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下的抉择:合作还是背叛?
美国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员工因为薪水问题准备进行罢工,公司里的几个部门打算一同罢工休业,给公司的管理者施加压力,逼迫对方同意员工提出来的加薪条件。可是在罢工开始的那一天,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参加了活动,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明白一个道理,当更多的司机参加罢工活动时,道路上的出租车就会减少,那么没有参加罢工的司机就可以拉到更多的顾客。部分出租车司机意识到当自己采取背叛同伴的策略,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时,对他们来说,与其花费大量成本(时间、精力、放弃生意)来罢工,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拉几个客人来得实惠,何况罢工也不一定会让出租车公司屈服,到时候可能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而另外,为了诱导部分司机“叛变”,出租车公司很早就设定了一种机制,即当市场上的用车需求量增加,且明显超出了出租车司机所能承受的数量时,就会启动“浮动定价”,每公里的收费会上升,公司分给司机的提成也会增加,这对那些不参加罢工的司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实,对于所有的出租车司机来说,这是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罪犯被分别囚禁在不同的监狱里进行审讯,两个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因此根本没有可能串通,更不清楚对方的具体想法,因此在审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坦白罪行”和“拒不承认罪行”。如果两个人都坦白的话,他们都将获刑8年;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罪行,由于证据不充分,他们将各自获刑1年;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人不承认,那么坦白的人将当庭释放,拒不承认的那一个人将获刑10年。
每一个罪犯都会意识到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罪行,那么由于证据不充分,两个人最多在监狱中待上1年。可是在不清楚彼此的想法时,每一个罪犯都会担心当自己不承认罪行的时候,对方会直接选择坦白,这样一来对方就可以被释放,而自己将会获刑10年。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两个人基本上都会选择坦白。
囚徒困境在经济学中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经济学现象本身就存在囚徒困境,比如管理者在处理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或者下达一个容易被反对的任务时,可能会利用员工之间的信息不通畅进行分化管理,从而让员工处于一种彼此防备的状态,这样反而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团队。企业之间在进行价格战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类似的博弈,在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时候,由于担心其他企业会率先降价,企业往往会通过先降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销量。
比如市场上有几个商家都在出售榴梿,为了确保大家的效益最大化,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商谈稳定价格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效益。可是在缺乏沟通且担心稳定价格会影响销量(对市场需求不够了解)的前提下,商家往往会对自己的营收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大家都不降价,自然会获得最大的效益;如果大家都在降价,那么效益就会减少,但是由于销量会增加一些,收益缩水不大;如果一方坚持原有价格,其他商家则偷偷降价,那么其他商家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稳定价格的商人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在不确定其他商人会不会进行降价的情况下,各个商家肯定会选择降价策略,因为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囚徒困境实际上是理性人做出的一个效益并非最高的决策,参与博弈的人虽然都在想方设法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至少他们做出决策时最先考虑的一定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说都主张追求以个人利益为先,可是在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恰恰容易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这个时候,参与博弈的各方反而会陷入困境。
这是社会机制下的一个常态,人们通常都会因为迫不及待地想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损人不利己的决策。许多人会单纯地认为这是一个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事故”,但假设所有的商家事前都进行了沟通,商定所有的榴梿都不能降价,那么就一定不会出现背叛者吗?不一定。每一个商家都是理性人,都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他们同样会产生“降价就会带来销量”的想法,因为这其中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有的商家手里的榴梿很多,卖不掉的话就会烂掉,其他量少的商家自然可以保持价格稳定,但是自己存货那么多,一旦打不开销路就会错失挣钱的机会,因此必须适当降价。又或者有的商家平时缺少市场和客户,品牌也不够响亮,用同等价位卖榴梿,销量上肯定会吃亏,这个时候,他觉得保持高价位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实际上,虽然信息沟通可以有效打破囚徒困境,但那只是在理论层面的行为而已,现实生活中的情况通常要更加复杂一些。也许所有的商家需要成立一个商会,并约法三章,也许需要制定一些特别的规定:谁偷偷降价的话,就要罚款处理。但是商家是否愿意签订类似的规章制度呢?其他在条文之外的商家是否会趁机打乱市场部署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对于任何参与博弈的人来说,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应该了解和分析他人的处境,然后做出最佳的选择,谨防陷入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