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村医

第二天林南就去了距离乡场最远的冬水村。冬水村位于延绵大山的最深处,山高林密,耕地稀少,也是双桥乡最贫穷的乡村之一。

让林南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地方竟然有一位在岗的村医。

林南从村主任那里了解到,他们这里的村医姓宋,是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子,因为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留下了残疾。

小儿麻痹症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主要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下肢皮下脂肪和肌肉萎缩,从而造成行动不便,正因为如此,这位村医也就失去了外出打工的机会。林南问道:“她能够看病吗?”

村主任道:“小宋很聪明,也很刻苦,一般的头痛、发烧什么的都可以治好。”

听村主任这样一讲,林南顿时就想见一见这位村医,问道:“她住在什么地方?”

村主任指了指不远处的那个小山包:“看到那棵核桃树没有?就在那个地方。”

林南对村主任说道:“那我今天就在村卫生所给大家看病吧,麻烦您通知一下大家。”

不多一会儿,林南就到了那个小山包处。眼前的房子破旧不堪,和夏芸芸家的差不多,林南大声问道:“宋医生在家吗?”

“来了。”屋子里面传来一个声音,林南很快就见到一个个子矮小的年轻女孩子瘸着一条腿走了出来。

女孩子见林南是陌生人,疑惑地问道:“请问你是?”

林南自我介绍道:“我叫林南,是乡卫生院今年刚来的医生,今天巡回医疗到了这个地方,顺便来看看你。”

小宋一听,急忙热情地将他迎进屋:“乡卫生院的医生还是第一次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呢。林医生,快进来坐。”

林南客气了两句,进去坐下后打量了一番屋子里面的情况,发现虽然有些简陋,但还算比较干净整洁,问道:“这个地方就你一个人住?”

小宋点头道:“这是我家的老屋,哥哥嫂嫂搬出去了,他们在外面打工,我爸妈帮他们带孩子。”

林南问道:“你做村医多久了?”

小宋道:“有4年多了。初中毕业那年县里面出台了文件,让我们去县卫校培训,培训结束后就回来做了村医。”

原来是这样。林南又问道:“你拿到村医行医资格证没有?”

小宋摇头道:“去考了两次,都没有通过,今年已经报名了,准备再去试试。”

林南不大明白:“你以前没有考试通过不也一样当村医吗?为什么非得要去考试呢?”

小宋道:“现在我一个月只有200块钱的补贴,考试通过后可以加100块,而且我还听说,如果拿不到村医行医资格证的话,今后会取消当村医的资格的。”

300块钱对城里的人来讲算不上什么,但在这大山里面却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林南点头,又问道:“整个双桥乡是不是就你一个在岗的村医?”

小宋道:“不止我一个吧?水井村的王医生也一直都在岗呢。”

林南问道:“水井村在什么地方?”

小宋道:“就挨着我们这里,据说那地方以前有一口老水井,一年四季都不缺水。”

林南笑道:“那我得去看看才是。对了,那位王医生是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小宋道:“具体的情况我不大清楚,只听说他的年龄比较大,而且是学中医的。”

学中医的?那我明天就去那里了解一下情况。林南心里面想道。

两个人闲聊了不多一会儿,病人就慢慢开始来了。和其他村的情况一样,村卫生所的外面很快就排起了长队。

小宋确实非常好学,她仔细观察着林南诊治病人的过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询问。

“林医生,你怎么知道这个孩子有蛔虫?”

“你看他的脸上,这个地方的颜色是不是比正常皮肤浅一些?这就是蛔虫斑。”

“蛔虫斑是怎么形成的?”

“具体的原因不大清楚,不过有专家认为是蛔虫引起的身体变态反应。哦,变态反应就是比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林医生,风湿究竟是怎么引起的?”

“风湿的病因很多,不过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林医生,你说这个病人有风湿性心脏病,是通过听诊听出来的吗?我刚才怎么没有听到异常?”

