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装疯卖傻的女人
◇01◇
李姐的女儿第一次出事的时候,她正在睡觉,睡到半夜胸胀难耐,于是伸手一捞,想把孩子搂过来喂奶。
可是,她闭着眼在**连捞好几把,也没摸着她才3个月大又香又软的小宝贝。
孩子呢?女人的敏感,让李姐迅速清醒。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跳起来开灯,同时唤醒了鼾声如雷的丈夫。
李姐把**的大被小被,甚至连枕头都拎起来左抖右抖。她丈夫则光着脚跳到地上,哧溜往床底一钻。
然而,夫妻俩把卧室翻了个底朝天,甚至连旧抽屉旧柜子旧包裹都打开瞄几眼,就是不见他们的女儿。
“孩子呢?”丈夫瞪着眼问李姐。“晚上还搂在怀里好好的,这不刚想给她再喂次奶,就发现人不见了!”李姐急得浑身颤抖。
夜色朦胧,星星在天空闪烁。猪圈方向依稀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时强时弱。李姐夫妻俩疯了般冲出家门。谢天谢地,他们的女儿,好端端躺在猪圈里的一小堆干草垛上,小襁褓围得周整,孩子那小脸哭得皱巴巴,委屈得跟只小核桃似的。
李姐的丈夫王哥唉声叹气:“半夜三更,才3个月大的小孩子,不明不白从**消失,又出现在猪圈,这事儿发生得有点蹊跷。”李姐抱着孩子安心喂奶:“能有什么蹊跷?怕是今晚来了小贼,嫌咱家穷,没偷到啥值钱的东西,就干脆把孩子给藏到猪圈去吓唬咱一下。明天你记得把门窗给加层固。”
◇02◇
原以为这事儿就算翻篇了。可是,女儿长到6个月的时候,又出事了。
这回仍是三更半夜,李姐想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又捞了个空。随即夫妻俩屋里屋外、猪圈羊圈鸭圈鸡圈都找遍了,也没能找到孩子,急得双双眼泪直掉。
就在他俩挨家发动左邻右舍帮忙找人的时候,李姐的娘家妈来了,手里抱着6个月大的小外孙女。
“作孽呀,我们睡到半夜,突然听到外面孩子哭,本来不想起来的,又怕一条人命叫狗给糟蹋了。结果掀开一看,这可不是我外孙女吗,这小被子上还是我给绣的名字呢。”
回到屋里,王哥一脸郁闷:“我说这是个蹊跷事你非不信!咱家门窗都好好的,根本不可能遭贼。再说,这小孩才6个月大,总不可能半夜三更自己爬几十里路去她外祖家的吧?”
李姐虽然不太同意王哥的说法,但也百思不得其解。她是土生土长的乡下妹子,几岁的时候打猪草就敢往坟头上跳,那里的草比平坦地区的肥嫩,也没见有什么“蹊跷”来找过她。她闺女才6个月大,怎会就被“蹊跷”给盯上了呢?
李姐的娘家妈听完女儿女婿的讨论,当场拍板:请刘神婆!
刘神婆来了。先是净手焚香,香燃着的时候,她闭着双眼摇头晃脑嘴里叨咕个不停。
仪式结束后,刘神婆告诉李姐:“你的前世冤家找你报仇来了。但你命硬,他对付不了,只好从你生的这女娃娃下手。”
“所以,我女儿出现在猪圈,又出现在我妈家门口,都是他的报仇行为?”李姐眼圈泛红,女儿失踪两次,她心有余悸。
“正是!”刘神婆正儿八经地点头,“破解方法只有一个!孝顺你婆婆,帮你丈夫的四个弟弟成家娶媳妇!如此你的福报才能跟上辈子做的冤孽互相抵消。王家兄弟们的日子都过好了,你女儿才能平安,不然……”
“我呸!”李姐抱着孩子果断扭头就走。什么玩意儿,她丈夫一共兄弟五个,王哥是老大,公公早逝,婆婆那脑袋活络得跟只小算盘似的,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能让所有儿子顺利娶上媳妇……李姐认为,这刘神婆八成是被婆婆给买通了,存心吓唬她呢。以后她再看孩子,得多留一个心眼儿,别叫人给利用了。
这之后,李姐照顾孩子果然比过去精心几十倍,她夜里几乎不睡觉,白天干脆抱着孩子回娘家,请娘家妈照应下,好换她补个眠。
可是,尽管她严防死守,女儿长到9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睡到半夜,又不见了。
这回,屋前屋后,所有牲畜圈都找遍了,外祖家也翻了个底朝天,就差挖老鼠洞了,仍不见孩子踪影。
王哥火冒三丈:“看看,我说有蹊跷你不信,当初你把刘神婆骂走,现在怎么办?怎么办!”
