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2017年,斯蒂芬·卓博斯基导演的《奇迹男孩》在美国上映,上映当天,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发型化妆、最佳新人多项提名。影片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天生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奥吉,从小由母亲在家里教导,后来,他终于有机会进入普通的学校学习。刚进学校的奥吉因为自己的长相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欺负,但在全家人和老师、朋友的帮助下,他最终找到了自信,并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电影上映后,许多人一边感动于奥吉的努力,一边对比着他身边的残忍。但其实,这并不是一部励志的电影,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奥吉的父母——那对很会和孩子沟通的夫妻,没有这样的父母,奥吉的生活只能是悲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家庭教育片,从电影里,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奥吉的父母如何在挫折中和奥吉沟通,并帮助他渡过难关。

故事里有一个情节:当奥吉哭着跟妈妈说自己丑时,妈妈说你不丑。奥吉说:“你是我妈妈,才这么说。”妈妈说:“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的观点更重要。”这句话刚说出来,奥吉就哭了。其实,这句话说得没错,父母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奇迹男孩》这本书的作者帕拉西奥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帕森设计学院,本职工作是一位插画师。平时的生活里,她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只有在晚上把两个孩子哄睡着,自己才能悄悄跑进房间动笔,但就是这样,她也写出了这部享誉世界的作品。我想,这就是父母的语言——很多时候,父母并不用跟孩子说太多话,更不用高压加棍棒地让他去学习,孩子是有模仿能力的,你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一种叫以身作则的语言。一个整天在家打麻将的家长,孩子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一个在家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写作的家长,孩子也不可能不爱读书。

随着90后这一代人也逐渐成为父母,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讲好父母的语言,让下一代更幸福地成长。上一代的家庭构造很有趣:往往是一个焦虑的妈妈,一个消失的爸爸,还有一个崩溃的孩子。这一代,希望我们可以改过来。

先从胎教开始说起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胎教成了一种时尚,但我认为“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焦虑的话除了有助于传播,本身并没有意义,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样一想,起跑线本来就不同,为什么要比赛呢?所以,这么看是不是觉得没必要赛跑了,如果已经落后了,慢慢地走完也是一种幸福。有些父母认为听古典音乐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孩子被羊水包裹着,这感觉就像你在潜泳,我在外面把喇叭放到最大,无论我放的是莫扎特还是贝多芬,你什么也听不清。美国的神经学家约翰·梅迪纳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里很简单又有力地说:让孩子清净一点,他们不喜欢被打扰。

其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胎教对提高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丝毫帮助。你还不如在怀孕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营养的均衡,这比你放什么音乐重要多了。

孩子的成长,全部和出生后你的语言息息相关。

达娜·萨斯金德,芝加哥大学的医学教授。她长期致力于听力障碍学生的研究,她经过长时间的医疗实践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植入人工耳蜗之后,在学习成绩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换句话说,当他们开始听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时,思维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她开始探究语言和成绩的深层关系。

按萨斯金德教授的说法,在美国社会地位高、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会听到2000个词;中等收入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会听到1200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只能听到600个词。他们在3岁以后,听到的总词汇量的差距就达到了3000万个。3000万个词汇这个差距,毫无疑问,一定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

据统计,在有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的3岁孩子,累计听到过4000多万个单词,能掌握1116个单词;相比之下,贫困家庭的孩子只听过1000多万个单词,掌握525个单词,相差591个单词,差不多一倍了。我虽然不知道中国是不是这样,但我知道,很多家长并不会给孩子说那么多单词,孩子长大后使用单词的多样性必定会贫乏,同样也会导致孩子学习吃力。

除了使用单词,回应孩子也很重要。

当年做这些研究的人,还注意到一个数字:高收入家庭,每小时对孩子的平均回应是250次,也就是孩子说什么,家长是有回应的,而低收入家庭,每小时对孩子做出的回应不到50次,孩子大多都在和电视、iPad交流。也就是说,从这个实验来看,在部分国家,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更有耐心,时时都在回应孩子,而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回应就少了许多。

所以,我们大体上可以说,高收入、高知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话语密度就是比较频繁,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好处。而低收入家庭,父母经常和孩子沉默以对,这样的成长显然冷清了不少。

