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

你主动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理解和宽容孩子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心就会靠近,足以缩短你们之间岁月的距离。

理解孩子的世界

一次,我和老公带小语和小松去爬山。那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去爬山。在快到山的路上,两个孩子在前面有说有笑地走着,我和老公在后面一边聊天一边讨论孩子的事情。

小松把嘴凑到小语的耳朵上。

“这两个孩子,不知道要捣什么鬼呢。”老公的话音刚落,就见两个孩子一齐趴在地上,手撑在地上,膝盖贴着地面,一步步往前爬。

那是一段土路,孩子们恰巧穿着白色的运动服,如果这样“爬行”,估计一会儿就脏兮兮的了。

“你们两个想做什么,马上起来,好好走路!”我在后面喊道。

可是小松回头向我吐了吐舌头,根本没听进去我的话,还是趴在地上往前走。我和老公跑上前去,把他们从地上拉起来,帮他们拍打干净了身上的土,当然也少不了责备。

“妈妈,你不是说来爬山吗?”

“是啊。”

“我们就是在爬呀,你和爸爸怎么不爬啊?”

我和老公听见小松的疑问,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他们那样做,只是想和“爬”这个字对应起来。小语和小松感到我们的笑莫名其妙,甚至觉得我和老公“不爬”是不对的。

想一想,回答孩子的问题还真是不容易,爬过很多次山,却没有想过为什么用“爬”,而不用别的动词。老公向孩子们解释说:“以前的时候,有很多比较陡峭的山,需要人四肢着地往上爬。”我也对老公的解释表示赞成。

“哦,这样啊。”小语和小松理解了。可是,我能看得出,孩子没有刚来时候的兴奋了。

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孩子趴在地上往前走,说不定是他们的乐趣。我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出发,觉得孩子趴在地上会弄脏衣服,殊不知,我的这个小理由就把他们童年的乐趣扼杀了。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都不再武断,而是鼓励孩子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道理,我就会赞同孩子先去做,事后给他再讲清道理。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蹲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在孩子眼里,却体现了你对他的尊重和理解。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你的视线和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那是对孩子最贴心的爱。

小语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看着她蹒跚的脚步,不由得让我觉得她就是一只粉嫩的雏鸡被乖乖地放在我的手心里。想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蹲下去,看着小语清澈的眼睛。如果那时,小语和我对视,再发出一些孩子才会有的喃喃细语,我的心里就会划过一股暖流。

随着小语年龄的增加,她的很多行为让我很生气:下班后,经常发现家里的遥控器被她摔坏了,我心爱的玻璃杯被她打碎了。这时候,我忘记了小语刚开始学习走路时我的欣喜,嘴里说出的话更多的是对小语的苛责和批评。

一个周末,我的肚子突然疼得厉害,我只好蹲下身子捂着肚子。这时,小语来到我的身边,我看见了她的两条小腿,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妈妈,是不是很难受啊?”

我倏地意识到,我有好久都没有蹲下来和小语说话了。如果我身体没有不舒服,我还会蹲下来理解孩子的世界吗?如果我不蹲下来,还会想到蹲下来对待小语吗?

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地蹲下来和小语交流,与她的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我的眼前也变得丰富起来。

孩子的世界和你的世界,隔了多年岁月的距离,这些距离不是可以瞬间抹去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更不可能。你主动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理解和宽容孩子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心就会靠近,缩短你们之间岁月的距离。

高期望=高忧患

一次,我来到办公室就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我拆开看:

老师:

您好!

昨天开完家长会之后,我就知道回家后我就会挨批评。果真,回家后,妈妈的脸拉得好长,她问我:“你的数学考了多少分?老师说你的成绩不理想。”

“85分。我这次已经比上次考试考得高了。”我向妈妈解释道。

“85分你就觉得满意了?你总是这么不懂事,我对你严格要求,还不是希望你能考上重点中学啊?你看你班同学莉莉,她的成绩总是很稳定,不像你似的,一次高一次低。谁知道升学考试的时候,你的成绩是高还是低啊?”

这让我很痛苦。做饭的时候,妈妈还是说个没完。我就索性出门,去了楼下的晓雯家。当时,她爸爸正帮她看试卷呢。

张叔叔对我说:“晓雯真是不错,比上次进步多了,比上次多考了3分。我早就和晓雯说过了,她很有潜力。我相信她下次考试,还会进步的。”

我看了一眼晓雯,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她应该很开心得到爸爸的鼓励。

如果我的妈妈也这样对我,我该多么幸福啊!

老师,我给你写这封信,不是想说我妈妈有多么不好,只是觉得她是在打击我。她不看重我的学习过程,就知道看结果。老师,你不是给我们说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吗?

看到学生的这封信,我的心情很沉重,我主动和她的家长取得联系,以父母的身份和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还好,最后达成一致的观点:不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成长、进步,孩子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取得更大的进步。

亲子感悟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总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对待孩子,要学会在生活的点滴中理解孩子。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孩子就更容易接纳你。对孩子提出期望和要求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实际,真正把孩子当作他们成长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