婆婆也出来哭哭啼啼:“我跟刘神婆年轻时候抢你公公一个男人,打过架,骂过对方祖宗几十代,我跟她几十年没讲过一句话,你不信她,莫不是怀疑她跟我穿一条裤子……”
娘家妈也哭:“让我这把老骨头去死吧,换我小孙女回来呀……”
孩子是她生的,朝朝暮暮看着一丁一点变大、变可爱,9个月了,已经会弯着眼睛朝她笑……想起女儿,李姐的心脏就像被人拿刀凌迟一般。
发动了十里八乡的村民,连派出所都惊动了,连续寻找两天两夜,未果。
第三天,半疯半癫的李姐披头散发跑进刘神婆家,直挺挺朝香案前一跪,用提前准备的小刀,刺啦划过左手中指指腹:“苍天在上,我李某某今天用我的血发誓,只要我的孩子能平安归来,往后我孝顺孩子奶奶,帮孩子四个叔叔成家立业,一辈子为他们做牛做马,绝不反悔!”
当天,孩子就在山上一座平常人迹罕至的土地庙被找到了,安然无恙。
◇03◇
这以后,李姐开始遵守誓言,以长嫂的身份和王哥一起用了5年时间,为王哥的四个弟弟出钱出力操办终身大事。
这期间,说来确实蹊跷,只要李姐一旦产生怠慢情绪,她的女儿一准出点啥问题,不是睡着了自动被挪到哪个地方让她一通好找,就是好端端突然不见害她心惊胆战。
这5年,因为太辛苦,才20多岁的李姐头发熬白一小片。
这5年,因为要为四个小叔子娶妻,李姐花光了她和王哥的所有收入不算,还举债八方。
这5年,她待婆婆犹如伺奉皇宫太后。她身体不舒服,娘家妈心疼送来炖好的蹄髈,婆婆说了句“真香”,李姐赶忙推说年轻人吃大油的东西上火,请婆婆代为笑纳。
这5年,李姐为了还愿,连条**都没舍得给自己添过。
如果不是那一天,原本没打算逛集市的她被平日最爱拿她当用人使唤的小妯娌打发去买洗衣粉,如果没有刚巧在街头撞见丈夫王哥和婆婆,没有将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李姐可能会一辈子将当年女儿几次三番的失踪事件当成被特殊力量操控的“蹊跷”事。
老天大概不忍心看她被骗太久,刚好在四个小叔子都成家之后,立马让真相撞破了谎言。
那天,远远的,她看见丈夫王哥和婆婆站在猪肉摊附近认真地聊着什么。
她不声不响地走近了。
婆婆说:“每年一个大猪头,吃死那刘家老太婆!我看今年就甭买了,反正你四个弟弟媳妇都进门了。咱不怕得罪她!”
王哥说:“妈,当初我就不同意您跟刘神婆串通给小李下套,她这几年太不容易了,哪个女人能像她这样对咱家掏心掏肺?”
婆婆又说:“如果当年不是我想出那方法,让你们里应外合把小丫头偷着藏起来,吓唬她几下,她能点头答应?什么长嫂如母,我呸,我看她就是不经吓!”
王哥又说:“不管咋样,小李对咱家的贡献功不可没……”
婆婆:“贡献个屁!当年你几个弟弟轮流抱着你闺女在山里躲了两三天,浑身被山蚊子咬得不像样,你们老王家男丁能不打光棍,全靠我这把老骨头会筹谋!”
王哥:“是是是,全靠您筹谋!但当初答应刘神婆一年一个大猪头不能不给呀,妈,您大人大量。”
李姐如梦初醒……5年,将近2千个含辛茹苦的日夜,化成硝烟滚滚,她脑袋里至少有1万架战斗机同时起飞。
李姐提起旁边案子上的大猪头朝婆婆砸了过去,猪脸与婆婆的老脸亲密接触的时候,老太太叫得撕心裂肺。
王哥以身作盾想保护老母亲,李姐抄起贩子的切肉刀,手起刀飞,扶弟魔避让不及,右边腮帮子被削掉一片肉,够炒个小份青椒肉丝。
一般女人遇上这种婆婆联手丈夫欺骗她当牛做马的恶性事件之后,会怎样?