“风湿性心脏病可能会出现二尖瓣狭窄或者闭合不全,除此之外还有三尖瓣狭窄,不过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个病人是二尖瓣狭窄,可以在心尖区听到隆隆样杂音,而且是先递减然后递增,不过音调比较低,需要仔细听才可以听到。你再听听试试。”

小宋将听筒放到了林南所说的位置,仔细听了会儿之后点头道:“确实是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听到了。”

林南道:“我说的教科书上面都有,关键是你在听诊的过程中要仔细去感受,听得多了也就比较敏感了。”他随即对病人说道,“你的这个病会越来越加重的,而且很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尽快去医院住院治疗吧。”

病人道:“我去医院问过了,要治好的话得花好几千块呢。”

林南问道:“您家里有这笔钱吗?”

病人道:“有倒是有,那是准备用来盖房子的。”

林南道:“您想过没有,人死了就啥也没有了,房子盖来谁住?只有好好活着,钱花完了还可以再挣,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病人道:“我舍不得啊,儿子、女儿在外面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乡下人没那么金贵,以后再说吧。”

像这样的情况林南已经不止遇到这一次了,他耐心劝说道:“您儿子、女儿挣钱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让您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十年?不然的话您生养他们干什么?”

小宋也劝道:“三姑,您这病真的拖不得,一旦病情加重后就没办法治啦,如果一下子死了倒是一了百了,问题是一时半会儿又死不过去,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您受得了?您就听林医生的吧,赶快去住院治疗。”

病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问道:“真的有那么恼火?”

小宋点头道:“林医生也是为了您好呢,我骗您干吗?”

病人问道:“乡卫生院可以看这种病吗?”

林南道:“可以的,而且花费上要比县医院少一些。”

病人还是犹豫了一会儿,说道:“那我明天去看看再说。”

“林医生,我们乡下的人都这样,舍不得花钱。”病人出去后小宋对林南说道。

林南点头:“我理解,他们确实是穷怕了。不过你还是要经常给他们灌输生了病不能拖、有病早治疗就是少花钱的道理。”

小宋道:“今后我一定会在这方面多做宣传的。”

这时候一个老人进来了,林南问道:“您有哪里不舒服?”

老人将他的右手伸了出来:“医生,你看我这手。”

林南朝老人伸出的手看去,只见大拇指的前端红肿得厉害,而且在一侧指甲旁还有一个脓点。他问道:“多长时间了?痛不痛?”

老人回答道:“就是痛得很。前几天我上山去砍柴,被刺扎了一下,后来就变成这样了。”

林南点头,问小宋道:“你知道他这是什么情况吗?”

小宋道:“感染了。”

林南道:“当然是感染了。准确地讲,他的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急性甲沟炎,就是指甲周围的急性感染。甲沟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甲沟炎经常发生在受伤或轻微创伤后,其特征为伴有疼痛的化脓性感染,急性脓肿形成,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红斑或者肿胀,大多数情况是属于葡萄球菌或者链球菌感染所致。”

小宋问道:“慢性甲沟炎有什么不同吗?”

林南道:“慢性甲沟炎是由于反复的轻微创伤,以及暴露在水、刺激物或者过敏性物质中,引起皮炎,并继发细菌或者真菌感染,表现为痛性红斑、水肿,指甲表面异常或者指甲床损伤,不过手指肿瘤和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类似的症状,所以必须要进行鉴别诊断。”

小宋顿时就想起有一次村医考试的题目中就有这样的内容。难怪自己当时没有答对,原来一个小小的手指感染竟然存在着这么多复杂的情况。她问道:“像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林南道:“如果没有化脓的话,进行抗炎、外用抗真菌类的药物就可以了,不过他的手指已经化脓,所以必须切开引流。你这里有简易的手术包没有?”

