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朱的功臣不好当啊
“哈哈哈!”朱元璋倒是对于刘元德此时的态度,没有任何的不满,反倒是觉得非常的正常。
再说了,这刘元德其实也是在给他老朱家出主意。
而且,尤其是得知刘元德这小子,居然还有如此大才之后,朱元璋哪里舍得去对他打打骂骂,恨不得将他捧在手心里,生怕伤着。
当然,朱元璋也是一个深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人。
对于刘元德所说的话,即使朱元璋再相信,在没有实物验证的情况下,朱元璋还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元德对大明王朝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再加上刘元德这个人,可不像他爷爷刘伯温那样,任朱元璋任劳任怨,人家可是有脾气的。
因此,朱元璋即使心里还是有些不愿意,但他还是像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一样,先给了刘元德部分的奖赏。
“朱伯伯,你要给我一座院子,作为我的结婚贺礼?”
刘元德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微笑,他没想到老朱这次居然一点都不抠门,反而如此的大方。
看到刘元德脸上得意的笑容,老朱也只能不断告诉自己,和小辈计较什么。
随后,朱元璋挤出一副笑容,笑着说道。
“这只是先给你的一点封赏。”
“本来,你被封爵后,朝廷也是要给你一个伯爵府的。”
“但咱考虑到,你小子以后绝对不止是一个小小的伯爵。”
“因此,咱就没有让户部那边,给你提供伯爵的府邸。”
“想等等看,给你找一处稍微大一点的院子。”
“可没想到,你小子真能折腾。”
“这么快就又立下了大功。”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在咱手上,本来有一处打算留给自己皇儿的王府。”
“看在你立下如此大功的情况下,先赏给你了。”
“这样一来,哪怕你以后再弄个国公回去,也不用再换府邸了。”
然而,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刘元德收下如此厚礼后,会对老朱自己表示感恩戴德一番,但是,实际情况却大大令朱元璋意想不到。
只见,刘元德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眯着眼睛盯着眼前的朱元璋,毫不避讳的直接开口说道。
“朱伯伯,我这一心一意帮你稳固大明的统治,你怎么净给我下暗绊子呢?”
“要杀要剐,也就您老人家一句话的意思。”
“怎么还和我,玩这种小心眼呢?”
“刘元德,你什么意思?”
朱元璋有些生气了,他本来想着做点好事,让刘元德这个小辈高兴一番。
却没想到,刘元德非但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反而开始指责自己不怀好意。
“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咱这完全是为你着想,你怎么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呢?”
“呵呵。”刘元德可不这么认为,讥讽的说道,“朱伯伯,我有一个问题问你。”
“要是普通官员,在礼制按照皇家的标准,逾礼,会怎么样?”
听到刘元德的话,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那当然是,杀了他,来敬天下。”
“今天他敢逾礼,明天他就敢造反。”
“这种大逆不道之徒,咱怎么会留他在世上。”
“好。”刘元德继续问道,“那为什么,朱伯伯要给我一个异性爵爷,提供了一个皇家皇子标准的府苑呢?”
“真难道不是,等着后来找机会,直接把我干掉吗?”
一时间,就连太子朱标,也有些怀疑自己父皇的动机了。
刘元德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后期霸道起来的朱元璋,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瞪着刘元德,眼中闪烁着怒火。整个宫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而紧张,仿佛有一股无形的风暴即将爆发。
“刘元德!”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从深渊中传来,“你竟敢如此质疑朕的决策!朕赐你府邸,是念你立下大功,绝非别有用心!”
