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国电影赏析_1.1 超级英雄电影

第一章

美国电影赏析

1.1 超级英雄电影

扎克·施耐德的三板斧

文/云中

《钢铁之躯》的导演扎克·施耐德人称扎哥,他拍广告出身,所以视觉非常华丽。由于扎哥也拍MV,导致他的每部电影里必然出现一段MV,你甚至可以把他的整部电影视作一部MV也没问题,比如《300勇士》这片,就是一个时长117分钟的“最炫斯巴达风”。

他的电影里最常用到的三招就是:新闻简报、慢动作和MV。

《活死人黎明》的片头就是各种僵尸新闻的汇集,造成全世界僵尸四处蠢蠢欲动的假象。因为有些片段明显是导演自己拍的,比如僵尸袭击记者的镜头,还故意做上了让画面不清晰的马赛克,但放在一堆新闻里却显得很真实。这也是小成本电影想制作出大成本效果的好点子。

《守望者》的片头是这部电影的最亮点之一,集中了扎克的几大绝招,新闻简报、视觉MV,以及全程升格慢镜头。在BobDylan的配乐下,所有的场景都在讲述守望者联盟里面的人物的某一个时刻或某个事件,每个镜头都跟新闻有关,都有记者或警察在旁边,所以也经常会出现闪光灯的光效。这一系列“导演伪造”的新闻现场,营造出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守望者世界观”。

《美少女特攻队》的开场也非常“扎哥”,先是一个合成长镜头亮相,从舞台空间进入电影空间,营造一种给观众讲个魔幻小故事的效果。接下来就是以歌曲“sweet dreams”为背景的暗黑系MV。

这个MV的亮点有三个:第一是叙事含量,没有用一句台词,就把变态继父的故事背景交代清楚。第二是镜头角度,有几个俯拍,比如葬礼中的雨水、少女被迫爬下楼梯等等,极端的情景下用极端的机位。

第三个特点是广告风格的特写,用升格慢镜头表现物体的细节:纽扣在旋转,灯泡被击碎。导演不去渲染暴力的过程,而用慢镜头大力渲染暴力的结果,这样间接地表现暴力来激发观众的想象,这就是扎哥的暴力美学。

超级英雄片里的第一人称视角

文/谋杀电视机

随着电子游戏的普及,在许多现代电影中,模拟电子游戏视觉风格的视听语言也是频繁地在银幕上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改良。第一人称视角,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摄影机模拟片中人物视线的技巧,在这个视角下,观众看到的事物,就是片中人物看到的事物。在电子游戏中,有一类专门的游戏,便叫作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种游戏的视觉效果见下方两款著名游戏的截图。

POV1-1

POV1-2

这类游戏的特点,就是将玩家设定为游戏中的操作者,并且将第一人称视角作为主要呈现的视觉,给玩家带来无与伦比的代入感。

随着电子游戏视觉习惯的大规模渗透,这种射击类游戏的第一人称视角手法,也被带入了电影中,下图就是根据游戏《毁灭公爵》改编的电影版当中的一段第一人称视角长镜头。影片先通过镜面反射,确定代入人物的主体(POV2-1),随后便以类似射击游戏的方式展开叙事(POV2-2)。你会发现,影片在模拟这种视角的同时,也会利用镜头视野的局限性,制造惊吓效果(POV2-3,POV2-4,POV2-5)。

POV2-1

POV2-2

POV2-3

POV2-4

POV2-5

在21世纪初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蜘蛛侠2》当中,也有另外一种十分流行的第一人称拍摄方法,就是模拟许多机械生命或者非人类生命的视觉系统,因为它们所属非人,因此会通过加入不少视觉滤镜和特效(POV3-1),来增加这种非人视觉的效果,有时还能带来多重视角的感受(POV3-2,POV3-3)。