“当初嫁他时,娘家无一人同意,父亲气得差点自杀,结婚那天,兄长拒不出面送亲,躲在里屋大哭。都嫌他家光棍多,没家底,婆婆不是善茬!我跪地向父母保证,今后一定会夹紧尾巴把日子过好,如果过不好绝不逃回来丢娘家脸!所以被他们欺负了,我第一反应不是回娘家搬救兵,也不是跟他离婚然后带着孩子回去拖累我爹妈!自己种花自己开,自己开错自己败,怨不得旁人!”
那你怎么办?
“他们敢装神弄鬼骗我,我不能装疯卖傻吓唬他们呀?看谁杀伤力大!”
这样做好吗?
“我不是圣人,也不是魔鬼,我肯定做不到大度原谅,也不够胆杀人放火,装疯卖傻整整他们已经算是菩萨心肠。”
◇04◇
总之,李姐从那天在集市上削掉王哥一片肉之后,到家就疯了。
婆婆烧肉,她第一个抢过来吃,吃饱也不管盘子里还剩多少,手一扬,摔了。婆婆要敢呵斥一声,她就继续摔,中间还龇着牙朝老太太露出十齿微笑。
从前爱拿她当老妈子使唤的小妯娌洗澡,她在外面把门夺开,冲进去抱着**小妯娌就往外拖,小妯娌后来只要丈夫不在家,臭了馊了都坚决不敢洗澡。
有时候,婆婆或者妯娌或者小叔子忍不住开腔骂她,那行,他们骂一句,她能跳着脚回骂半天,特别是围观群众比较多的时候。她什么家丑都敢往外揭,比如某个妯娌晚上叫得像女鬼,比如婆婆暗恋村口屁股特别大的秦老头,走来走去总爱盯着人家秦老头屁股看。
她甚至不知打哪儿搞来泻药,哪个小叔子家吃顿好的改善伙食,她就乘人不备朝哪家锅里倒。
她甚至把其中一个小叔子预备送给丈母娘的奶粉给调了包,真奶粉倒出来她留着自己喝,原袋里装满鸭饲料给小叔子拿去表孝心。
偶尔她还会去问候一下那个假神婆,整得那老太太后来一见她就号啕大哭。假神婆一哭,李姐就拼命安慰,她越安慰,老太太哭得越狠。
李姐和王哥都是一个偏远省份的农村人,都是70后,装神弄鬼和装疯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有许多人晓得,也有许多人不晓得,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好多地方百姓生活条件远不及现在这样欣欣向荣。
我本人对20世纪90年代的生活没有特别深刻的记忆,那会儿我还小,就感觉我们这边老百姓生活得貌似都还不错。我常去蹭饭的几个同学家,每天中午菜都特别好,跟现在比,就是少点海鲜,因为那时物流运储不如现在发达,海鲜运过来估计得变质,所以内地百姓吃得少。
李姐和王哥家所在的地区,在那个年代,物质水准全中国垫底。
物质差了,人的精神境界一般不会太强。我有幸生在祖国经济大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的地区,所以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人。这些年我得出个结论:特别穷、兄弟又特别多的人家,一般很少能和睦,大到地基家产,小到一棵树苗,他们都能为此争得不亦乐乎,甚至大动干戈。
所以,李姐这样闹,加上婆婆和小叔子们都不是觉悟高的人,他们就经常忍不住想动手揍她,甚至有时闹急了,他们就密谋如何让李姐消失。
有说将她带到一个陌生地方,然后丢弃,就说她自己跑了。
有说干脆等她睡着,给她灌一杯老鼠药,反正人都疯了,活着也是个累赘,她娘家没钱没势翻不出多大风浪。
有说直接在梁上打个套,把她挂上去,一个疯子,自己做啥出格事对外也好解释。
越往下演,李姐越觉得,三伏天的太阳也不及人心万一之分那般令人不忍直视。她曾经为了他们将自己伏身至尘埃里,却没有人善待坠落至尘埃的她。
好在,在李姐作天作地的时候,王哥不知是出于哪种心思,爱她?愧疚?反正不管谁欺负李姐,他都两臂一伸护到底。
她摔盘子,她偷看小妯娌洗澡,她偷听小叔子墙角,她揭婆婆短……没关系,一切有他。哪怕她说天太热,他也会连哄带骗,说回家就做把弓箭,替她把太阳射下来。
清明的时候,王哥的其他兄弟都上坟给王老爹烧纸钱,王哥不去,说他要给李姐做鸡汤,没空。
端午的时候,婆婆命令王哥上山拔艾草,他不去,说李姐不爱吃艾草味的糕。
中秋月圆,王哥不愿意带着李姐参加家庭聚餐,他抱着李姐母女俩,哭唧唧:“老婆呀,都是我害了你。他们都好过了,我的家毁了。”
除夕的时候,婆婆过来找王哥要她的养老钱,她不找另四家要,死盯着王哥一人坑。王哥一毛不拔,还跟亲妈大吵,说李姐要是好不了,别说不会孝敬老太太养老,连送终都别指望他!