刘元德毫不畏惧地直视着朱元璋,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果敢。他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朱伯伯,我并非质疑您的决策。只是,您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心安。若您真的为我着想,便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于朱元璋,在现代时,刘元德是非常崇拜的。
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其中一位以布衣之身,终成大器,他就是朱元璋。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生于元朝末年的一个贫苦农家。在那个动**的时代,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然而,朱元璋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聪明才智,一步步从泥沼中崛起,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少年时期的朱元璋,饱受生活的艰辛。他曾在寺庙中度过了一段清苦的岁月,学习了经文,也磨练了心性。之后,他投身军旅,以勇猛善战著称,逐渐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
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和领袖气质,使他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他领导的红巾军,转战南北,所向披靡。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朱元璋历经磨难,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他深知百姓疾苦,励精图治,致力于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明朝逐渐走向强盛。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明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他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崇儒家思想,提倡忠孝节义,使得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同时,他也严惩贪官污吏,维护了国家的清明与公正。
然而,朱元璋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晚年时期,为了维护皇权,大兴文字狱,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一举动使得许多无辜之人遭受牵连,也使得他的一世英名蒙上了阴影。
尽管如此,朱元璋的传奇人生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一路拼搏,终成一代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辉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如今,当我们回顾朱元璋的一生时,不禁为他的坚韧不拔和英明领导所折服。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好上级。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朱元璋,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故事被无数文人墨客传颂。
然而,他的成功背后,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功臣们,却大多未能享受荣光。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朝廷的权力架构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而在这张网中,最为显赫的莫过于那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以及两位伯爵。
这六位公爵,都是当朝最为尊贵的封臣,他们不仅掌握着庞大的权力和财富,更是朝廷的重要支柱。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是天下人敬仰的英雄。
而那二十八位侯爵,则是朝廷的中坚力量。他们或许没有公爵那般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但他们却都有着过人的才华和胆识。他们在各自的领地上励精图治,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于那两位伯爵,更是朝廷的瑰宝。他们不仅有着高贵的血统和卓越的能力,更是朝廷的得力助手。他们在朝廷中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为朝廷的决策和发展出谋划策,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以及两位伯爵,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权力巅峰。他们之间的纷争和合作,不仅影响着朝廷的命运,更是牵动着整个天下的心弦。
在朱元璋的铁血统治下,曾经的六公二十八侯二伯,这些曾与他并肩作战、共谋大业的功臣们,如今却成了他权力之路上的绊脚石。他,心如钢铁,手段狠辣,不容任何人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这些昔日的英雄,如今在朱元璋的眼中,不过是一群无用之人。他们曾经的战功,如今在朱元璋看来,只是他们贪婪和傲慢的借口。他不再记得他们曾经的忠诚和付出,只记得他们现在的威胁和挑战。
于是,他下令,将这些功臣一一除去。他的手段残忍而高效,让人无法反抗。他的心中没有半点怜悯和同情,只有冷酷和决绝。
六公二十八侯二伯,他们在朱元璋的铁腕下,如同秋叶般凋零。他们的生命,在朱元璋的权力欲望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们的死亡,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同情和怜悯,只有朱元璋的冷酷和残忍。
像李善长,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他深受朱元璋器重。
然而,他在晚年却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胡惟庸案,但他的迟迟未检举揭发也使他成为了罪不可恕的对象。
1390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奔赴刑场,他的妻女侄弟等全家七十余人一起陪葬。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声名显赫的开国第一功臣的人生就此落幕。
徐达,这位威震四方、功勋卓著的将军,他的死因,如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勇猛无敌,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长期征战沙场,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各种伤病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逐渐将他推向生命的尽头。
徐达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但他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恐惧和不安。
相反,他更像是在回忆着自己一生的辉煌和荣耀,那些曾经的战斗、胜利和牺牲,都如同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一一掠过。
然而朱元璋却巴不得让他早点死,让不能吃大雁的徐达,吃着大雁死了。
刘伯温,一代智者的传奇,他的离世,亦如同他的生平,充满了神秘与深邃。
他,一代军师,曾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开创大明盛世。
他的智谋深不可测,令人敬畏,而他的离世,却如同他的智谋一样,充满了谜团。
有人说,他是被皇帝朱元璋所忌惮,被暗中下毒,死于非命。
然而,这只是传言,真相如何,无人知晓。刘伯温的死,仿佛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却又似乎是天意难违的定数。
但最确定的一点就是,胡惟庸在朱元璋的纵容之下,害死了刘伯温。
当然,胡惟庸的下场也并不好。
胡惟庸的命运终究未能逃脱悲惨的下场。
他的野心和权力欲望最终将他引向了毁灭之路,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在这个充满阴谋和权谋的世界里,胡惟庸曾一度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享受着无尽的荣耀和尊荣。然而,他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狂妄而失去了所有,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他的野心和权力欲望让他不断地追逐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不惜牺牲一切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追逐只会让他走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最后因为朱元璋的放纵,胡惟庸也被造已谋反之罪。
可见,那些曾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最终的下场却大都凄凉。
他们,有的因功高震主而被忌惮,有的因权力斗争而失势,有的因谋反罪名而被诛杀。他们的命运,仿佛就像那飘摇的落叶,随风而起,随风而落,最终归于尘土。
然而,这些功臣们的命运,也并非全然的悲剧。他们曾经为朱元璋打下江山,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名字,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去,但他们的功绩,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