POV3-1

POV3-2

POV3-3

蝙蝠侠:黑暗骑士

文/谋杀电视机

克里斯托夫·诺兰恐怕是新千年以来最受广大影迷关注的导演之一,尽管诺兰在视听语言上的运用并不算十分出色,但由于他在编剧层面的独特天分,使他的影片总能俘获众多影迷的心。诺兰的电影,可以让你在惯常的类型框架里,看到不寻常的东西,创意之余又不失缜密,下面这段《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开场戏,便堪称经典。

HAQS1-1

HAQS1-2

HAQS1-3

HAQS1-4

HAQS1-5

HAQS1-6

开场两组人物的出场,他都用了一个缓慢的推镜头,第一个推镜头前半部分交代了城市的总体面貌(HAQS1-1),后半段里在我们没有注意到明显冲突点的时候(HAQS1-2),突然用一个玻璃窗的破裂拉起节奏(HAQS1-3)。第二个推镜头则是在缓慢的推进中,将视觉焦点汇聚到这个人手中的面具上(HAQS1-4,HAQS1-5),然后一辆汽车急速驶入镜头,又把节奏拉了起来(HAQS1-6)。同时,两组人物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出场交代。

接下来是剧情的计划部分,两组人物到底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是通过两组人物的对话传达出来的,而且对话中把两组人物接下来分钱的游戏规则和一个隐藏的人物——游戏策划者小丑——也做了不少渲染,大致的对白如下:

(HAQS2-1)

-三个都到了,动手吧!

-什么?只有三个人?

-还有两个在楼顶,人越多分的钱越少。(交代匪徒总人数、游戏规则)

-五个够多了。

-六个!还有一个策划者。(交代第六个隐藏人物身份)

-他以为他什么都不干就想拿钱?难怪叫他小丑。(交代他的称呼)

(HAQS2-2)

-为什么叫他小丑?

-我听说他化妆。(交代名称的由来)

-化妆?

-对,用来吓人,像战斗文身,涂在脸上。(交代他的外貌)

为了对两组人物进行区隔,每个人的面具上都会有所区别,比如楼顶那组人的面具都是红色的毛发,而抢劫的那组人都是蓝色头发或者没有头发。

HAQS3-1

HAQS3-4

HAQS3-3

随后便是抢劫银行的戏份,在众匪徒进楼的时候,给了经理一个镜头,而且他处乱不惊,似乎也暗示了这家银行接下来的不寻常之处(HAQS3-1)。此后通过一系列匪徒间的对话,把更多的不寻常之处给透露了出来,比如“为什么他们不拨打911?而是打给了一个民用电话?”,“为什么银行的保险库要装5000伏的高压电?”(HAQS3-4),随后银行经理用散弹枪撂倒了其中一个面具上没有头发的劫匪(HAQS3-3)时,也在说“你们知道你们抢的是谁么?”这些问题的答案由之后的劫匪揭示,他说这是“一家黑帮银行”,而抢黑帮银行的行为,也加深了小丑这次行动的大胆和疯狂。

HAQS3-2

HAQS3-5

由于之前匪徒们自己交代过游戏规则,因此为了拿到更多的钱,他们从一开始就互相设法在干掉对方,而这个设定,也让这些匪徒变得更加凶残和疯狂,观众也开始关心到底谁能在这场生存游戏中最后胜出。

HAQS4-1

HAQS4-2

HAQS4-3

五个人杀得只剩下了两个,这时双方拔枪对峙时,看似安排合理的计划,突然在一个没有头发的面具人口里产生了变化(HAQS4-1)。

-(蓝头发面具人举枪对着没头发的面具人说)我敢打包票,小丑跟你说过,钱一搬上车就杀了我。

-(没头发的面具人看表)哦,不不不,我负责杀校车司机。(交代意料之外的剧情转折)

-校车司机?什么校车司机!(话音未落,蓝头发面具人就被校车撞死了)(HAQS4-2)

诺兰总能在适当的情节关键点上,插入新的信息,来制作反转的戏剧效果,这段剧情就是很好的范例。随后这个没头发的面具人杀死了蓝头发面具的校车司机(HAQS4-3)。策划者“小丑”的计划,似乎得到了完美的实施,到这里,我们对小丑的冷酷(变态的游戏规则)、疯狂(几个散兵游勇去抢劫黑帮银行)和机智(一切行动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见识下这个人真容的冲动。

