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班的南岸公园
布里斯班是我不太熟悉的城市。听说,这个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就举办过世博会,而我们此行就有参观世博会旧址的内容。
布里斯班是昆士兰州首府,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始建于1834年,取名布里斯班是为纪念前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托马斯·布里斯班爵士。
让布里斯班闻名于世的是这里的树袋熊。树袋熊又名考拉,布里斯班因此而成为考拉的保护区——“考拉之都”。
考拉之都虽然曾是重罪犯的流放区,现今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养育着一些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清晨4点叫早,4点半出发,6点飞往布里斯班。
办过手续后,我们便在候机楼吃早点。早餐是方便盒,冰冷的燕麦片点心,冰冷的牛奶和饮料,都是冷的。老外的肠胃真是质量过硬,冷热食品都无所谓,我们只好慢慢适应。
在候机楼我们看到许多出游家庭,有一个正在候机的家庭,4个男孩。他们推着一种双层儿童车,看起来很有意思,最小的大约两三岁,躺在上层,稍大一点的有四五岁,坐在下层,两个大男孩差不多高,一个推车,一个哄弟弟。父亲却清闲地站在一边,手拿登机牌,东张西望。也许他在等候妻子?听导游说,澳大利亚人家庭观念很强,一般是周四发工资,周五周六就带领全家度假消费,所以,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
到达了布里斯班,当地导游兼司机是40多岁的李先生,他着装整洁,彬彬有礼,头发光亮而一丝不乱,看上去不像导游,倒像是一位港商。他说他的老家在中国山东,他的姐姐是山东烟台某机关的公务员,他是军人出身。我的祖籍也在山东,同是山东老乡,还都是转业军人,我们马上就感到很亲切。一路上李导介绍着布里斯班的风土人情、市容市貌,我们一行人先后到了世博会旧址、南岸公园以及黄金海岸。
南岸公园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游览点,1988年这里举办过世界博览会,目前是举办大型露天活动或嘉年华会的重要场地。公园附近的昆士兰文化中心,有昆士兰美术馆及戏剧表演馆,还有图书馆和博物馆。
1988年,为了纪念英国人在澳大利亚建立居住点200周年,澳大利亚在东部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届世博会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是有史以来南半球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中国展馆展现的360度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受到热烈欢迎,先后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及最佳展馆,这是中国参加世博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世博公园位于布里斯班河南岸,占地16万平方米。世博会结束后,市政当局原本想改建成公寓住宅,遭市民反对,投票公决后这里改建成为一个亲水公园和博物陈列馆区,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南岸公园,并且被誉为澳大利亚最好的市内公园。
公园沿河而设,河岸逶迤,绿茵如锦,有热带雨林、海滩海景和可游泳的咸水湖,还有散步场所和自行车道,野生动物区、蝴蝶屋、游艇、餐馆和野餐地点。
博览会园区保留下来的建筑很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座尼泊尔古代建筑,这是尼泊尔送给澳大利亚1988年世界博览会的礼物,博览会后,就保留在公园里供游客们参观。这是一座被称为庙的尼泊尔建筑,全部是柚木结构的,据说造了两年。庙的体积不大但很精致,无论是门楣、窗柱、屋檐,目光所及,到处都体现出尼泊尔的宗教文化和精湛的雕刻艺术。
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旧址上唯一保留的尼泊尔建筑
世博会旧址为市民打造了一个清新秀丽和谐的环境。从1851年伦敦主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回溯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花团锦簇的南岸公园里,我们见到许多干净的电烧烤台,一家4口正在一个烧烤台前聚餐。年轻的爸爸**着上身,熟练地翻动着吱吱作响的肉片,香气扑鼻,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正开心地在凉亭下的餐桌旁享用。李导告诉我们,烧烤台在布里斯班随处可见,市政府专门为休闲的市民准备免费烧烤吧,个人只需要备好食物就可以随时烧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