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改变大明国运之战

“为大明节省更多的财政,让吕大人把这些钱用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赵大人高义!”

“赵大人真是我辈的楷模!”

户部尚书吕昶,也默默的为自己这位同僚点了个赞,心中甚是欣慰,终于有个省心的朋友了。

同样,就连一直偷偷观察下情况的朱元璋,这时也是正式转过身来。

对于他手下的这个工部尚书赵翥的付出,他也是比较了解的。

在大明开国初期,朱元璋需要对北方残存的蒙元势力进行不断的打击,才能维持整个大明的稳定。

因此,负责生产军器的工部,也成了除了负责后勤工作的户部外,最为重要的部门。

毕竟,你总不能让大明的将士们,手无寸铁,拿着一根木棒,去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拼命吧。

那时候,说不定蒙元没有被平定,朱元璋自己的大明反而没了。

最开始朱元璋选择的是单安仁。

这单安仁也是一位猛人。

在元朝末年,单安仁曾召集起一支名为“青军”的民兵抵御义军,并被元朝廷封为枢密判官一职。

到了至正十六年(1356),单安仁听闻朱元璋攻破应天后,他便率众前去归附,并逐渐升任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使。

而在大明建国,朱元璋设六部后,单安仁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次年改兵部尚书。

虽然只做了一年的工部尚书,但单安仁亲手监督操办了应天府内的诸多宫殿、庙宇。

最令人难能可贵的是,古今中外,干工程的都是比较容易捞油水的。

像朱元璋的干爹,也就是二虎的父亲,不就是因为建筑宫殿贪腐,最后被朱元璋忍痛一刀砍了吗?

可人家单安仁一点想要捞油水的想法都没有,从始至终保持清正廉洁,遇到疑难的建筑问题,也会亲自上阵动作解决。

可惜确实太老了,最后朱元璋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单安仁的请求,让他退休回家,并按照单安仁推荐,从中选择了赵翥作为工部尚书。

看到朱元璋也对自己点了点头后,感到自己付出有了交代,工部尚书赵翥(zhù)一脸激动的拱起手来,朝着高台之上的朱元璋拜了一礼,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

“可我查阅无数古籍,却仅仅是将现有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一点点效率,确实令人汗颜啊。”

“不过。”

赵翥顿了顿嗓音,他的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表情。

“刘大人长孙的那份图纸,却直接让我见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赵大人,到底是什么图纸?”

“是啊是啊,赵大人快给我们解下疑惑吧!”

面对好奇的诸位同僚,赵翥看了一眼高台之上摇了摇头的朱元璋,面露苦笑的摇了摇头。

而身为老好人的太子朱标,也适时的开口说道。

“这件事,是我大明的重要机密之一。”

“在新式作坊没有建成前,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哪怕是其他几位尚书大人,也不能接触。”

“要是出现意外,被外族人所得,不少人都要面临杀头的大罪!”

太子朱标严肃的表情,也让不少人按下了躁动的内心。

毕竟,除了少数居心不良的人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怕死的,可不想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把命都送出去。

注意到朝堂气氛略微有些生硬,工部尚书赵翥(zhù)赶紧捡了些能说的,来给大家解惑。

“诸位大人,虽然这份图纸具体内容我不能说,但是其中给咱们大明带来的改变,我还是可以简简单单说说的。”

哦?

工部尚书赵翥的话,再次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好奇心。

“第一点,那就是刘大人的长孙在图纸中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高炉,并附送了一套新的炼钢技术。”

“这种炼钢技术,不仅在成本上低于我们现有的炼铁技术,更能大规模的生产优质的钢材。”

“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回收我们现有的铸铁以及钢材。”

“只要有足够的原料,我们就能将大明所有的铁器,换成钢器!”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身为军方大佬的信国公徐达,可是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潜藏的蕴意。

激动不已的徐达连忙问道:“赵大人,你是说,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就可以让我们大明所有的将士,换上坚固的钢甲吗?”

听到徐达一番话后,反醒过来的其他军方大佬,也是一脸兴奋,纷纷追着工部尚书赵翥询问。

“是啊是啊,老徐说的对不对?”

“额......”

工部尚书赵翥对于这帮军中大佬的看法方向有些无奈,但武人嘛,人家不关心自己的武器装备,那还叫武人?

想明白这一点,工部尚书赵翥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只要咱们的户部尚书吕大人,同意给你们批文书就行。”

“吕大人!!!”*N

瞬间,无数军方将领将目光移向户部尚书吕昶。

这如狼似虎的饥渴目光,让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吕昶都感到背后有些发冷,连忙往后退去。

“你们想干什么?”

“这可是朝堂之上,你们想在陛下面前失礼吗?”

朱元璋的大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不少人看了一眼正在笑眯眯看戏的朱元璋后,便停下了朝户部尚书吕昶靠近的脚步。

但像身为军方大佬的信国公徐达这些人,他们可不怕吕昶的忽悠,连忙再次问道。

“吕大人,我们这次北征正需要合适铠甲,希望户部多多支持一下,多批点预算。”

“不可能!”

涉及到户部的财政支出,户部尚书吕昶就像老母鸡一样,护着户部的财政这点鸡蛋。

面对军方大佬久经沙场的气势,那是丝毫没有低头的样子,炸起毛来,寸步不让。

“我们户部现在一分多余的闲钱也没有了,各方面的预算我已经报给了其他六部门,你们想都别想!”