HAQS4-5

之后,倒在地板上的经理对着存活下来的这个没头发的面具人展开了谩骂,他所有言语的重点,都在强调这伙匪徒缺乏规矩、办事疯狂,而过去的黑帮都有荣誉观和信念观,并且质问那个面具人“你的信念是什么?”随后,那个面具人说出了如下这段话(HAQS4-5)。

-我相信,没杀死你的东西会把你变得,更奇怪。(交代疯狂怪异的思想观念)

在说“更奇怪”三个字之前,他摘下了面具,我们根据之前的描述交代,知道了这就是策划者本人——小丑。通过一次行动,我们便对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心理性格等有了非常具体的了解,也为接下来蝙蝠

侠与小丑之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交锋展开,设置了一个非常“公平”的开局。

HAQS4-4

HAQS4-6

小丑的怪,还体现在对这个银行经理的处置上,虽然他前面表现得冷酷无情,而且在银行经理嘴里塞了一颗手雷(HAQS4-4),但事实上,它只是一颗烟幕弹(HAQS4-6),这个设计,让观众更加无法捉摸到他的出牌方式,更加凸显了这人的危险。

HAQS5-1

最后为了再次彰显小丑计划安排的缜密,在校车开走之后我们发现,那会儿正好是放学时间,校车正好混进了车队,不会被刚刚赶到的警察察觉,这个细节点就会让观众觉得,在整个计划的设置、安排、时间点把握上,小丑都是运筹帷幄,而诺兰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基本上成功了九十分。

美国队长

文/谋杀电视机

仔细回味下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几乎人人都有一种代表性的颜色。《美国队长》系列在改编成电影时,就是将这种源自漫画的颜色处理方式,用在了塑造这个超级英雄的多彩世界上。

MGDZ1-1

这是片中出现的一本《美国队长》漫画,上面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当中做了强化处理的几种颜色:黄色、蓝色和红色。

MGDZ2-1

MGDZ2-2

MGDZ2-3

《美国队长》一片设定的年代是二战时期,因此总体色调是一种怀旧色彩的暗黄,但片中会在几个特定的道具和人物身上去把上述的三种颜色给强化出来。比如这段追车戏里的黄色出租车的颜色就显得十分显眼,而红骷髅撕下面皮后露出的真面目,红色也要比周围其他颜色显得夺目。同样的,宇宙魔方和其他武器的蓝色,代表了超越时代的科技感。

MGDZ3-1

MGDZ3-2

MGDZ3-3

MGDZ3-4

在这个段落中,各种颜色得到了非常极致的发挥,而且产生了一种对比效果。美国队长穿着小丑般的衣服穿梭于各大城市的巡演之间,黄色的复古字体、蓝色的外套和女郎们的国旗式样短装组成了一幅虚华的军演场景。美国队长一直在各种商业演出和电影档期间来回穿梭,图MGDZ3-4当中,通过美国队长参与背景放映法拍摄电影的场景,暗示了他的落寞,大家可以注意到,他着装的蓝色与其他军服的暗淡颜色也做了明显的区隔。

MGDZ4-1

MGDZ4-2

可是到了前线劳军的场景中,这种被亮丽的华美色彩包围的场景变成了蓝色的服装与褪色粗布军服的反衬,鲜艳的舞台也与周围的战争布景格格不入,从而突出了美国队长在身份上的失落感。

色彩是美国漫画最鲜明的风格特征,在这些漫画改编的电影当中,色彩也成了最鲜明的美学特征,通过色彩的处理,让这些类型电影在通俗的剧情之外,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钢铁侠

文/谋杀电视机

漫威电影的兴起,让超级英雄一夜之间席卷了世界各地的银幕,这类电影里有很多借鉴漫画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交代人物和事件背景时,近年来流行的是一种纪录片中经常采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属于蒙太奇的变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报刊文摘式蒙太奇”,即通过对报刊文摘的新闻呈现,来简明扼要地介绍出场人物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钢铁侠》的开场段落中,就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GTX1-1