小宋道:“有,不过平常很少使用。”

林南道:“那就先将手术包里面的器械进行高温消毒。”

当林南看完了后面的两个病人之后,小宋那边已经将手术包里面的器械高温消毒完毕。

林南给病人的手指进行了消毒,然后在手指根处注射麻醉药,他一边操作一边对小宋说道:“手指的神经非常丰富,所以必须要进行局部麻醉。这个病人的情况不算太严重,只需要沿着病变一侧的指甲根角做一个纵行切口就可以了。”他开始下刀,“就像这样,切开之后,再用尖刃刀插入指甲根部和皮肤之间进行锐性分离,放出脓液,然后引流。”

小宋道:“好像还比较简单。”

林南点头道:“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小的手术,而且这样的情况在农村也比较多见,村卫生所就可以做。如果病人的指甲下面有积脓,在做甲沟炎引流的同时还应拔除指甲,当排出脓液之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后包扎。不过你一定要注意病人的情况,千万不要在手术后出现感染。”

这一天下来,小宋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她颓丧地道:“难怪我一直考不过,确实是我懂得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在操作方面更是欠缺。”

林南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回去后我和庄院长商量一下,到时候你可以到卫生院来实习一段时间。”

小宋惊喜地问道:“庄院长会同意吗?”

林南道:“想来应该问题不大。这次考试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小宋回答道:“明年的6月底。”

林南道:“那还早,还来得及。这样吧,我这边有消息后就马上让人通知你。”

在村主任家住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一早林南就去了水井村。

水井村的村医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林南去到他家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院坝晒满了各种中药材,屋子里面摆放着一大排药柜。

林南问道:“王医生,到您这里来看病的村民是不是很多?”

王医生道:“乡下的人更相信中医一些,他们生病了就会来找我。”

林南又问道:“您做村医多少年了?”

王医生道:“我年轻的时候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几年前通过了村医考试,说起来也算是做了大半辈子的村医了。”

林南肃然起敬,问道:“做村医的收入那么低,您就从来没有想过外出去打工?”

王医生笑了笑:“我除了会点医术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懂,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了。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要那么多钱来干什么?”

林南感叹道:“您说的也是。”这时候他忽然想起那位中医教授上课时说的话来,问道,“王医生,中医对治疗真的有效吗?”

王医生道:“当然有效了,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不都是靠中医治病的吗?”

林南道:“中医的缺陷还是比较大的吧?比如古时候的人患阑尾炎,基本上都是被判了死刑。”

王医生点头道:“这倒是。阑尾炎在中医里面被称为肠痈,中医的手段确实是拿它没办法。不过西医也一样有缺陷啊,比如各种慢性病的治疗,中医的疗效就要比西医好很多。”

林南问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医生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毕竟我没有系统学习过,对中医的理论知识完全是一知半解,这些年来我给大家治病除了一些常规的中医药方之外,主要是靠一些民间偏方。”

林南问道:“那些民间偏方真的很有效果?”

王医生回答道:“确实很有效果。比如将花生叶或者花生壳半两、红枣10粒、浮小麦3钱煎成一碗汤在睡前服下,连续7天就可以治愈失眠、多梦之症。再比如,睡前将花椒5到10粒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连续5天后就可以彻底治愈打呼。”

林南惊讶地问道:“这是什么道理?”

王医生道:“不知道,应该是一种经验之谈吧。”

林南对此很感兴趣:“王医生,关于这样的偏方您有文字性的东西吗?我可不可以抄录一份?”

王医生笑道:“这些偏方都是我这些年来收集和整理的,大概有50来个,我基本上都尝试过,效果还不错。”他说着就去拿来一个红皮的笔记本,“都在这里面,你喜欢的话就抄一份去吧。”

林南大喜,不住道谢。

林南发现,眼前这本笔记里面记录的偏方包含了伤风感冒、各种头痛、气管炎、胃炎等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虽然还不能确定这些偏方的疗效究竟如何,但他知道,自己目前的所学在这样一位老村医面前似乎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也就取消了在这里给村民们看病的计划。

抄录完笔记本里面的偏方后,林南又和王医生闲聊了会儿,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11点多,随即就起身告辞。王医生道:“从这里到乡场上要走2个多小时呢,你也难得来我们这里一趟,吃了午饭再回去吧。”

