失,包括社交评价和利益获取。
血液中的含氧量充足的时候,大脑就能够更加清醒和高效地思考,也能更好地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行为。所以,人在感受到紧张和轻微失控时,通常会使用深呼吸的动作,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让大脑能够有充足的氧气使用,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减缓失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