GTX1-2

GTX1-3

这场戏交代了托尼·斯塔克父子和片中反派之间的背景和关系。整个蒙太奇以一种模拟演示文稿的形式进行组接,先是斯塔克父子左右对称的运动叠化,然后接一个反派居于镜头中央的运动镜头,来突出三人之间的关系。

GTX2-1

GTX2-2

GTX2-3

GTX2-4

GTX2-5

GTX2-6

接着用一系列新闻简报,讲述了托尼·斯塔克的成长经历和超凡天赋(GTX2-1,GTX2-2,GTX2-3),然后再用报纸上斯塔克父亲的车祸报道,来传达父亲的意外死讯(GTX2-4),随后接一个反派荣登杂志封面,欲掌控全球的独特造型(GTX2-5),再接着是托尼在前、反派在后的杂志封面,表示托尼成年后重新执掌公司,但反派的表情暗示着他并不接受这个结果的野心(GTX2-6)。

通过这组报刊文摘式的剪辑,将三人的前世今生和恩怨情仇交代得一览无余。尽管这种手法不能说独特或创新,但在好莱坞大片愈加缩减铺垫环节的今日,他们就成了一种通用的人物交代惯例。

雷神2

文/云中

都是《蝙蝠侠黑暗骑士》起的头,《雷神2:黑暗世界》听上去又是在走现在流行的漫画大片“暗黑风”。其实这部雷神的剧情并无特别之处,主人公也没“变黑”,只是加入了一股邪恶势力:黑暗精灵,这让影片在场景设计与色彩处理上,有了一些黑点。

片中的神域建筑,基本是以金色为主调,包括片中主城升起的防护盾也都是金色的,用“满城尽带黄金色”来强调神域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这种颜色并不像张艺谋《黄金甲》般鲜艳虚假到让人不舒服(那才叫土豪金),神域的金色饱和度较低,并适当搭配了其他同类色系。

我们看到宫殿内的门、柱、桌子、窗帘等装饰,甚至是人物身上的服装也都是金色系。国王与皇后的服装自然也是金色,就算娜塔丽·波特曼进入神域时,衣服也换成了一套同色系的。而她在地球上的衣服色彩基本是蓝黑色系。

神域的监狱,虽然主体结构由黑色的岩石构成,但单间牢房仍然是以金色为主,加上落地玻璃窗与简洁的室内装修,可谓低调奢华有内涵。正好搭配牢房主人洛基的黑色贵族气质。

仔细看洛基与索尔的服装,也能看出这两人的性格特点。虽然同穿黑色为主的盔甲,但索尔的红色披风彰显他的正义与勇气,洛基身上的绿色就暗示他的狡猾与阴险。索尔的金色头发与神域气质吻合,配上一脸正气凛然。洛基的头发是黑色,配上眼神妖气冲天。其实神话中的索尔是红色头发,但放在电影里就变成了超人式的红披风。

既然说到黑色,当然要提本片的反派大BOSS:黑暗精灵麻辣鸡丝(音译)。精灵的服装与他们的飞船都是走纯黑路线,但飞船上的红色,又暗示着片中威力最大的邪恶物质:以太。

第一集《雷神》曾被指责为“场面过小”,续集可以说下了血本,不少宏大的特效场景,比如片末的格林尼威治大战中,黑色飞船与红色以太交缠着,摧毁蓝绿色系的英国建筑。而索尔与精灵反派边打斗边在不同世界穿越,引发了各种爆炸与混乱,具备了超级大片的气质。

金刚狼

《金刚狼》第一集,你要仔细找找还是有些看点的。比如全片最牛逼的地方,大概就是片头。把金刚狼哥俩的不死传奇与美国战争简史融合到了一块,里面涉及了四场大战,我们主要看一下不同的战争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这里用一个从左向右横移的镜头,由夜晚过渡到白天,从小孩过渡到成人,镜头展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场面。

