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 1

县文联副主席赵子航又写了一部砖头般厚的作品,相较于前两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写得尤为艰辛和吃力。前前后后,赵子航大概花费了将近五年时间,每天晚上都要熬到凌晨两三点钟,写了改,改了写,折腾了不下十来遍。

初稿原本是三十多万字,三稿过后,书稿已经变成一百三十多万字了,又经过若干遍的删减修改,最后的定稿是一百一十七万字。如此庞大的篇幅,赵子航自己还算满意,至少在全省的文化圈子里,一百多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尚不多见,他这部叫《浮生》的长篇小说,也算得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了。

自从贾平凹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赵子航突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紧迫感。他掐指头数了数,自打中宣部设立“茅盾文学奖”以来,光陕西省就有三位作家获得该奖项,前两位是路遥和陈忠实,都是举国闻名的大作家。

赵子航不无悲哀地发现,窝在临江这个小县城里,他不光对“茅盾文学奖”这样的国家级奖项想都不敢想,甚至辛辛苦苦写一本书出来,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地化缘自费出版,然后厚着脸皮去各学校、各厂矿企业推销。

算一算,自己的年龄也熬得差不多了,路遥和陈忠实成名的时候,大概就是他这个年龄段,贾平凹虽然成名早一些,但在创作上出大成绩也才是近几年的事情。看着厚厚一大摞打印出来的小说稿,赵子航感概万千,他明白,如果《浮生》再在国内折腾不出响动,自己这辈子的文学梦,大概也就做到尽头了。

赵子航跟老婆胡玉英吵过一架,这一架吵得毫无缘由。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是一位十足的官迷,这次没能提拔起来,心里窝火着呢。但这火也不能冲自己老公发啊,自己又没有碍着她,还不是那个贼头贼脑的廖怀亮挤兑的她?他提醒过胡玉英,别看廖怀亮平时“姨”长、“姨”短的,叫得特亲热,那是假的,大凡这样的人,往往谈不上什么操守,只要有奶便是娘,还是少接触为妙。胡玉英不听,振振有辞地分辨说,在官场上混,就得培植一批属于自己的党羽,廖怀亮咋着也跟老胡家沾亲带故,还敢背后下刀子不成?

事实证明,恰恰就是廖怀亮在胡玉英背后下了刀子,这不,政府办主任的位子被抢了吧?赵子航的幸灾乐祸是挂在脸上的,他原本就不希望胡玉英当那个破主任,女人家走仕途,甭管有事没事,名声一般不咋好听。赵子航不无自得地认为,作为一名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作家,看人看事情就是具有前瞻性,咋着也比自己老婆这样的政治小爬虫有眼光得多。后来就吵了起来,胡玉英把在单位上受到的窝囊气,全撒在了丈夫赵子航的身上。

胡玉英气哼哼地说:

“赵子航,你少在那儿幸灾乐祸的,我拼死拼活往上爬,都是为了啥?啊,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还不是为了活得体面些、活得有尊严些?……整天就知道读读读、写写写,能读出黄金疙瘩来?能写出黄金疙瘩来?知道外人怎么说你吗?整个就一神经不正常!”

平时,赵子航对老婆胡玉英还算客气,女人嘛,总得让着她点儿。但这次,他有些生气。他允许胡玉英攻击自己这个“人”,但绝不允许胡玉英污蔑自己心目中神圣的文学创作!个体的“人”是一个层面,精神追求是另一个层面,丁是丁卯是卯,两码事儿。胡玉英过分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带有明显的恶毒的成分。他火了,不阴不阳地还击了几句:

“胡玉英,你搞清楚,女人家是干什么的?自古以来,女人家就是‘相夫教子’的,而不是跟在领导屁股后面遛圈,你懂不懂?自打当了一个没品的破主任,你还像个女人吗?饭不做饭,孩子不管教孩子,连说起话来,都是粗门大嗓的,整个就一男人婆!”

胡玉英恼羞成怒,朝赵子航的脸上挠了一把,尖利着嗓子喊道:

“赵子航,你还有皮脸说?男人婆怎么啦?男人婆白养了你这么多年……你有本事,你养家糊口啊?咱家房子谁掏钱买的?儿子到省城上贵族学校,谁给找的门子、谁给掏的钱?你能耐,你怎么不拿钱出来啊?”