林南推辞道:“我看您也挺忙的,就不用专门给我做饭了。”

王医生笑道:“我可不会做饭。我儿子、儿媳不在家,老伴住在他那里带孩子、做饭,我们一会儿就过去。”

这段时间林南大多数时候吃住都在村民家中,知道这里的乡下人比较淳朴,所以也就没有再推辞。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之后,王医生起身道:“走吧,我们去吃饭。”

王医生儿子的家就在旁边的山坳里面,几分钟就到了。一进屋,王医生就吩咐老伴:“家里来客人了,多弄两个菜。”

老太太笑着说道:“正好煮了腊肉呢,我去地里摘点新鲜蔬菜就是。”

王医生问道:“孙儿呢?”

老太太道:“一个人在坡上玩呢,我这就去叫他。”

老太太说完后就出去了,站在院坝大声在喊:“小红,回来吃饭了。”

林南问王医生:“村里的孩子不是很多吗,您孙子怎么一个人去坡上玩?”

王医生苦笑着说道:“这孩子太调皮了,村里面的孩子不大喜欢他。”

林南问道:“孩子多大了?”

王医生道:“6岁,明年就上小学了。”

林南点头道:“调皮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上学后慢慢就听话了。”

两人正说着话,老太太端着筲箕从外面进来了,筲箕里面是她刚刚从地里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

老太太的身后跟着一个小男孩,脏兮兮的,满头大汗。小男孩一见到林南就破口大骂:“你来我家干什么?”

林南顿时就怔在那里。王医生大怒,拿起旁边的扫帚就朝孩子打去:“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老太太急忙去拦住他:“孩子还小,你打他干什么?”

孩子却依然在骂骂咧咧。

王医生更怒,扔掉扫帚后一把抓住孩子,啪啪几巴掌狠狠打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哇大哭。

这时候林南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对王医生说道:“孩子还小,不懂事,您别打他。”

王医生这才放开了孩子:“下次再这样,看我不打死你!快去把脸和手给我洗干净。”待孩子哭着跑开后,他歉意地对林南说道:“小林,你别介意,这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

就在刚才,林南忽然想起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实习的时候看到过的一个病例,问道:“这孩子是不是经常损坏家里的东西,而且还经常打骂其他的小朋友?”

王医生点头:“是啊,家里本来有个电视机的,被他用小板凳砸坏了屏幕,还往锅里放石头、泥巴。吵他、打他都不起作用,村里面同龄的孩子都被他给打怕了,最近还学会了骂人,太调皮了,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

看来确实是有问题。林南道:“王医生,这孩子不是调皮的问题,是一种病。”

王医生惊讶地看着他:“是一种病?怎么可能呢?”

林南点头道:“很可能是多动症。多动症又称为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过于旺盛,情绪容易冲动。像这孩子无缘无故骂人的情况,也很可能是多动症的一种,医学上叫作秽语综合征。像他这样的情况打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必须要尽快治疗,否则的话病情还会越来越加重。”

王医生点头道:“我倒是听说过多动症这种病,听你这样一讲好像还真的是。小林,这个病一般怎么治疗?”

林南道:“还是得先确诊后再说,治疗的方案也必须按照孩子的具体情况考虑。”

王医生问道:“这样的病哪里可以治疗?”

林南道:“确诊后治疗并不难,县医院应该就可以。”

王医生道:“我知道了。小林,幸好有你的提醒,不然的话这孩子的病就耽误了。”

林南将王医生整理的那些偏方看了好几遍,实在搞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就回了一趟县城,找到伯父后问道:“您怎么看中医的偏方?”

林泽文道:“据我所知,有些中医偏方治病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林南又问道:“既然治疗的效果不错,为什么中医教材里面没有呢?”

