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生平与《三田文学》创刊
永井荷风(1879─1959)出生于东京小石川(现今的文京区春日),是家中三兄弟的长男。父亲永井久一郎出生于名古屋,幕末时期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归国后在明治维新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僚,作为汉诗人,他亦颇负盛名,号禾原、来青阁主人。荷风的母亲,是著名汉诗人鹫津毅唐的女儿。无论经济条件还是学习氛围,荷风的家境都实属上等,自幼年起就有家教专门教授诗琴书画课,但不幸的是,荷风自青年起身体状况就不佳,曾辗转多地求医疗养,这些经历也为他后来的文学生涯罩上了一层阴影。荷风从十几岁开始便接触中国的通俗文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自此萌生文学志向。他曾求教于歌舞伎的剧作家,也学过一阵落语。既拜广津柳浪为师,又当了福地樱痴的徒弟,虽在演剧界崭露头角,然而无论学哪一项,他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对传统音乐他也颇有兴趣,竖笛、和琴都曾把玩过一二。
荷风还醉心于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其出道作《地狱之花》深得鸥外赞赏。当时日本文学界受左拉影响之大,催生了国木田独步、田山花袋一众自然主义文学潮流,荷风则向此中注入了一丝清新的耽美派气息。明治三十六年(1903)到明治四十一年(1908)期间,荷风先后赴美、法游学。五年的跨洋之旅使他接触了新世界,也多少解决了些许心中症结,自此他积极地向耽美派转变,可以说这段游学经验给予了荷风决定性的影响。在美国,他和一位叫伊德丝的妓女相知相爱,但最终还是与其分道扬镳,远走法国。留美期间,他开始将自己的随笔邮寄回日本,这些文章在他归国后随即整合以《美国物语》出版,一夜之间广受好评。后续出版的《法国物语》更是让他名声高涨(出版过程中曾被封禁,后改名为《新编法国物语》出版)。
归国不久,荷风就受助于森鸥外与上田敏,被正值摸索改革文学部阶段的庆应义塾大学聘为教授。一介留洋青年,突然摇身一变爬上大学教授的位置,还以文学部负责人的身份主持《三田文学》,这不光在文坛,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对荷风而言,长期游学给父亲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一直令他心怀歉疚。如今突然被聘为教授,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的荷风,总算稍稍能给父亲一个“交代”了,此时的他正享受着精神上的开阔感。其后,为了使父亲安心,他还短暂地成了家。
然而,年纪轻轻就沉浸在花街柳巷的荷风,其**劲儿此时仍不减当年。大正四年(1915),他辞去了《三田文学》和教授的工作,此后决心当一名不受束缚的独立作家,完全贯彻“独立主义”的精神。
取材自花街柳巷的代表作有《竞艳》《梅雨前后》《濹东绮谭》等,此外广为所知的,还有他自大正六年(1917)起一直写到临终前的日记《断肠亭日乘》。
昭和二十七年(1952),荷风被授以文化勋章,据说有其弟子久保田万太郎在暗中操作的缘故。荷风的作品众多,但他年轻时写下的《江户艺术论》(大正九年,1920)不光被浮世绘研究者忽略,就是文学研究者对此也未曾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