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酒店集团发展历程

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较早。酒店集团经营形式起源于美国,美国也是酒店资本、管理、技术的最大输出国。国际酒店集团是以酒店企业为核心,以经营酒店产品为主体,通过产权交易、资本融合、管理模式输出和营销网络等而相互关联的企业集团,在酒店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以酒店母公司为主体,通过资本纽带关系和经营协作关系等方式,同众多酒店组织共同形成的企业经济联合体。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欧美国家的酒店集团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牵引作用下,逐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牌、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并先后经历了区域发展阶段、洲际发展阶段和全球整合三大阶段。

(一)区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欧美等国出现了相对持续的和平、稳定、繁荣的历史机遇,5天工作制、高速公路及私家汽车日趋普及,这为那些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经营管理的酒店公司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市场。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大批称雄于某一区域内或某一国界内的现代酒店集团在欧美地区应运而生并脱颖而出。

例如,1946年成立的“最佳西方国际集团”(Best Western)、1949年成立的“希尔顿国际饭店公司”(Hilton International)、1952年成立的“假日酒店集团”(Holiday Inn)等现代酒店集团都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这些酒店集团扩张发展的方向是由其本国或本地游客的批量流向来决定,哪里本国或本地的游客最多,哪里就有这些跨市、跨国经营的现代酒店集团的身影。

但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各国的商务与休闲旅游大多局限于本国境内及周边邻国的小范围区域内。当时成立的酒店集团基本上处于巩固与发展各自国内市场或周边区域市场阶段,各酒店集团凭借其人力、物力、财力和网络等资源规模优势,逐渐取代了单体酒店(Independent Hotel)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开创了世界酒店集团管理的新纪元。

(二)洲际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发达国家民航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带薪假期的增加与洲际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逐步建成,各国的商务和休闲旅游的范围也从本土性、区域性向洲际性、国际性方向发展。此时旅游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部分酒店集团纷纷将其发展目标转向了国际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一些著名的酒店集团利用其品牌不断扩展,相继出现了华美达酒店(Ramada)、霍华德·约翰逊酒店(Howard Johnson)、万豪国际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凯悦酒店集团(Hyatt Hotels Corporation)、四季饭店集团(Four Seasons Hotels & Resorts)、雅高酒店集团(Accor)、天天酒店集团(Day Inn)等。

另外,为使本国出境游客在异国他乡同样能感受到“家外之家”的温馨、安全与舒适,众多欧美酒店集团纷纷联姻航空公司,到本国出境游客流量较大的国外旅游目的地或中心门户城市接管或开设酒店。如:澳洲航空公司建立了多家酒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在科隆机场发展了新的酒店;法国航空公司在科西嘉岛接管了一家酒店,并且业务开始向纽约市场拓展。另有一些航空公司与酒店集团联合,如:1967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TWA)与希尔顿成立国际联盟;1970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A)与国外国际(WI)联合;1972年,法航(AF)与法国的子午线(Meridian)联合。这一系列的成功案例打破了以往以区域为单位的集团联合,形成了一大批跨国、跨洲经营的国际酒店集团。

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酒店集团已基本完成了对全球酒店市场的瓜分。但由于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在这次酒店集团发展过程中,中国乃至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形成了与国外世界酒店集团的差距。

(三)全球整合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有实力的欧美酒店管理集团纷纷抢滩发展中国市场,世界酒店集团的发展呈现全球整合趋势。这一阶段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酒店集团的扩张模式的改变。它突破了以往的单一酒店和单一品牌连锁的规模局限,形成了跨酒店集团甚至跨行业的兼并、收购与联盟的转型。

从1981年大都会(Grand Metropolitan)兼并洲际酒店集团开始,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香港新世界集团(New World)对华美达集团(Ramada)的收购兼并(1989年),英国巴斯有限公司(Bass)对假日集团(1989年)和洲际集团(1998年)的收购兼并,以及法国雅高(Accor)集团对6号汽车旅馆公司(Mobile 6)的收购兼并(1990年)。“洲际酒店集团”通过在2002年成功地收购兼并了美国的“蜡木酒店式公寓集团”(Candlewood Suite),2003年一举夺魁,跃居国际酒店集团三百强首位,把连续六年稳坐世界三百强头把交椅的美国圣达特集团(Cendant)拉下马。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酒店集团开始向亚洲、东欧、拉美等区域发展,大型酒店集团跨国经营所涉及的国家范围不断扩大,并于90年代末期形成酒店集团全球发展的雏形。这些酒店集团的迅速扩大且全方位发展的趋势将对那些目前幸存的单体酒店、区域性酒店或小型酒店管理公司形成极大的威胁。今后,由亚洲、非洲带动的新兴市场将成长迅速,且顾客消费的个性化与品牌化进一步明显,以及全球市场竞争的逐步激烈,将进一步促进国际酒店集团朝多元化、规范化、多品牌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