装疯卖傻也是个技术活,非常考验人的演技和耐心,还得经常忍住不让自己笑场,偶尔又担心自己入戏太深会真的疯了,而且王哥为了给她看病,穷得腰都弯了……李姐也挺难的。
她原本打算装满5年,不然心头怒意难消。可是眼看闺女越长越可爱,王哥哭的次数越来越多,她疯到第二年的时候,他几乎晚晚抱着她痛哭。王哥哭到伤心处,李姐也想跟着哭,可她在演戏呀,不方便共情陪哭,有时忍得心肝肺一起疼。
李姐坚持了1年零3个月,实在演不下去了,于是悄悄跑回娘家,请娘家哥哥以看病为由将她接回去。
然后她顺理成章恢复了正常。
◇05◇
李姐娘家左边的邻居是位老师。老师对李姐说:“一个家就好比一艘船,你不能抱怨风大浪急,也不能随时盯着水手让他别开小差,甚至无法阻拦船身乃朽木雕成。如果你还想要这个家,那你就得做船长,将来你的小家庭驶向哪条康庄大道,你不仅要敢想,还得敢指挥,甚至要有胆为之战斗!过去的事不要再回头计较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李姐娘家右边的邻居是位屠夫。屠夫妻子对李姐说:“他妈的!你现在好了,给老子回去弄死那一家!要刀吧,咱这管够!会剔肉吧,我教你!”
李姐选了前者。她从娘家借了点钱,带着王哥和女儿,远走高飞。
之前,我爸妈名下有一家不算很小,但也绝对称不上大的饭店。就是李姐带着丈夫女儿出来打工那一年开的。李姐是第一批服务员。因为我们走务实路线,所以就算当时李姐又黑又瘦,一点都不美,还不识字,普通话开头也说不好,完全没有揽客体质,我妈仍聘用了她。
饭店至今仍在,因为爸妈年纪大忙不过来,所以转给家里几个小辈开了。我弃权,代嘻嘻占了三分之一股。
我之前写稿子,从来不敢提我家曾经开过多年饭店,怕有人让我做菜,而我根本不喜欢摸灶台,也不爱洗碗,只爱吃饭。
李姐现在已成饭店的老员工,所有菜谱她都认识,但是把菜谱上的字搬到别的地方,她就又不认识了。
她手脚麻利。哪儿有活,不必指挥,她自动会去做掉,哪怕不是她分内,也做得不声不响。
我见过她跟想赖掉几瓶啤酒钱的顾客轻声慢语:“真的对不起啊,老板不在,我们打工的不敢做这个主。您还是买个单吧,不然这钱要我们自己赔。”
其实不管老板在不在,她都会这样说,目的就是把钱要回来。
王哥来苏州后,开头3年在一个家具城做搬运工,是个累活,好在收入比在老家强了无数倍。
3年后,他们夫妻俩花了2500块,入手一辆三手小货车,王哥自己做老板帮家具城送货。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收入可观,毕竟房地产行业那些年特别火爆,带动着家具业也蒸蒸日上。
6年后,李姐着手筹钱买房。她想在异乡有个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那时跨户籍不能读高中(后来政策改了),为了女儿她也得未雨绸缪,考虑买房入户。
规划来规划去,首付还差1万块,于是她让王哥打电话找老家的四个小叔子借。平常王哥没少接济几个兄弟和婆婆,所以接到兄长电话,几位小叔子一致表示,没问题!