一个炮弹从右向左打来,镜头也是从右往左甩,时间由白天过渡到夜晚,这是跟刚才相反了。这是用动作的相似性过渡到一战的战场,观众感觉好像金刚狼也挨了一炮。我们其实仔细看这个过渡,就知道那炮弹只打到了内战时的金刚狼,没打到一战时的金刚狼。但由于有炮声和演员动作的顺接配合,这个剪辑点给观众造成了一种假象,顺藤摸瓜地成功转场。

下一个转场也是利用一种相似性,不过是人物面孔特写的相似。一个推镜头,然后不知不觉地叠画到二战期间的金刚狼,时间是从夜晚过渡到白天,又跟刚才相反。我们再看一遍转场镜头。这一段落明显参考了《拯救大兵瑞恩》的风格,手持摄影,高颗粒的胶片感,算是某种致敬。我们再来看看导演如何从二战战场,转换到越南战场。

继续是利用视觉相似性的转场,一个闪白,金刚狼老哥疯狂的机枪扫射过渡到越战直升机上的枪战扫射。这个剪辑点我们可以再看一遍。这一段的色彩也从斯皮尔伯格式的冷蓝色调,变成科波拉式的热带丛林。这个直升机扫射的段落也很容易让人想起,科波拉导演《现代启示录》的女武神袭击。

接下来有一个用直升机尾的视觉相似剪辑点,又换了一个场景,这一段越南村落的暴力感觉还有点像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总之《金刚狼》的片头处理得很用心,借了不少招儿,把真实的战争事件与虚构的变异人历史结合起来,试图打造一部另类历史。这一招称为“虚实结合大忽悠”,效果不错,在电影《守望者》的片头也用到过。

我们继续说回《金刚狼》,你刚看完这片头说不定多兴奋以为这片多牛逼呢,接下来的剧情就一路走低了。不过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在开场的时候,还是有些亮点。比如变异人部队出动,每个人都露了一手绝活儿。这也是观众为什么爱看变异人题材的原因,就是爱看个绝活儿。而且每个绝活儿的表现手法还有区别。

比如第一个韩国小哥,就是走快枪手路线。这一段的剪辑快慢结合,在一系列的快速镜头后,突然连着

四个慢镜头,从正侧面、正面、俯拍等几个直角度,强力彰显了他的牛逼。

接下来第二个哥们儿的功能是堵炮眼,他就是简单直接,不像韩国小哥玩那么长时间。几个对切镜头过后,两秒钟迅速切了五个镜头,加上一团烈火,让这个场面夺人眼球。这哥们真是比黄继光还狠。

影片接下来还有电梯男、双刀男以及快递男的特异功能展示部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段,毕竟我觉得从片头到这里已经差不多是《金刚狼》最好看的部分了。

超凡蜘蛛侠

《超凡蜘蛛侠》的导演马克·韦布是个小清新,因为他拍过一部叫《和莎莫的500天》的小清新电影,迷倒了不少小清新,所以这部《超凡蜘蛛侠》也就是一个小清新版蜘蛛侠。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前面二十分钟简直无聊透顶,一直在说些校园啊青春啊爱情啊什么有的没的。但这正说明影片针对的观众群体,是青少年,是90后,跟我没关系。所以从人物设定到导演手法,影片都有意识地去迎合一种年轻人的节奏,比起老版蜘蛛侠显得更加青春活力加轻松愉悦,简单说就是“更酷”“更时尚”“更我就喜欢”。

比如这个段落,男猪脚被蜘蛛咬了之后,他在地铁一号线昏睡过去。头两个运动镜头的色彩光影就很酷,接下来,主人公在地铁发飙这场戏也很酷。还有,在他睡眠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几次快速的画面闪黑与交叉剪辑,这几招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叙事意义,就是渲染一种牛逼将至的气氛,玩酷。然后当一个路人甲把瓶子放到男主角头上时,摄影机一个急推,这是一个放大时间的看着水滴下的过程,就像拍广告画面一样具有时尚感。而这种突然变慢变静的处理,都是为了反衬即将到来的快速。