可这些话并没有糊弄住徐达,作为这次北征的将领之一,他可是时刻关注着户部的状况,一脸焦急的喊道。

“户部怎么没有闲钱!”

“就在前几天,浙江的田赋不是已经运过来了吗?”

嗯?

户部尚书吕昶一脸难以置信的望着看似憨厚的信国公徐达。

没想到徐达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还有这小动作。

整天没事盯着我们户部干什么?

想打谁的注意啊?

徐达也怕引起朱元璋的误会,看到同样有些难以置信的朱元璋后,赶紧开口解释道。

“陛下,我就是担心我们北征的粮草以及其它配备出现问题。”

似乎想起什么似得,徐达又突然叹了口气。

“哎!”

“毕竟,上次北征,我们三人当中,就我一人打了败仗,给咱大明丢脸了。”

“这次我想好好准备准备,把丢下的脸,以及上次大明牺牲的将士们都给带回来!”

徐达作为大明第一名将,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战争,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

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功居第一。

与常遇春北伐,收复中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最后也是留守北平,巩固边防,抵御北元的进攻。

就连朱元璋,也称徐达为自己的“万里长城”,位列大明开国六公爵之首。

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徐达,身上却有一个他这一生都试图洗掉的污点。

那就是,大明第二次北征中发生的岭北之战。

洪武五年,大明军队再次北伐,旨在完成汉唐所未完成的历史功绩,永清蒙古大漠,为汉家江山留下一个安稳的北方。

然而,信心十足的大明军队将领们,却遇到了北元扩廓帖木儿,也就是天下第一奇男子的王保保,顽强抵抗。

最终,三路大军,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李文忠(朱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

而作为主力徐达的中路军,却因孤军深入,没有按照原作战策略行事,被北元扩廓帖木儿和贺宗哲的联军在岭北击败。

除了为了洗刷身上的耻辱之外,对北元占据装备的优势外,徐达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其他客观因素。

大明第二次北征的失败,不简简单单的是打了个打败仗,更是让大明军队在往后的日子里,失去了主动攻击北元残军的能力。

当初对于大明第二次北征,整个明朝上下全都是抱有很乐观的态度。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同于北宋南宋没有合适的战马可用,继承蒙元大部分财产的大明,在战马方面,那可是富得流油。

大明第二次北征,可是出动了骑兵15万。

众所周知,用于后勤运输保障的马匹,数量也至少应当是其一倍,也就是说,此次出征所用马匹至少在30万匹以上。

这种规模的马匹数量,别说是大明洪武一朝,就算是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忽必烈外,再无人能进行如此规模的骑兵大战。

据《草木子余录》载,“分三路出讨漠北,大败,死者前后约四十万”。

马匹损失的数量没有记载,但根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清点全国兵马数,计官兵1204923人,马仅45080匹。

由此可见,这甚至算得上去一战将大明军队中的骑兵打回了解放之前。

也因此,失去了骑兵的帮助,面对不断骚扰的草原骑兵,大明军队只能据城反击,无法主动追击。

最终在漠南设置诸多卫所,借地利屯田牧马助军资,以图反攻。

就连后世靖难的明成祖朱棣,凭借手中仅有的几千骑兵加上借来的朵颜三卫,便可在平原地区,轻易横扫当时战斗力还保持很不错的大明军队。

可见,岭北之战给整个大明带来的影响之大,彻底改变大明的国运。

你以为朱元璋没有文化,不知道七国之乱的故事吗?

其实,朱元璋在边塞设立的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也是岭北之战后的无奈之举。

他朱元璋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彻底灭掉北元了,但他的好大儿,太子朱标还是很有机会的。

而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国,都是牧马农耕皆宜之地。

让从小服从大儿子朱标的其他几个儿子,帮朱标养马,也算是将养马场紧紧握在他们老朱家手里,也不用担心外人去利用这些战马发动叛乱。

至于未来,这几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人的心不太安分,那也没有太多问题。

那时候,大明的军队早已经重新完成了骑兵的更换。

一州之地的骑兵,又怎么能抗衡全国的骑兵呢?

当然,要是没有宗王供养制度的拖累,朱元璋的想法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而现阶段,缺少战马的大明军队,骑兵已经不能像前两次北征一样,成为完全的主力了。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要是没有骑兵来对抗骑兵,那就只能用远程武器打反击了。

可别忘了,弓箭手的养成可不是简简单单两个月就能出师的。

要不然,擅长骑射的草原民族中,射雕手也不会地位那么高。

而速成的弓弩太贵,没钱玩不起,火器则是射程太近,很容易被轻骑兵袭扰。

恰好,火枪的出现,让徐达等军方大佬们,看到了大明步兵对抗草原骑兵的希望。

一支威力和射程超过普通弓箭的火枪,加上一身坚固的钢甲,那徐达他们害怕个屁啊。

只要稳扎稳打,即使打不了大胜仗,也至少保证不会无功而返。

毕竟,北元的骑兵可能跑的很快,但是他们的族人可没有那么多战马一起跑路。

随便抢几个大部落,本钱不也就赚回来了吗。

徐达等人心中的想法,朱元璋自然也是有所了解。

“天德,你的意思,咱明白,你不用想太多,安心准备就好。”

“对于这次北征,咱也是想为咱们大明出一口恶气!”

“这次北征,咱保证,咱们大明的将士们,基本每人都有甲穿,也都有强大的火枪!”

听到朱元璋的亲口保证,徐达等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立刻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