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异教徒
做一名犹太人
位于以色列的“阿拉奇姆”(Arachim)组织的一位讲师亚伦·莱维(Aaron Levy)拉比给我讲了以下这个故事:
两位年轻的以色列人在以色列国防军中度过了令人筋疲力尽的五年兵役。他们离开了位于黎巴嫩的前线,来到苏格兰旅行。那时正值“加利利和平行动”(黎巴嫩战争)时期。以色列旅游者寻找着比“古典欧洲”更广阔的目的地。而苏格兰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苏格兰平原从各个方面都满足了逃避现实的“心灵需求”,他们得以放松和遗忘。
他们在苏格兰度过了整整一年,拜访各个旅游胜地、修道院和美丽的教堂。他们的足迹遍布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
在接到来自家里的信和照片之后,他们决定是时候回以色列了。当他们站在路边试图搭上开往机场的便车时,一辆巨大的卡车停在他们旁边。
“去哪儿?”司机问。
“去机场,”他们回答。
“上来吧,几个小时后我要到机场卸货。”
在车上,司机开始对这两位搭车人感到好奇。
“你们从哪儿来?”
“以色列!”
司机兴奋起来。他反复询问他们在军队中的经历,以及他们在黎巴嫩战争中的故事。正像我们所预料的,这两个年轻人也很高兴——在这么久之后,还能和某个人分享他们的经历。
两个小时过去了,司机需要停在路边休息一会儿。这是苏格兰的法律规定。
“你们想去吃点儿东西吗?”他说。
“为什么不呢?很荣幸。”他们说。
他们找了个餐馆坐下,享受着时光。而那些食物,当然,并不符合犹太教规。司机咬了一口烤培根,大口嚼着食物。他突然停了下来,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
他又问他们:“告诉我,你们真是犹太人吗?”
“当然。”他们为这个问题而惊讶。
“那么我不明白,”司机接着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点儿失望,还有一点点责备的意味,“你们受了两千多年的苦真的就是为了吃我所吃的食物吗?”
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但我们感兴趣的正是这个问题本身。
上帝的子民
我们已经证明了犹太民族的存在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犹太民族的历史都充满了一种特殊命运的暗示。但犹太民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犹太人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塔木德经》的《伊瓦莫特》(Yevamot)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暗示,但它仅仅让这个谜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拉比教导说:“如果当今有一个改宗者希望加入犹太教,我们对他说:‘你为什么想改宗犹太教?你难道不知道今天的以色列被折磨、被压迫、被践踏、被催逼吗?’
如果他说:‘我知道而我不在乎。’那么我们便立刻接受他……而我们对他说:‘你应该知道当今的以色列既无法获得大好,也不会遭受大难。’”
(《塔木德经》,《伊瓦莫特》卷,第47A页)
我们发现《塔木德经》的这段文字对大多数历史时期犹太民族的境遇进行了极为精确的描述。无论如何,我们先向改宗者展示加入犹太教的负面效果。我们向他描述犹太人(不管他们在哪里)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这会吓阻他迈出决定命运的一步。
最后,如果他仍然决定加入犹太教,我们则向他揭示这个古怪的秘密——当时犹太民族的境遇会毫无预警地改变,他们从来没有取得过绝对的成功和繁荣;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证明了自身出类拔萃的生存能力。
《塔木德经》显然认为犹太民族的各种境遇仅仅是暂时的。“当今”意味着只在此时此刻是确实的。这境遇会改变吗?这个遭受苦难的民族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
犹太民族的祖先们知道这个秘密:正因为犹太民族担负一种使命,才让犹太人难以置信地延续至今。在数不清的地方,在“塔纳赫”中,在犹太民族那永远的“万典之典”[74]中——都不断地记载着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使命。与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者们的观点相反,这种意志并不是像其他民族一样对宁静生活或正常生活的追求。我们注定担负着比那更艰巨的使命。
在多年的流亡与苦难之后,这个具有传奇般的生存能力的民族的不可理解的民族特殊性却在一群劳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它的使命,这还有什么意思呢?哪怕他们拥有犹太文化?我们会仅仅满足于此吗?