随着水滴到额头、人眼睛睁开、音效在那一刹那的重音,影片马上进入快节奏。一瞬间迅速切换了6个镜头加一个闪黑效果,把节奏猛地提升,让银幕内和银幕外的观众都有“大吃一惊”的感觉。

第一个小**过后,影片分镜头节奏又会变慢下来,开始玩一些冷笑话和尴尬场面。导演的目的,就是在酝酿第二次剪辑提速,因为这第二波**肯定要比第一波更猛烈才爽。第二个小**众人开始围攻男主角,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快速的动作剪辑,用的是比较常见的动作分解方式,干净利落。

这一整场地铁戏,情绪处理一冷一热,节奏处理一慢一快,又有幽默感和时尚感,符合小清新动作片的定位。我们接下来看《超凡蜘蛛侠》的另一个段落,就更能赤裸裸彰显导演的小清新气息。

在吉他纯情男声伴奏下,这一段车库玩耍的拍摄手法简直跟MV或广告片没什么分别。高速摄影和常规摄影混搭,剪影镜头的穿插,碎片式的跳跃剪辑。先是表现男主人公不断练习滑板,接下来,从滑板这种小型的跳跃,用相似动作顺接到了他练习蜘蛛侠技能的大型跳跃。把一个高中生的业余生活与超能力练习剪辑到一起,应该说是一种很讨好青少年想象与生活气质的方式,会让他们产生不理智的代入感,好像练个超能力跟练个滑板没啥区别。在剪辑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动作的用心顺接,也有的时候专门是动作后接静场,造成比较随性的剪辑效果,MV嘛。

最后这两种练习还融为了一体,就是他跳到垂直的台上但滑板滑走了,接下来他倒挂的镜头跟蜘蛛吊丝的镜头又是一种形象上的相似剪辑。

这一整段是以男主角的滑板练习打头,以他的蜘蛛侠练习做结尾,最后两个运动被并列剪辑到一起。然后以男猪脚一声充满荷尔蒙的叫喊,给音乐画了个终止符,也给整个段落画了终止符。这一段其实也挺像个什么T恤啊滑板的广告,总之整个青春无敌小清新、热血沸腾傻乎乎的感觉,传达得还是比较到位。

银河护卫队

文/云中

说到漫威系列的电影,我个人一向是不太感冒的,可能是因为我的人品不好。总觉得这类片都是拯救世界的老梗,连过程都一样好鬼闷。不过《银河护卫队》却在美国收获了如潮的好评,那么从它的开场7分钟段落来看。应该说还是挺有意思,娱乐性很强,我们来看一下。

很多好莱坞大片都喜欢开场来个段子,也就是一个小的冲突事件。用这个事件来交代人物和世界观,让观众尽快入戏。比如所有的007系列电影都是这样,《银河护卫队》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废弃星球,然后主要角色星爵开始登场。我们来看一下影片在视听上是如何塑造这个关键人物的。

首先是通过魔拉格星的寒冷与地貌的贫瘠,全是青冷色调的画面,这样反而能衬托出星爵这个人物眼神的红光,颇有一点诡异。我们可以看到他穿的装甲也是暗红色的,跟背景处的红烟、红眼晴形成三角对应。从这个开场来看,好像是走有点大气加诡异的冷科幻路线,那么接下来导演却设置了一个转折。这个转折也充分体现了本片的风格,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星爵手上的仪器扫描出了这个星球还存在时的全息影像,然后也标出了他要寻找的宇宙球体。那么这一段专门花个镜头表现小孩与狗,也是好莱坞惯用的煽情两大法宝,表示逝去文明的曾经的美好。如果这里换上两个屌丝打打闹闹,气氛就完全违和了,跟沉重的配乐也完全不搭。

接下来星爵进入到通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随着事件的进展和紧张,导演的分镜头景别也开始推进,从刚才的远景全景,到现在更多是半身中近景。星爵的头盔退去,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铺垫,观众终于看到男主角的脸第一次闪亮登场。这就是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的技巧,当然印象好不好,关键还得看脸。

我们注意到,从这个镜头开始,背景中曾经一直存在的轰隆隆制造紧张感的配乐声没有了,这样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听到现场的一举一动,对人物的动作音效更加留意。导演也特意给出了两个大特写让大家注意,那星爵接下来会做什么动作呢?

