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席代表及会议经费
在年会筹备组的大力推进下,8月24—26日,社教社第二届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址设在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从出席人数看,第二届年会与会代表人数明显增多,有个人社员116名、团体社员15处代表出席,山东代表最为积极。从参与地域看,增加了广西、陕西、河南、山西等地代表。而且,山东省教育厅承担了年会所需的所有经费。正因如此,理事会事务所满含**,为第二届年会报告写下这样的卷首语:“一转瞬间,我们又在济南举行二届年会了。大明湖与西子湖、千佛山与保俶塔,虽然遥遥相映,而本社的年会已大有进步了。”[45]该次年会,本着“本社唯一之目的,在鼓起社会教育的热烈运动”,理事会会前专门函请各省教育行政机关参加:“这次年会除呈请中央党部、教育部派员指导,函请山东省党政机关参加外,并由理事会函请各省市教育厅局派员参加。以期学术界与行政界彼此可以沟通,而使全国社会教育有长足的进展”。[46]由此,与会社员的省别、职务来源,与第一届年会相比有着不小的变化。
表2-5作为与会代表签到表,上有籍贯、职务单位、性别、次章等明确信息,与社教社留下的史料相合。由此,对比表2-4与表2-5,发现学界最常引用的表2-4存在重大错误,出席社员职务所在省别除广东(5)、陕西(1)两省总数符合外,其他各省都存在错误,山东省(51)应为64人、江苏(26)应为25人、河北(12)应为9人、浙江(5)应为4人、江西(5)应为2人、广西(4)应为2人、安徽(4)应为2人、福建(2)应为1人,河南根本没有社员代表出席。推测原因,应是工作人员统计时将出席社员籍贯与职务所在地混淆所致,这一点,可与第二届年会报告书中《本社第二届年会出席社员籍贯比较图》相参照。以讹传讹之下,理事会发出“这次年会,从人数方面讲,到会的社员多过去年的五分之二;从地域上讲,远至粤、桂、闽、赣、陕、豫、晋、皖等省社员,亦踊跃前来”[49]。而且,该届年会山东代表比率极高,约占总数的55.2%,其中,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得举办会址之便,竟有23人参加,甚至包括会计、职员等;除去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董淮外,有16个县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出席;而山东省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职员有13人(其中省教育厅6人,市教育局6人),这是非常态的,相应也就没有了统计学意义。有学者指出“山东地区与会人数较多无疑与梁漱溟及其主导的乡村建设研究院紧密相关”[50],有望文生义之虞,臆断此时梁氏及其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山东省内社会教育界的影响(该院只有两名代表出席),没有细究出席代表的职务来源单位。第三届年会在河南召开,河南出席社员人数从第二届的0人飙升至74人,而山东省则下降为8人[51];第四届年会同样如此,会议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召开,虽无详细统计数据,但广东出席代表数量急遽上升毋庸置疑。如果研究者将出席社员总人数变化作为社教社影响日大的唯一史料支撑,结论难免有失偏颇。
图2-3 社教社第二届年会大会合影(1933)[52]
在年会筹备理事会筹备下,1933年8月23日上午7:30,第二届年会举行了隆重开幕典礼。主席团宣布开会后,“全体肃立、唱党歌、向国旗党旗及总理遗像行最高礼、静默、主席致开幕词”后,接下来“在会场前摄影,然后陆续走进庄严整洁的大礼堂,晨间的阳光,从玻璃窗中射进来,使每个人显得更朝气蓬勃”[53],常务理事赵冕报告社务,年会筹备主任报告,中央党部代表、教育部代表训词,党政机关代表致辞。其中,尤以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十欢迎”最具深度,也最为煽情。
何思源以东道主的身份,发布欢迎词:“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本日开会于济南,各地教育专家,联翩莅止,南粤北蓟,济济一堂。思源忝为地主,丁兹盛会,欣幸之余,谨略贡所怀,用伸欢祝!”他列出十大欢迎理由,社教社的联络各派各界、目标、年会中心议题、社会教育在学制中地位的理论研究、内容等都被一一提及,特别是社教社的联络、目标被从各个角度提及,反复强调。如第一欢迎理由便是社教社能“泯除畛域,不分派别,团结合作,为当世楷模”,接着在第六、第九再次细化:
环顾教育发达之国家,其国内教育团体亦独多,互助共挽,易至普及。吾国自中华教育改进社中衰以来,只中华职业教育社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岱并峙,渐感寡助。近五年来,中华儿童教育社发起于宁,贵社继之,复成立于锡。教育壁垒,彩焕一新。且能合作共济,谠论时出,为行政当局之诤友,树社会事业之风声。此应欢迎者六。
……
乡村建设与民众教育,为现代中国新事业之两大动向,亦即为民族复兴之要图。各地之民教实验区,村治学院,及研究乡村建设等机关,如雨后春笋,蓬勃连绵,各具有特殊之意向。贵社乃合而一之,救国良谟,相得益彰。此应欢迎者九。
何思源对社教社联合各学术团体、教育行政机关做法高度肯定,认为在国民意志消沉之际,社会教育以“培养民族意识、恢复民族道德,使民族精神日益向上,以赴当前之国难”的目标最切实用,而此次年会社教社以“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为中心议案,正在社会教育目标的具体践行,定能“宏献展布,大厦共擎”。[54]作为东道主,何思源欢迎词中或许有几分客套致词,但其对社教社年会在济南召开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这一点,从全额资助年会费用可见一斑。
图2-4 社教社第二届年会经费分配图(1933)[55]
与第一届年会相比,本届年会共耗资757.28元,年会费用增长了400余元。年会在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大礼堂(原为山东贡院)召开,庄严肃穆,社会教育氛围浓厚,省去了大笔布置费。在支出项中,杂支成了年会的最大支出项。山东省教育厅完全供给年会费用,对于经费支绌的社教社无疑是“久旱逢甘霖”。10月10日,在会议闭幕将近两个月后,理事会事务所专门刊登致谢声明:“本社本年年会,承蒙筹备委员会委员孔瀞菴、杨鹏飞、董渭川等诸位先生苦心筹划,又承山东省政府设宴招待,山东省教育厅补助七百余元费用以及其他各省教育机关团体派员参加指教。特此致谢”。[56]山东省全额补助的做法,为之后的河南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及国立中山大学所仿效,社教社的第三届、第四届年会再无经费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