毫无疑问:一个曾经漂泊四海的人的最大愿望就是一片他能够驻足休憩的土地。即使在今天,以色列人民仍然在为民族生存而奋斗,却没有时间思索犹太民族的历史使命。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可能拥有一个乐观的愿景展望。那么犹太民族的愿景是什么呢?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在大多数历史时期,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都确定一个事实,那就是犹太民族有着自身的命运。人们将犹太民族称为“上帝的子民”。这种称呼有时来自于赞赏的眼光,有时却是公然的嘲笑。
那么,最后的问题是:“犹太民族为什么被选中作为‘上帝的子民’,而这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
火炬的传递者
犹太民族被选中作为上帝的旗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上帝选择犹太民族的先祖们在这世界上宣扬神的话语。亚伯拉罕率先发现了他的时代所流行的偶像崇拜的虚妄性。他突然意识到一个统治万物的更高力量的存在。
然而,对于造物主来说,在这地上仅仅拥有一位富有影响力的使节代表是不够的。应该长期保持的信仰之火不能仅仅是昙花一现。亚伯拉罕的真正使命是把他自身所领悟的信仰意识传递下去。
《创世纪 18:19》:“因为我知道……”
亚伯拉罕所担负的使命还包括保证这种传递的质量。亚伯拉罕不仅要把这种信仰传递给他的子孙,他还负有把这种信仰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的责任。直到世界末日,我们都高擎着这信仰的火炬。
在第二个阶段,亚伯拉罕后裔的人数大大增加。他们形成一支巨大的力量。亚伯拉罕的子孙们再一次成为上帝所选定的子民。神赐十诫正是这个阶段的充分体现——在此之前,上帝已经在众人的见证下,指引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从而证明了他们是上帝的子民这个事实。
迈蒙尼德认为正是犹太教孕育了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正是从犹太教中汲取了它们最重要的原则。在他的一篇有趣的文章中,迈蒙尼德假设,这两大宗教的出现旨在为一神论,对唯一真神的信仰准备土壤。直到当时,对唯一真神的信仰仍然是犹太教的独有遗产:
“那人(耶稣)以及他之后的以实玛利人(穆罕默德)的所有言语,仅仅是遵循弥赛亚的道路,让整个世界皈依唯一真神的信仰,正如纸上所写的:‘因为那时我会让人们改说唯一明确的语言,从而让他们都尊耶和华(犹太人对上帝的称呼)之名,并以一个肩膀为神服务。’”
这又如何去实现呢?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弥赛亚的言语,也充满了托拉(犹太律法)与戒律的文字,而所有这些都已经传递到遥远的岛屿,传递到许多人那未受割礼的心灵之中。而他们正在谈论它们和托拉的戒律。
(《密西拿》,《国王与战争之律法》,第11章)
所以,有些人认为犹太民族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流散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犹太民族流散在世界几乎所有可能的地点这个事实,已经把犹太教的这些崇高的思想带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犹太人的存在是对各种民族文化的挑战,而事实上,最终这些民族接受了犹太教的基本假设,并把它们转变为大多数宗教的基本原则。
然而,作为一个犹太人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诗人纳丹·奥尔特曼(Natan Alterman)描写了“犹太特质”(Jewish point),深刻地表现了每个犹太人发自肺腑的犹太精神,即使从外在表现和行为上来看,他们与非犹太人没有任何区别。
在犹太人的灵魂中,
我们总会听到,
那永远的等待,
等待着犹太民族荣耀的日子。
犹太的火光……
规定了犹太人的模样,
白丁还是智者,聪明还是愚蠢,
是朋友,还是仇敌,
是最卑贱,还是最出色,
他不能,
但他不能,
缺少了犹太的火光,
他便不能成为一名犹太人。
而各色的敌与友,
已在寻找他古老的灵魂。
但这个民族的奥秘在于——所有这些苦难,
仅仅引领这个民族走向那荣耀的日子。
因为对于那些来毁灭我们的人,
犹太的火光,永远闪耀。
然而,并不是奥尔特曼创造了“Das Pintele Yid”(意第绪语:犹太特质)这个短语。在波兰、加利西亚、白俄罗斯和匈牙利,以及其他欧洲犹太人口中心,这个短语尽人皆知。犹太特质存在的事实最初是由哈西德哲学的创立者们所确定的。
《斯法特·埃梅特》(Sfat Emet)一书的作者,波兰哲勒卡西迪姆地区的耶胡达·阿耶·奥尔特(Yehudah Aryeh Alter)拉比,在一百多年前,最终写下了犹太精神的本质,以及犹太精神与天国之父之间无条件存在的联系。
