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190澳元争取了三小时休闲

一看手表,还差十五分钟就两点钟了,我们匆匆忙忙赶到集结地点,一位高大的工作人员背上我们乘直升机4位客人所有的背包,用手势指导我们系上安全带。然后大步流星地在前面带路,我们连跑带颠地跟着他来到停机坪。由于螺旋桨的轰鸣声太大,加上本来就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只得完全靠肢体语言去领会他们的意图。

沙滩红树长成了“柴门”的造型

树干相互拥抱酷似一顶别致的“皇冠”

“曲项向天歌”的天然根雕

直升机工作人员把我们一个一个“塞”进机舱,安排到指定座位,系好安全带,套上耳机,对方做了一个手势,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啥意思,他们就猫着腰离开了直升机。那感觉,就像是电影中一方败退时的仓皇出逃!

飞行员跳进机舱,关上舱门,随着飞行员熟练的操作,直升机像一只大蜻蜓,盘旋着升上天空。伴随紧张的心情,映入眼帘的是早已在电视旅游频道上反复看到的、已经熟悉的,而且是看不够的大堡礁全景。盘旋在大堡礁的上空,一个美丽的,造型夸张的,由外及内的湛蓝、海蓝、浅蓝、纯白到透明而后渐渐过渡到淡绿、翠绿、深绿、墨绿的大贝壳,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在鸟瞰大堡礁世界自然遗产吗?连我们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大自然这位大象无形的画家以海为画布,以珊瑚礁为色彩,把大堡礁涂抹得如此绚丽。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机会乘坐水上飞机,不能零距离地接触和感受那些色彩斑斓的活珊瑚和大堡礁海底生物。

在直升机上拍照片很危险,机身不是很平稳,开窗拍的话风很大、很硬,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紧张,我们拿相机的手微微颤抖,生怕手中的相机掉下去。没有什么角度可以选择,干脆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吧!

绕岛一周后,直升机把我们送回了凯恩斯市区,整个过程回想起来好像梦境一般。遗憾的是飞行时间太短暂,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够,绝美的景象还没有定格,大堡礁绿岛就被直升机甩在了身后,变成了大海中的一块宝石。而后,一瞬间,宝石也消失了!

我们就是乘坐这架直升机从空中鸟瞰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但其生态平衡也最脆弱。只要一个微小的方面受到威胁,对整个系统都将是一种灾难。大堡礁禁得住大风大浪的袭击,却难以经受来自现代人类的侵扰。20世纪,由于开采鸟粪,大量捕鱼、捕鲸、捞海参、捞珠母等,已经使大堡礁伤痕累累。现在澳大利亚已把这一地区辟为国家公园,禁止一切开采类活动,并对旅游活动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也许这些措施都起了作用,要不,我们怎么还能看到如此梦幻的大堡礁?

在返回市区的专车上,我们才知道,和我们同机观光的是一对来自上海的母子。母亲很健谈,看上去也很年轻,他的儿子英语不错,可以与司机对话,司机把他们放到了凯恩斯最繁华的街道。我们不会说英语,只能把饭店的名片递给司机,他很快就把我们送回殖民者俱乐部。时间还不到当地的下午3点钟。

在大堡礁绿岛,我们没来得及下海游泳,回到酒店又补了回来。冲澡后,我们换好泳装,围着房间门外不到10米的泳池整整找了一圈,也不知道进入泳池院子的门怎样才能打开,我急得在门上**,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去找,怎么没有发现门闩呢?还是老杨脑瓜够用,在门的顶端发现了暗道机关,只轻轻一提,院门就打开了。哈哈!!

泳池不大,只有几位金发碧眼的老外在日光浴,在他们眼中,我们是黑头发黑眼珠的老外。泳池清澈见底,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我游了几个来回,非常惬意。一对在水中游泳的老外情侣,向我伸出大拇指。老杨告诉我:“在一群老外中,更显咱中国女性的身材苗条,咱这黄种人的皮肤比起那位白人女士还显得白净呢!”

明知老杨是在恭维,我心里还是有几分窃喜。我也好奇,为什么有些白种人的皮肤不能近观?不仅白色的皮肤上斑点多,看上去也比较粗糙。是人种的原因呢,还是日光浴造成的?

鸟瞰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绿岛雅姿

殖民者俱乐部泳池

游了20多分钟,我们回到各自的房间,洗澡洗衣,一切结束时才4点多钟。室外太阳还挺高,可惜没有找到能晾衣服的地方,泳池边的铁栏杆倒是合格,但上面有许多个头儿比较大的黑蚂蚁爬来爬去,这要是把蚂蚁带回国去可不得了。记得去年老伴儿在海南参加“海峡两岸文艺理论研讨会”时,也是住在一家庭院式的五星级酒店,回到家一看行李箱里招上了小蚂蚁,怎么也弄不干净。为避免家里染上蚂蚁,我们干脆把箱子扔掉了。此刻我们想,就是带着湿衣服走,也不能捎上蚂蚁呀!我用浴巾把衣服上的水蘸干,再挂到衣架上,心想,到晚上也许就晾得差不多了。

晚饭后,在其他团员忙于洗洗涮涮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了回顾大堡礁和照片的整理。多花了不到200澳元,我们却争取了3个多小时内容丰富的休闲时光!

柔柔的夜色中,融融的月光下,一曲优雅的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传入耳鼓,这熟悉亲切的乐曲,使我们恍然回到了祖国,可这是远离祖国的南太平洋岛国呀!难道殖民者俱乐部酒店服务员知道有中国团光临,特意播放中国乐曲?!循着葫芦丝优美的旋律,我们来到泳池边察看,原来竟是一名中国游客坐在太阳椅上吹奏葫芦丝。我们没敢打扰,轻轻地坐在她对面,静静地欣赏。在异国他乡的夜晚欣赏中国的乐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祖国此时应该是下午3点多钟了吧?

身在大连的老妈和身在北京的老伴儿不知在干什么呢?如果能陪着老妈,带着老伴儿和女儿,全家同游,该多好呀!不知在军中服役的老伴儿,明年退休后是否能跟我一起走几个国家呢?他是个懒惰不愿走动的家伙,早晨给他发了短信,下午还未见回信。不知他的身体如何?我临出发前他的感冒刚好,我一直开着手机等待家人的信息。真是心有灵犀,没出半小时,老伴儿的短信就发了过来:“去医院检查,血象、体温都正常。”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望着水洗般的星空,一牙细细的弯月,就像一张微笑上翘的嘴巴。挂在泳池边树影婆娑的椰树上。怪呀?在国内看到的上弦月、下弦月,好像都是侧下方、侧上方的位子,这中间弯弯,两头上翘的月牙,我们真是头一次见到!与周围的人交流,他们也说好像与国内的月牙不同,难不成国外的月亮和国内的真不一样?是不是因为地理位置各居南北半球而产生的变化?

这位中国游客吹完一曲又吹一曲,越吹越不完整,还经常出错。定神细看,原来这位大姐是另外一个北京团的游客,从她和同伴的交谈中得知,她退休后才学吹葫芦丝,到现在才学了一年多点儿。她觉得这里空气清新,便到这里水边上练练技艺。对于新手,这水平已是难得了。出门还带着葫芦丝,我们的心里早已是一份感动,又夹带着一份因她抚慰思乡之心而发自内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