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拉粮,下馆子
点一脚油门就到了钟老大家门口,哑巴又下去把自行车给送到院子里。
这会儿钟老大的媳妇就可热情了,小嘴巴巴的全是好听的话,嘘寒问暖的,句句夸人。
还好哑巴是哑巴,听着就行了,不用虚头巴脑的回应,省了不少事儿还不会被人挑理。
再出来上车,一路直接开到了孤家子。骑自行车至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大解放十来分钟就到了,这还是走山路的原因。
李侠不是第一次坐解放卡车,但是是第一次坐在驾驶楼里,有点小兴奋,叽叽喳喳的和哑巴说话,很开心。
“好甜哪。”说渴了,李侠拧开军用水壶喝了一口麦乳精,巴嗒着小嘴陶醉。这也不生气说浪费了。呵,女人。
车从孤家子下了国防路,穿过孤家子小队,顺着土路逆着国道往东南方向走个一公里多,就是北甸子生产队。
哑巴直接把车开到生产队队部,让李侠等在车上,他下去找人。
姚老幺三十多岁不到四十的年纪,胡子拉茬的,比哑巴还要矮点的个头。算起来他是哑巴老妈的娘家三服侄子,关系不算远。
“是老六吧?妈呀,都不敢认了,这家伙,几年没见这变化真大,这要是不说去哪敢信。”
农村人认亲,姚老幺热情的和哑巴攀着话,一边给递烟:“你把车开过来,就第二个仓子,抽根烟,我让人给你装。”
哑巴笑着接过烟夹在耳朵上,上车调个头倒到粮仓门口,让李侠在车里等,他拿了盒烟下来,到后面打开后箱板。
哑巴没问这粮是从哪来的,姚老幺也没问哑巴要把粮拉到哪里去,哑巴给姚老幺回了根烟,两个人就站在太阳底下看着村民装车。
两根跳板搭在车后面,两百斤的大麻袋一个人扛着,顺着颤颤巍巍二十公分宽的跳板就上了车,规整的从头往后码在车厢里。
也不多,就二十个大麻袋,四个人来回几趟就装完了。
一麻袋粮哑巴要给这边十块钱,一共两百,这些装车的最多一个人也就能得个两毛,又或者一人能得个满工,这事儿也不能问。
钱不是现在给,要等粮卖了回来直接给钟老大,至于钟老大怎么和这面算是他的事儿,与哑巴无关。
“好了,走吧。”姚老幺帮着合上后厢板,低声和哑巴说:“老六,以后想弄粮直接来找我就行,不用拐弯,咱是一家人。”
哑巴点点头,伸手在姚老幺肩膀上拍了一下,上车开出队部,顺着原路返回来,再从孤家子回到国道。
哑巴的好处这会儿又体现出来了,不用应付谁,反正我不会说话。至于姚老幺和钟老大之间的关系,交易,都和哑巴无关,他也不想了解。
老妈家这边的亲戚其实也就剩个称呼了,平时基本上都没什么来往,说是熟悉的陌生人也不会错。人心隔肚皮的,谁信谁是傻子。
从孤家子往北,过了河顺着岔路往公社的反方向走个三公里多就是红光大队,大队部就在路边,是个挺大的院子。
哑巴又下车去找人,找到刘金丰说的老包。也不知道是姓包还是叫什么包或者是外号,这事儿也不好问。
是这儿的书记兼大队长。这就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了,那相当有份量。
态度相当和蔼可亲,嘘寒问暖的,一门子张罗吃顿饭,被哑巴以时间不够拒绝了。
又是二十个大麻袋上车,明显的车厢下沉了一些。
“老六啊,我记着这车能装个五六吨,你这四吨是不是有点虚呀?”
老包和哑巴站在窗根底的太阳下面,抽着烟看着人装车,老包问了一句:“要不我给你弄满它?咋都是跑一趟。”
‘能行?’哑巴掏出笔记本写字。
“那有啥不行的,三四千斤也不是啥大事儿,反正你都跑一趟,感觉虚了不划算。”
‘只要碴子。’
“碴子算个事儿?葛子都不是问题,要不要?”
‘葛子多少?’
“你给一毛,行吧?”这会儿农村玉米五分,碴子七分,稻子九分,葛子……这东西理论上就不让生产。
‘行,有四千斤?’