他写道:“哲学家们质疑怎么可能掌控人们心中的爱,但在事实上,以色列人从一开始便坚持对唯一真神的信仰与联系……而通过这种信仰,你们能够唤醒他们的爱。”
在文章中,他提到在以色列人的灵魂中存在着“无形的爱”。只要他们遵循犹太律法便能感受到这种“无形的爱”,而以色列人可以每天唤醒这种爱。
在利亚迪的什纳·扎尔曼拉比(Rabbi Shneur Zalman of Liadi,距今两百多年前的第一位查巴德-哈西德[75]哲学导师)的《坦尼娅》(Tanya)一书中也流淌着同样的思想。
他写道:“这种天生的爱隐藏在每个犹太人的心中……超越他的思想……而这正是每个以色列人灵魂深处的神圣之火的一个方面……因为……即使以色列的罪人与卑贱者中的最卑贱之人也会为了耶和华之名的净化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些圣人率先提出这种惊人的现象是犹太民族的独有传统。
许多尝试解释以色列民族和宗教延续的秘密的研究者,发现了某种他们称之为“犹太人的顽强”的东西。这正是让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关键时刻宣称“我是一名犹太人”的民族特征。
也许这种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解释的民族趋势正是同样的“犹太的火光”(“Das Pintele Yid”)。
“上帝的子民”[76]的理想很可能有些令人厌倦。让我们烦恼的是,在事实上它并不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除此之外,当今的许多犹太人很可能会问自己:作为上帝的子民,犹太民族的独特性通过哪些方面得以体现?我当今真正担负的使命是什么?
所以,正如我们之前已经阐释的,以色列人被选为“上帝的子民”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种族问题或不平等问题。每个人就是按上帝的模样所造就的。上帝珍爱所有的人。他们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一个正派的非犹太人会因他的善行而获得上帝的奖赏,而一位犹太恶棍则会遭受上帝的严惩。
作为一个民族,上帝选择犹太人担负这个使命。他们会为这个使命而蒙受上帝的恩泽。然而,犹太民族也担负着将这份使命继续下去的全部责任。
许多宗教都相信末日审判,但犹太人时刻知道他们是被上帝选中,带领人类走向这个目标的民族。那么作为一个犹太人,他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呢?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非犹太人,处于走向末日救赎的中间一代,又有着怎样的使命呢?病原学家、作家默尔·莱曼(Meir Lehman)拉比在传记《阿齐瓦拉比》(Rabbi Akiva)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写道:
这一代人为什么一出生就在埃及的辛苦劳役之中,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遭受埃及野蛮人的重重折磨?为什么他们不得不生而为低贱的奴隶,并在可怕的境遇中死去?
尽管如此,这一代人仍然是历史事件所构成的链条中紧密的一环。那些在埃及的砖瓦泥灰中艰苦劳作的奴隶,他们的子孙离开埃及,在西奈山蒙受十诫,而他们的子孙后代继承了上帝应许之地——作为“圣约的规定”,上帝将以色列之地许给亚伯拉罕。
(Y.格利斯译,“Netzach”出版)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说在犹太人之中具有不朽素质的种子。而往往在极端环境中,这种素质就会体现出来。
仅仅在特定的时刻,这种无形的犹太之火才会体现出来。而人们不再质疑它的存在,在平常的日子里,它是无形的,但它一直存在于犹太民族之中。
要想理解这种使命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它与类似的传播社会理念的尝试(哪怕最简单的)进行比较。像“把它传递下去”这样的主动意识似乎不能成功地超越即时的圈子和环境而得以延续,尤其是在更长的时间段中,它们往往在它们的早期阶段就销声匿迹。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种犹太使命中含有准确而严格的机制,从而确保信息的成功传递。为了证明这一点,不妨打个比方:当今的互联网运用了类似的复杂端口的机制,从而确保信息内容以它们原有的形式在相互之间距离遥远的计算机间传递。
犹太文献,包括律法经卷本身,在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描述以色列民族的特殊性质的文字。
“在我看来,你们应该是一个教士的国度,一个神圣的民族。”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其他民族中只存在有限的一些教士作为上帝的代表,而整个犹太民族是一个“教士的国度”,每个犹太人都是上帝的代言人,每个犹太人都肩负着上帝的言语;每个犹太人都要求度过牺牲而奉献的一生,以履行他们的使命。