于是萨斯金德认为,好的婴幼儿早期语言环境应该是听到更多的词汇,得到更积极的回应,听到更多正面、积极、肯定的词。这也是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的事。

但跟孩子说话,不一定越多越好。许多家长跟孩子说话都近乎一种抱怨,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说话,萨斯金德教授在《父母的语言》里建议跟婴幼儿说话要注意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

所谓共情关注,是指你和孩子要处在同一个语境中。共情,我们多次聊过,但什么是共情关注呢?简单来说,他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比如母亲给孩子洗澡时,可以和他谈谈沐浴液的气味;一起玩积木的时候,说说积木的形状,甚至等孩子再大一些,还可以在洗澡的时候跟孩子聊到性教育,比如这些地方陌生人碰了要及时跟妈妈说。其实孩子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久,五分钟就会转移,你也要跟着他转移注意力,始终跟孩子在同一个语境下。

共情应该是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所以手机是共情的天敌,父母陪伴孩子时最好放下手机,不要处理工作,更别玩手机游戏。

第二个原则,充分交流,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词汇。

大人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念叨手上干的活儿,我在做饭,我用平底锅来做饭,我放上油,打一个鸡蛋;舅舅在躺着,他躺在哪里啊?沙发上。沙发什么颜色的啊?白色的。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在用嘴重复,这对孩子的理解力十分有帮助,小孩子会把你的动作、你拿到的东西、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与你嘴巴里的词汇一一对应起来,接着,他会慢慢学习到语言,直到他把听到的一个词,对应起什么东西、什么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少用代词,舅舅就是舅舅,不是那个人;我很喜欢你的画,就是我很喜欢你的画,而不是我喜欢它。甚至可以在这个时候,顺便教他几句外语,这个时候孩子学习外语的能力,可比成人要强太多。

等孩子们会说话之后,有一段时间他们也会这样自言自语,一边玩耍一边说自己在玩什么。比如我的外甥,每次来到我家,都说:饭团儿进门了,饭团儿消毒了,饭团儿吃饭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回应他:“真棒!”

等到三五岁的时候,他们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到的事物,会在回家的时候告诉你幼儿园里都发生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叫作“脱离语境的语言”。这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会越来越强。

但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过了3岁了,也没关系,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里做过研究:婴儿大脑的代谢能力,在4岁左右达到峰值。6岁之前是学习语言最佳的年龄。

第三个原则,轮流谈话,其实就是聊天,聊天不仅是你说话,还要和孩子沟通。

你可以向孩子发起和展开一个话题,请注意要聊开放式的话题。如果你只问一些简单的封闭的问题,孩子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来回答,这对词汇量的积累是没什么用的。开放式的交流会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比如你问他,你来说说舅舅好不好?你来跟我聊聊小猪佩奇好不好?

那么又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和孩子聊天时,要不要用儿向语言呢?所谓儿向语言,就是学孩子讲话,奶声奶气地沟通。

答案是:要。虽然委屈大人了,但是要。

有一项研究说,如果11个月到14个月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语言,那么到2岁的时候,比起那些一直接受成人语言的孩子,要多两倍的词汇量。因为你用儿向语言时,孩子能感受到你的亲密。

儿向语言的作用是能让亲子关系更紧密,因为语气积极、措辞简练、温柔可爱还有韵律的语言,更能吸引孩子的关注,他们会觉得这是我自己的话,眼前这个人跟自己一样。一位专家在日本做过研究,孩子7个月大的时候还是“世界公民”,能毫不费力地分出英语中常见的“r”音和“I”音,但到11个月大的时候,日本孩子的这项能力就消失了,只会更关注日语中常见的语音。

不仅建议使用儿向语言,还建议提高声调、表情夸张,这对帮助婴儿大脑更好地提取语音是很有帮助的,但等孩子大了,正常说话就好,都是成人了,没必要装嫩。

多说一句看似题外的话,对于写小说的作家来说,当你试着用儿向语言去写作,这个故事一定会更温暖可爱一些。比如杜鲁门·卡波特的《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比如麦家的《人生海海》,都透着孩子的稚气,读这样的故事,也能让你以孩子的视角再活一遍。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用儿向语言再写本小说,但我还在努力中。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妈妈和爸爸越活越单纯的原因了。因为他们在孩子2岁前长期用儿向语言跟孩子交流。