“四千斤,你要六吨都整成葛子都没问题,咱们这是直接供应市里粮库的,要啥没有?我那机器公社一共就两台。”
‘那行,你给我补四千斤葛子。’哑巴肯定高兴,葛子这东西在城里比碴子受欢迎。
葛子就不能用麻袋装了,得用玻璃丝口袋,一袋子只有五十斤,而且玻璃丝袋太光滑,装太高了不行,只能放在下面。
又重新折腾了一道,把麻袋翻到上面来垛好压紧,蒙上苫布用麻绳绑结实。刘金丰给准备的挺齐全,苫布麻绳都是齐的。
“今年晚了点,等上冬,年前年后你过来,咱们合计合计,你整几挂葛子回去,那才叫玩艺儿。”
在老包眼里粮食根本不算事儿,只要不是让他弄大米那就没问题:“还有小米,那玩艺儿城里人稀罕,你搭戛搭戛。”
哑巴点点头,给老包塞了两包赤水河,老包也没客气,承贿八毛八分。
这回装到量了,一给油汽车动静都变了。六吨是民间习惯载重,其实是超载了,但还在承受范围内,大家都这么跑。
装完粮出来上路,驾驶室的后窗都被麻袋给堵上了,李侠往后看了看:“这窗户堵上了能行啊?耽误事儿不?”
哑巴摇了摇头。那能耽误啥事?本来也看不到车辆后面。这年头路上车少,随便跑,视野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虽然这会儿卡车,各种改装车,轿车,摩托车国内都已经能够生产制造,但实际上私人都不允许买卖,都和老百姓没有关系。
而且老百姓买辆自行车都得咬着牙攒,想买这些也不现实。一座城市放眼望去,马路上都是自行车,靠腿走的是大多数。
事实上,这会儿国内已经有了第一辆民用摩托车,就是嘉陵CJ50轻骑摩托,但产量低,售价高,一辆要八百多,市场上基本看不到。
81年,也就是明年,本田以窃取技术的理由交涉嘉陵,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合作,本田嘉陵CJ50于82年升级换代,很快成为摩托车的代名词。
哑巴记得那会儿一辆嘉陵50要一千多块,成为城里年轻人追求的时尚。相当牛逼。
随后国内就开始出现大量的轻骑摩托,价格也一降再降,CJ50降到六百五,泉城轻骑六百,永久105只要四百五。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摩托市场全面放开,125,145,175,250相继进入民用,轻骑摩托逐渐被淘汰,慢慢消失。
国内的摩托车制造业迅速崛起,开始大量占领海外市场……国外的摩企慌了,在他们的命令下,由京城开始,各地开启了限摩的伟大事业。
摩托制造业又迅速的萎缩,开始破产,消失。前后一共也就不到十年光景。
这些念头在哑巴心里一闪而过。
汽车上山,下山,从北头开进公社,李侠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瓦房和街上的行人:“真热闹,这么多人。”
她只来过公社一次,就是当初下乡等待分配生产队那一次。
哑巴把车开进林业检查站,自己动手把油箱补满,心里这才踏实了。这会儿没有加油站,汽油都是大铁桶,要手动抽取。
‘咱们在这吃个午饭,然后上路。’加好油,把工具还回去道个谢,哑巴和李侠商量吃饭,已经差不多中午了。
“上饭店?不了吧?”李侠有点舍不得,去饭店两个人一顿饭就要几块钱,还要花粮票:“这不是有饼干嘛。”
哑巴拍了拍脑门。这事儿就不能和她商量,没用。、
下了车,转到副驾这边打开车门,伸手把不情不愿的李侠给拉下来,然后把两边车门锁好,拽着她出来去了饭店。
饭店离着不远,出了大门二十来米。这会儿饭店大门上并没有国营两个字,那是几年以后私营饭店多了才加上去的,以示区别。
李侠撅着小嘴被哑巴拉到饭店,扭过脸去不想搭理哑巴,但是饭店里的味道让她止不住的一口一口吞口水。
这会儿老百姓家里做饭连油都舍不得放,味精更是稀罕物,所以饭店里的味道尤其的刺激。
从五几年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国营饭店也是不可以随意采购原料的,也有定量,所以催生出了大量的下水菜肴。
什么猪头,肠子,心肝肚,肉皮,所有使用动物内脏下水制作的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诞生并发扬光大的。
那些什么动辙几百年传承都是胡扯,编的故事。
就好像御厨这事儿,事实上真正的御厨根本做不出几样菜,那就是个名誉,和手艺无关。主要是给皇帝吃的东西有点一言难尽。
哑巴也不管李侠,直接点菜,要了一个熘肉段,一个熘肚条,一碗鸡蛋汤,三两大米饭加两个大馒头。
他还想买几个包子给李侠在路上吃,结果没有。这饭店就不蒸包子,带馅的只有馄饨。
三块五毛钱,一斤二两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