林泽文道:“我不是学中医的,所以你的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这样吧,你去问问县中医院的郭老。郭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因为找他看病的病人太多,所以一直到现在还坚持在看门诊。我这就给他打个电话。”

打完电话后林泽文对他说道:“今天郭老正好没上班,你直接去他家里就是。”随即,他就在一张处方签上写了个地址,“就这个地方,很好找的。”

郭老的家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小院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和果树,郁郁葱葱,而且井井有条。在林南的印象中,整个县城里面像这样的小院似乎并不多见。

满头银发的郭老将林南请到了葡萄架旁边的凉亭里面坐下,问道:“听你伯父讲,你今年刚刚大学毕业?”

林南点头道:“是的。我现在在双桥乡卫生院上班。”

郭老道:“这是县里面的新规定。我倒是觉得这个规定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太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了,下去锻炼锻炼对你们有好处。”

林南道:“我也是这样觉得的。虽然我才刚刚下去不久,但收获还是很大的。”

郭老见他说得真诚,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听你伯父说,你有一些关于中医的问题想要问我?”

林南将自己抄录的偏方递到郭老面前:“这是我从一个村医那里得到的偏方,麻烦郭老看看,这些偏方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郭老接过去仔细看了看,笑道:“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偏方,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林南问道:“既然这些偏方的治疗效果不错,为什么中医学的教科书里面没有呢?”

郭老笑了笑,说道:“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其实这些偏方大部分都是传统中医药方的简化版。我这样讲你应该明白了吧?”

林南愣了一下:“简化版?既然简化版对治疗有效果,为什么不广泛推广呢?”

郭老道:“因为这些偏方根本就不是给中医用的。中医的诊断需要望、闻、问、切,特别是脉象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医的药方比较固定,但每一种药材的剂量必须根据脉象来决定。但普通人是不懂得脉象的,正因为如此,这才有了偏方这种中医药方的简化版。”

林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郭老继续说道:“不过有些偏方却并不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几千年来,中医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传承,但其中也有一些流落到了民间,也因此被人们视为偏方。这些年来,国家花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去挖掘这部分偏方,成效非常显著……”

郭老一谈起这样的话题就开始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这时候林南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几年前,我在参加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乡卫生院的院长,他竟然通过那样的方式去治疗痔疮……”

郭老听了他的讲述后微微一笑,说道:“这样的治疗方式是有中医学的理论依据的,因为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肛门和上舌系带都是属于督脉的范畴,这就如同通过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腹痛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是这样,看来中医确实是博大精深,只不过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林南对中医更加好奇,问道:“郭老,有人说中医的传承是因为人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郭老点头道:“这确实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医的理论太过复杂,生涩难懂,更需要长期大量的实践,不像西医那样直观、直接地解决问题,在如此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真正能够沉下心来钻研中医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除此之外还有中草药的因素,现在的中草药大多是用化学肥料催熟的,生长的时间太短,当然会出现药效的问题。”

林南担忧道:“如此的话,中医会不会就因此衰败下去?”

郭老摇头道:“我相信不会的。毕竟有一些疾病是西医无法诊断和治疗的,而这样的情况恰恰让中医展现出了它特有的疗效。现在我们国家的各级中医院提倡中西医结合,就是为了让这两种截然不同理论和诊治方式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这样的方式非常有效,正因如此,现在从事中医学研究和相信中医的病人越来越多,中医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林南点头,问道:“郭老,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仅中医院的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而且综合性医院也应该是如此?”

郭老赞道:“小林,你的这句话可是说到关键上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如此,只有敞开胸怀、海纳百川,才可以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啊。”

林南若有所思:“可是,学西医的医生大多不懂得中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郭老道:“中西医会诊啊。人的才智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会诊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没有会诊条件的地方,比如像卫生院,使用一些偏方也是可以的。”

这一番交谈下来,林南顿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过他也因此感到有些遗憾:要是我能够懂得中医就好了。当然,他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奢求,正如郭老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才智和精力确实是非常有限的,由此他不禁就想到了叶疆教授,也许他的那些做法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