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强化学习
“现在这杯‘咖啡杯’里,以你们为核心,团结世界所有同方向的科学家,淡化工卡文化。如果那些科学家做出了跟你们同样的贡献,那么就要给他们同样的待遇。我们可以试试人才‘众筹’,就是特优秀人才快进、快出,不扣住人家一生。不求他们归我们所有,不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学术自由,不占有他们的论文、专利……只求跟他们合作。我听说,有的部门与美国大学教授合作,还提出很多附加条件,不要这样做。我们去支持大学里的教授,喝杯咖啡沟通沟通,听听他的讲话,理解他这篇文章的意义,就能得到很大启发。你们晚上没有事,也可以看看生物等这些跨学科书籍。虽然不能去创造发明,但可以增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当其他学科的专家跟你聊天时,你就能感知他学问的价值用途。
“虽然有些教授本人不会到我们公司工作,但是他下面有很多博士,可以吸纳进来。这些博士理解教授的科学研究,而且跟老师有技术往来,也把我们与教授连接起来了。我们出现了成功,注明是来自这个老师的成功,也可以分享成功。名和利双方各只收获一条,两者不矛盾,不就成为合作伙伴了吗?”
这是任正非提出来的关于“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核心就是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而学习恰恰是华为过去30多年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果对华为的发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华为基本上都是在学习中发展起来的:学习带来了华为的发展,而发展又刺激了华为进一步强化学习的意识。按照任正非的话来说,技术研发是无法学习到的,因为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将核心技术或者关键技术免费教给你,即便交了学费也不一定就会获得这些技术。考虑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由来已久的技术封锁,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只能自力更生。但是管理和文化却可以学习和吸收,可以坚持从国外的先进体系中获得营养。
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任正非和华为的成长轨迹完全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华为不是一下子变大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在这些方面,华为学习的对象有很多:英国、日本、德国,甚至是印度,都曾是华为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对象,但最重要的学习对象还是美国,可以说美国是任正非最看重的国家,也是他最敬佩的国家,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人的管理思维和文化氛围是其他国家很难比拟的。在谈到华为与美国的关系时,任正非总是毫不犹豫地承认华为就是美国的学生,正是因为从美国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才有了华为现在的样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为就多次向美国取经,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管理体系打造方面,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IBM公司、Hay公司、苹果公司、谷歌公司都曾让华为受益匪浅,像流程控制和流程管理、代表处铁三角体系、扁平的组织管理模式、分权与岗位轮换制度、末位淘汰制等一系列制度都是从国外学习和吸收的。最重要的是,华为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美国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发展环境,这一点对华为文化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华为人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浓厚的学习文化。
任正非本身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放着各种各样的书,有空的话他就会拿出来阅读和分析,平时出差的时候,他也喜欢看书。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干部和员工看书,要求所有华为人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这也是他创办华为大学的一个初衷。在任正非看来,只有学习,才能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才能掌握更多的新理论,也才能够吸收更多更新、更好的经验。
很多大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陷入停滞的怪圈,这种停滞往往和企业开始变得自大、封闭有关:他们丧失了原先那种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失去了原先那种学习的狂热;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相信新技术,不喜欢尝试一些新的理念,更多时候龟缩在自己建造的城堡里自娱自乐。当一家公司不再学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不再进步,而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中,所有企业都处于不进则退的状态。
华为一直都在避免陷入停滞的状态,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而学习本身就是奋斗文化的一种体现,真正的奋斗者一定会主动吸收更好的知识,一定会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中去接触更宽泛的知识体系。
不过华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先让自己适应外来的文化和知识体系,等到适应之后,再开始想办法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革,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完善和改进,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文化体系。正是因为能够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华为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汲取那些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