“因为你们是信仰上帝的神圣民族,上帝也选择将你们作为地球上所有民族中最珍爱的一个。”
为了强调这段信息,作者几乎用完全相同的文字再次阐述了相同的思想:
“你们是上帝的子民。”“子民”这个称呼表达了造物主与他最珍爱的民族之间的特殊联系。在《密西拿》的“埃沃特”(Avot)一卷中,有一段文字证明了上帝对以色列人的钟爱:“上帝珍爱以色列人。他们被称为上帝的子民。上帝给予他们特别的珍爱……”被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爱人费心去向他的爱人强调他的爱时,那就更证明这种爱真的非常强烈。
上帝选择一个民族在世界上传播他的名,这可以看做是上帝对这个民族的钟爱。所以,在摩西明确地向上帝请求“我和你的子民应当是独特的”(《出埃及记》)时,并不觉得需要证明他的行为的合理性。
实际上,这是一种严肃而负责的挑战。它不仅让犹太民族享有巨大的声望,也让他们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他们是犹太人这个事实决定了,哪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使命,也仍然赞成把信仰的火炬传递下去。以色列的存在作为一种永不停止的挑战,正像犹太人将他们独立的民族身份代代相传的顽强,都表达了他们时刻准备着传递和坚守信仰的火炬。
犹太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时刻准备着接受这样的结果,并为他们的使命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如在“成就”一章中所深度探讨的现象,犹太人并不害怕在最剧烈、最危险的革命中站在最前线。
这个特点保证了犹太民族的杰出性。在他们宣布自己是犹太人时,在他们选择生活在一片充满冲突和战乱的弹丸之地,仅仅是因为他们肯定这里是他们的土地时,他们看到了其中的挑战和使命。
摩西五经本身,从原始以及最根本的意义上,描述了犹太民族的使命——这将为犹太民族带来光明的使命,以及上帝将这使命交托给犹太人民的过程。
“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摩西五经),因为在万民看来,这就是你们的智慧和聪明;他们一听见这一切律例,就必定说:‘这大国的人真是有智慧,够聪明啊。’哪一个大国的人有神与他们这样亲近,像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我们每次吁求他的时候,与我们亲近一样呢?又有哪一个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和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颁布的这一切律法呢?”(《申命记》,4:6~8)
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与周围其他民族的无知与原始相比,犹太民族一直代表着一种确凿的杰出性。然而,伟大的文化革命显然已经让我们的文化优势不复存在;有时我们还似乎稍稍落后于其他民族开化的文明进程。
由于对犹太传统的令人痛心的抛弃,我们中有很多人并不具备独特的文化素质。
为了成为一个昏昏欲睡的商人民族的平庸愿望,已经让我们放弃了崇高的理想。我们也没有完全成功地实现这个目标,却同时失去了犹太民族标志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价值观。
然而,即使在这些时期,我们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犹太精神的伟大。在一个被俘士兵的命运背后所表现出的是整个民族的团结性。这种团结性恰恰体现出内心深处的犹太精神。而这种犹太的火光,是其他民族所无法媲美的。面对着打破所有道德规范的敌人,在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奋战的以色列国防军那严格得异乎寻常的道德规范,是仍然保存在我们内心之中的精神优越性的另一个证明。
最重要的是以色列人那触及心灵的永恒不变的天真。
整个世界长期以来已经发现道德规范并不实用。如果某个国家的政策并不符合那些大国的政策和政治利益,道德规范仅仅是这些大国迫使这个国家改变政策的借口之一。欧洲人、美国人,当然还有俄国人,甚至从来不费心掩盖他们的双重标准。
犹太人有一个问题。他们总是努力跟上那些官方的、似乎令人信服的消息,尽管所有这些消息仅仅依赖于它们任意扭曲真相的行为,正如反犹太主义的鼎盛时期。
在某些历史时期,犹太民族的任务是去领导、去坚持并取得成功。而在另一些历史时期,犹太民族则遭受迫害,处于民族发展的最低谷。而在这些时候,犹太人则需要证明他们的力量并挺过难关。
然而,无论在什么时候,犹太民族都具有唯一的使命——去延续历史的链条,高擎火炬,并把它传递给下一代,保证犹太人的民族延续。
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使命。他们必须理解犹太人,理解他们的价值观,理解上帝交付给他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