可真到了交首付款那天,没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几个小叔子家的电话不约而同一起打不通。王哥将电话打回邻居家,请邻居帮忙找人,邻居支支吾吾表示没法帮。
王哥和李姐坐在房产交易中心门前的马路旁,负责带领他们跑流程的中介两眼鄙视地站在旁边。
王哥抱着脑袋,一声不吭,心头有团火,眼底却浸出一汪水。开头5年,为了帮兄弟成家,他把老婆逼疯了。后来他们夫妻出来打工,他当搬运工,赚的都是血汗钱,还三不五时给老家寄。他的兄弟们也从未跟他客气过,大人要东西要药,小孩要衣服要玩具。有时为了省钱满足他们,他时常来李姐打工的饭店蹭饭,不大好意思吃人家正儿八经的饭菜,只敢捡盘子里大伙儿都不吃的干辣椒或者大葱头囫囵一通,饱了就行。他曾掏心掏肺,轮到他需要他们了,却一个个躲得连影子都见不到。
李姐拿着手机,打给婆婆,骂他们全家忘恩负义大尾巴白眼狼。
婆婆在电话那端讥讽她:“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甭打肿脸充胖子。”
挂断电话,李姐把所有认识的人都在脑中过了一遍,她跟这1万块钱杠上了!
但是她认识的人有限,而且许多人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会借给她。思来量去,她找当时刚成年的代嘻嘻借钱。据说代嘻嘻当时有4万块积蓄,是她多年省下来的压岁钱,还有从小到大我爸妈不在我们身边时给的生活费,以及她假期替爸妈打工时领的工资……总之她把能省的都省了下来。所以之前代嘻嘻有个外号,叫代抠抠。
代嘻嘻借给李姐1万块,把他们夫妻俩差点感动哭。
◇06◇
写到阿二,我就想多写一个笑话。说好听点,代嘻嘻从小就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炙热小心脏。说难听点,她此前不太成熟的时候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曾亲眼看过她为一个捡破烂的老头跟个大块头男人争吵,因为那个男人骂了可怜的老头,代嘻嘻不服:“你凭啥骂人?你不捡破烂你就了不起啊?他搞不好比你还有钱,你搞不好掏遍全家口袋也凑不出三个钢镚儿!”
要不是我及时出现,我怀疑她会被那个男人当场打死。
当然随着时间流逝,她现在嘴巴已经被时光贴上了胶带,跟人聊天最爱发单音节。但是热心助人的习惯仍是改不掉。最近她帮了一个女人,替那个女人找了个靠谱的眼科医生,然后女人的眼睛医好了,就频频约代嘻嘻见面。
代嘻嘻同学傻乎乎地去了,根本不记得古人云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种话。
结果有一次,代嘻嘻跟这女人见面时,中途有事离开了两分钟——人走了,手机没拿,且没退出微信界面。
在这奇妙的两分钟,该女子偷看了代嘻嘻手机,弄到了妹夫的微信二维码和手机号。
然后,妹夫的桃花运就来了!
所以最近,代嘻嘻被妹夫骂惨了,她大半夜还在朋友圈发长篇大论感慨人心难测。但我们全家都觉得骂得好。
李姐如愿以偿拿到了房子。
房子到手之后,再过3年,她和王哥又买了辆私家车。
有房有车之后,王哥老家的兄弟们又频繁跟他们联系上了。过年的时候,甚至有人给他们寄火腿,还有人催促他们回老家团聚。
有次李姐的婆婆来视察,参观过李姐和王哥的房子后,又试坐了儿子媳妇的私家车。然后,老太太当晚就不淡定了,隐晦地暗示儿子,你现在日子好过了,也得拿点钱出来帮几个弟弟家调理调理呀!
李姐当场怼她:“当年我年轻不懂事儿,您放什么屁,我都跟个裤衩子似的全兜着。现在不一样了,有意见您尽管提,反正您儿子的钱全在我手上,我爱咋地就咋地,坚决不松手!”
婆婆听了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没动怒。
写这样一个小人物,实在不敢奢望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启示。说到底,人情世故是个伪命题,俗世不知有多少情意是奔着你的实力来的。李姐虽然目前仍是个服务员,但她和王哥早有实力在本地安家落户,考研大军中,其中一员便是李姐的女儿。所以一贯刻薄的婆婆对她很是服气。
日子越来越顺的李姐,如今白白嫩嫩,眉清目秀,整个人看起来利落又干净。
其实很多时候,我很愿意相信世间真有负责调解天地万物纠纷的神仙,这边一动,那边就应。世人选择种哪种因,便可得哪种果。果上再生因,因上又生果,好人永远得好报,恶人永远遭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