赵子航哑巴了。事实情况是,买房子的钱有一半是胡玉英拿的,另一半是胡玉英跑去娘家借的;单位发的那俩工资,单买书一项,就让赵子航常常入不敷出,哪儿还有钱养家糊口啊,更不用说供儿子上贵族学校了。但这样认输,显然不是赵子航的性格,他揉揉被胡玉英挠破的地方,说:

“胡玉英,你就事论事,少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少扯这些。我是没有钱,但我至少是一个纯洁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摒弃了低级趣味的人……你呢,整天就知道逢迎钻营拍马屁,跟苍蝇逐臭有什么区别?好好一个国家,都是让你们这些小官僚给折腾坏了……哼,算了算了,我不跟你这样的泼妇扯筋!我不跟你扯……浪费我的功夫……”

觑了个空子,赵子航一把拉开防盗门,溜之大吉。说实话,赵子航有些怕胡玉英,胡玉英泼辣,行事有男人风格,加上家里大大小小一应开支都是胡玉英负担,所以,每次跟老婆争嘴,赵子航的底气都显得不怎么足。

从家里出来,赵子航先是找了一家茶楼,消磨了大半个时辰,又找了一家小饭馆,胡乱对付了一顿晚饭。没地方可去,赵子航就去了朋友借给他的一处房子。说是朋友,实际上是赵子航的忠实崇拜者,粉丝。该朋友女性,姓方,叫方莉莉,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平时喜欢涂涂写写,偶尔鼓捣点小诗啊心情散文啦什么的,动不动拿来让赵子航指教。

三指教两不指教,不知怎么的就滚到了同一张**。方莉莉的丈夫经营一家建材商店,手头颇有点积蓄,购置了若干套房子做不动产。前些个日子,一帮文友聚会,赵子航抱怨家里和单位办公室太嘈杂,写作环境不够理想,方莉莉主动提出借一套房子给“赵老师”,专门做赵子航的创作基地,同时也是两人的幽会场所。

房子是借了,但赵子航只去过不多的几次,去了也仅限于跟方莉莉卿卿我我一番,并没有进行什么新的创作。一百多万字的《浮生》耗尽了赵子航的身心,他几乎被掏空了,感觉就像被榨油机榨干了一般,只剩下一堆了无生机的废渣废料。

在这样的境况下,赵子航根本打不起精神开写新的作品,更何况,《浮生》的出版经费还没有着落呢。前两部书,老婆胡玉英操心着还能从财政上要一点,再从个别企业拉点赞助,出版经费也就差不多了。

但这次,让赵子航非常头疼的是,《浮生》的篇幅远远超出前两部书,甚至比前两本书的字数加在一起还要多一倍左右。赵子航估算了一下,三两万元肯定不解决问题,最保守也得十来万块钱,这还不包括后期召开研讨会、请评论家写鼓吹文章的费用。

赵子航原本还想跟方莉莉谈谈,看她丈夫能否在《浮生》的出版上资助一二,后来又作罢了.想想看,既跟人家的老婆关系不清不楚,还打算让对方放血为自己出书,也太缺德了不是?临江县有钱的企业老板多得是,但这些老板里面,有几个是懂文化的呢?又有几个是关心文化的呢?没有,一个都没有。

有钱的人大都不读书,也不买书,他们宁肯把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宁肯锁在保险柜里面发霉沤烂,也不愿意为文化事业贡献哪怕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赵子航常常唏嘘不已:这就是我们国人的素质和文化意识啊,长此下去,将如何了得?

赵子航心情不好,忍不住给方莉莉发了条短消息,刚好方莉莉的丈夫去外地进货,不过十来分钟,方莉莉就赶了过来。两人免不了一番温存,方莉莉还拘谨些,赵子航就有些粗鲁,下身在全力运动的同时,舌头还狠命地在方莉莉的口腔里搅。一场爱做下来,赵子航浑身大汗淋漓,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方莉莉静静地抱着他,一双纤细的手在赵子航的后背上轻轻地抚摸着。

良久,方莉莉像是看穿了赵子航心事似的,体贴地说:

“赵老师,你应该想办法从政,弄个官儿当当!”

赵子航闷闷地说:

“从政能有什么意思?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干着中饱私囊的事情?”

方莉莉说:

“赵老师,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个稍大点的官职的话,还愁自己的书没钱出吗?愿意掏钱的人多的是,而且,说不定早都成全国著名作家了。”

赵子航摇摇头,说:

“理是这个理,但是,现在迟了,四十多了,来不及了。”

方莉莉说:

“赵老师,您千万别泄气,你那么好的才华,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老公说,他一位初中同学,在邻县工作,也是作家,只写了一本书,又参加了一个什么盟,就提拔成了副县长……”

赵子航说:

“……民盟。我知道那个人,他也配叫作家?他那书啊,连抄带瞎编,根本就算不上严肃的文学创作……也是运气好啊,国家政策倾斜,要提拔一批党外和民主党派的干部,那小子刚好碰上,就越级提拔了。之前跟我一样,也是县文联副主席,副科级。”

方莉莉扭动了一下身子,说:

“你也可以加入那个‘盟’啊,不就可以当副县长了?当了副县长,啥事儿不能干啊?《浮生》出版了,就把研讨会一直开到北京去……”

赵子航心里动了动。方莉莉说得没有错,如果自己真当了副县长,不光出书的经费不用发愁,而且研讨会还真能从县上开到市上,从市上开到省城,然后一路开到北京去,想请啥级别的专家就请啥级别的专家。

事实上,赵子航根本不需要加入任何民主党派,他不是党员,又是多年的副科级,完全符合党外人士提拔的相关条件。或许,为了成全自己伟大的文学梦想,在明年市、县班子换届时捞个副县长干干,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