孩子在小的时候,对语言学习的能力是超强的,越长大越发现学习语言的痛苦,因为大脑很多神经已经闭合,许多神经元的移动方向已经固定。所以接下来这个问题很重要:孩子要不要学外语,或者直白地说,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学外语。

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越早孩子的痛苦越少,不一定是英语,也可以选择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学两种语言的孩子,在最开始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但长大后,词汇量会迅速提升,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对这门语言更亲切,学习起来也更容易。使用双语的孩子相比只用一种语言的孩子,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都有优势,比如他们会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执行力,更能以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世界。

我们观察孩子时会发现,有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很难进行自我调控,语言技能越好的孩子,越容易进行自我调控。

除此之外,还鼓励大人多使用数字。

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对44个14个月到30个月大的幼儿进行了追踪研究。在一些长达90分钟的家庭对话中,有些孩子听到了4个跟数学有关的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250个跟数学有关的词汇。一周时间,有些孩子一共才听到8个数学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1799个数学词汇。也就是说,一年之内,有些孩子只听到1500个跟数学有关的词汇,有些孩子听到了10万个。研究发现,到4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数学能力上就有差异了,最可怕的是,对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在日后都构成了影响。

小孩子对数字、形状、空间都有强烈的兴趣,这是老天赋予的才华。所以应该早点让孩子接触有关数字、形状、空间的词汇。孩子通过这些词汇,认识大小、长短、高低、前后……其实,数学概念、空间概念,都是语言质量的一个表现。

同样提高语言质量的还有夸孩子,多夸孩子,夸到点上。

科学家发现,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能够提高孩子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增加孩子发生良好行为的频率。同时,相比于惩罚来说,表扬所带来的副作用小,更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当孩子满足了父母的期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应该表扬他们努力,还是表扬他们聪明呢?请记住,一定要表扬他们的努力。因为在孩子的眼中,你所表扬的内容就是他们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很多爸妈都喜欢这样表扬孩子:“你太聪明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表扬容易让孩子将获得的成绩与天生聪明联系在一起,让他更在乎自己看起来是不是聪明,而不是能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他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天造英才,更加忽略了后天努力的用途。

除了夸奖,父母要做到的第二个方面,是“及时惩罚”。注意,惩罚不是上手去打,因为打孩子容易增强孩子的攻击性,长期打孩子的家长,也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思维模式: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明白一个道理:打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校园暴力就是这么产生的。不过,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对他进行惩罚。比如告诉他你要这样,就不能获得那个玩具,你要不好好吃饭我就把饭端走。

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惩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证孩子拥有安全感,要给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协助孩子纠正错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爱自己的,是跟自己在一起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尤其是在被惩罚的时候,如果在惩罚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中,这样的惩罚甚至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很多孩子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如果可以,千万不要打孩子,甚至不要吼叫。吼叫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当很多家长想要孩子们听他说话时,就会很自然地大声吼叫。而且一般当声调足够高的时候,孩子就会因为害怕而听话,这种反应更鼓励了家长继续大声吼叫,从而恶性循环。所以最后家长们会发现,吼叫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管教孩子的默认方式,同时孩子也就有了一个充满恐惧的童年。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成长一点也不好。

美国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有着超过50年的家庭育儿工作经验,她的著作《不吼不叫》里介绍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在发火之前缓解情绪。

第一步Ask,也就是自问。要问问自己感觉如何,负面想法是什么,能不能自己改变这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第二步Breath,也就是呼吸。在问自己那些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从腹部开始,有意识地做3到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同时感知自己的身体,想象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氧气。第三步Calm yourself,也就是平静自我。用呼吸来平静自己的内心,用积极的想法代替自己消极负面的想法,让自己变得平静后再和孩子沟通。第四步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也就是确定孩子的需要。父母要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反思一下对孩子是不是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是一个拥抱还是鼓励,再想想他的行为能告诉自己什么。第五步Empathize,也就是同理心。这要求父母换位思考,去尽量感受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感受。

如果有时间,你也可以找来这本书读读。

另外有个问题很有趣:其实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为什么有些人当得很好,有些人却完全不会沟通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有些人知道就算当了父母,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而有些人当了父母,不仅自己不学习了,还在教孩子怎么学。

久而久之,两者的差距就来了,这差距,跨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