这个Sony的磁带随身听,我怀疑现在的90后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突然出现的怀旧摇滚老歌,星爵有点笨拙的手舞足蹈,一下子把之前高冷的逼格,降到了“土鳖”的级别。这种叙事上的反差感和幽默感,正是这部《银河护卫队》的有趣特点之一,为超级漫画英雄电影加入了喜剧恶搞的元素,而片中星爵听的那盘《劲歌金曲》合辑,也是非常有来头。因为星爵的角色设定,是个来自80年代美国的小孩,而星爵的老妈当年为他录制了很多欧美六七十年代的经典流行曲。母亲死去当天他和这些磁带都被带去外太空,所以影片中时不时出现的这些金曲,不光是搞笑、调剂节奏或是怀旧气氛,也对星爵这个人物塑造很有帮助。这一整段的镜头运用、设计也是比较80年代的MV风格,什么转圈、滑步之类的。而在这一段我们看到他恶搞外星怪物怒唱卡拉OK,也能表现星爵这个人的流氓气质。他的身份说得好听点是星际大盗,说得难听点就是太空盲流。

这首《来寻你爱》一直播了一分多钟,已经把影片整体气质完全屌丝化之后,导演又要开始正经起来讲故事了。但这种正经又不是完全的正经,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星爵的表情和动作开始严肃起来。因为他快要找到球体,但配乐上还是那种快活得没心没肺的调子。这种不和谐感,也让观众会产生“奇怪”的预感,好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神秘的球体出现了,紧接着邪恶反派罗南的部队也出现了。这部电影的正反两派的对立还是很明显的。虽然现在电影已经不太用好人就是高大上,就是完美人格的办法来塑造角色。但在很多大片的剧本设置上,往往还是黑白分明,好坏分明,正义和邪恶分明。这样观众看的时候不用动脑子,自动就选边站队了,不是每部大片都有《TDK》那样的人物塑造的。咦,好像扯远了。

这里我想吹毛求疵一下。因为现在的科幻电影大多是在绿幕前拍摄完成,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往往是面对着一片空白。像下面有个镜头,演员的眼神与这个球体的位置明显就有偏差。这大概就是绿幕合成技术中的“穿帮问题”吧。

邪恶小团体出现了,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第一次接触的场面。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话,一个是动作。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对话场面是如何靠抖小聪明来达到吸引观众,既交代了背景,还能保证影片的二赖子风格,而对话场面又是如何转换到动作场面的。

动作场面的发生是很突然的。分镜的切换把节奏迅速提升,尤其是声音方面我们可以听一下。球体爆炸的声音,元素枪开枪的声音,还有两下弦乐的配乐。这些强烈的声音,跟星爵整理外套、球滚动的相对安静的声音,形成一个对比,画上一个小的句点。接下来是第二个动作**,我们可以看到动作更激烈,场面更加开阔和宏大。好莱坞拍这种动作戏段落,一向都是更高更大更强,一波爽过一波。现在的观众真心不好伺候。

各方面都升级,配乐的轰鸣程度自然也随之升级。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星爵这个作战外套,这衣服不但可以让人飞,穿着这玩意儿也能在太空中生存,增强愈合能力,甚至制造能量防护层。比超人的披风实用多了。

一段追逐打斗之后,我们看到场面又要升级了,罗南的手下们开始打飞机。不,应该说是打飞船。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很典型的动作片处理技巧。主人公看似安全了,但却突然爆发更新的危机,然后自然就引发视觉更为惊奇的场面。这就是第四个动作**,短短几分钟之内搞出了这么多**,看来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也真是蛮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