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活中不得不说的那些经济学现象

为什么一到节假日高速就拥挤不堪?(公用地悲剧)

在中国,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几乎都是世界上长度最长的,而且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新的公路和铁路,完善交通系统。但有一个问题是,道路越修越多之后,交通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一到节假日,全国各大公路仍旧是堵成一片,铁路系统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一到节假日的时候,道路就会变得拥挤不堪。

这里涉及一个经济问题,那就是高速免费。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各大高速都是免费开放的,这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开车走高速,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回家探亲,都会一窝蜂地挤在高速公路上,最终导致大家都无法顺利出行。高速免费开放为那些打算出行的人提供了经济上的便利,由于不需要为高速公路的使用支付任何费用,人们会肆无忌惮地侵占高速公路这种公共资源。而原本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的高速公路,就在节假日的时候成了让人窝火的交通系统。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类似高速公路免费开放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社会中非常常见。比如某地准备进行老区改造,一些有钱人为家乡的老旧小区免费安装了电梯,结果电梯很快就被用坏了,很多人平时并不注意保养和维修电梯,还经常超载运送家具。后来富豪再次往小区捐赠电梯时,要求每一户家庭每个月都要提供一笔维修费,这个时候电梯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小区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超载使用的情况。又如,某地在暑期来临的时候免费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绿豆汤消暑解渴,可是一段时间之后,这项公益活动就被迫取消了。因为管理者发现,附近很多的居民不是过来喝两碗绿豆汤那么简单,而是拿着水桶来装,并且绿豆汤经常被洒得满地都是,一些将绿豆汤装回家的人也常常会随随便便就浪费掉,可以说有少部分人直接浪费了绿豆汤,导致多数人根本没机会喝到。

对于这一类现象,社会学家加特勒·哈丁早在1968年就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公用地悲剧》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大致描述了公共资源在自由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悲剧性结果,这个悲剧性结果就是公共资源的最终枯竭和消亡。按照哈丁的观点,当公共资源到了可以自由使用的地步时,它们将很快消失。

哈丁在文章中特意谈到了牧民与草场的案例。某地的草场一直都是免费开放的,牧民们可以自由地将牛羊赶往草场,但是草场的面积和放养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牛羊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有500只,那么再增加牛羊的话,就会有一些牛羊开始吃不饱,而且草场会开始退化(草的生长速度赶不上被消耗的速度),直到最后再也长不出草来。对于这一点,所有的牧民都心知肚明,他们也知道牛羊太多的话,自家的牛羊根本吃不饱,可能产奶量和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问题在于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可能增加自家牛羊的数量,因为增加一头牛或者一头羊带来的收益远远要比牛羊身体长得慢或者牛羊产奶量下降的收益更大,因为下降的那一部分收益是平摊的(理论上每一头牛或者每一头牛的产奶量下降),而增加的那一头牛或者羊的效益却是自家实实在在独有的。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加牛羊的数量,同时期待着有人会因为牛羊喂不饱而提前撤出,以便将牛羊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

在大家都肆无忌惮地侵占和消耗公共草场的时候,牛羊的数量很快就达到了500只的极限值,然后继续增加到501只、502只,一直增加到600只,当草场不堪重负的时候,大家仍旧会毫不犹豫地增加到700只。终于某一天,这片草场再也长不出草来,再也不会有人在这里放牧了,这片草场带来的收益最终变成了0。

公共草场从为牧民提供收益到收益最终为0,实际上体现了所有公用地的悲剧性结果,而产生悲剧的关键在于所有参与者都在盲目强调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在努力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收益。使用资源的人都明白,如果别人多占用了一份公共资源,就意味着自己少使用了一份资源,但他们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参与使用资源的人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将这一切和公用物品、私人物品的定义相关联,经济学家认为公用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简单来说就是谁都可以消费和使用这些公用物品,并不存在“我用了别人就不准用”的情况,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正是这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才使得公共物品很容易被消耗过度并导致资源枯竭。

在应对公用地悲剧的时候,国家通常很难出台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因为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属性决定了政府或者相关的机构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干预。但也不是完全无法干预,比如很多渔民会过度捕捞河里或者海里的鱼,这样就导致了鱼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下降,为了避免大家都过度捕捞,国家会出台一些禁渔措施和制定休渔期,规定每年的某一时间段不准捕鱼,以便让鱼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当然,许多人也许会提出一些极端的强制方法,比如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设置各种障碍,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公共资源的过度消耗,但这些障碍设置往往会引发反公用地悲剧的现象。

比如某地政府开放了一片公共草场准备让大家免费使用,可是草场周围有一片农田,农田的使用者认为牛群大量进入草场,会很容易毁坏田里的庄稼,因此不允许放牧者进入。第二个人认为这片草场是自己几年前播草种形成的,自己应该享有使用权,至少是享有优先使用权。第三个人认为这片草场中有一部分土地是自己所有的,此前并不在意,但是现在既然开放了草场,自己理所应当地拥有使用权。最后一个牧民认为这片草场之所以能够如此茂盛,是因为它一直在使用自家池塘里的水,按道理来说,这片草场算得上是牧民养活的,其他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来抢占资源。当所有人都反对其他人侵占草场时,草场的使用权也就发生了纠纷,最终导致谁也无法安心地在草场里放牧。

无论是公用地悲剧还是反公用地悲剧,都是资源分配和归属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理配置,进行更为高效的分配,确保所有的资源可以在一种可持续状态下被分配和利用。当然,合理的分配方式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和道德机制下,才能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