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领导人的必备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自己的能力是对领导别人能力的最好证明。
——[美]托马斯·沃森
毫无疑问,领导人需要在做好自我管理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整合优化团队的资源配置,引领大家实现共同价值的最大化,使一加一的效能大于二。
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认为,领导者应该拥有远大的志向、高度的自制力,并且成为他人追随的典范。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领导能力是人物的新型品质,被领导力感染的人们,会对领导者尊重和信任,并乐于追随他。领导力的关键条件就是拥有典范型的举止,成为他人的榜样。领导力产生于个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正相反,领导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和坚持学习来培养。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领导者,所有愿意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完善自我的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孔子认为领导者有两大目标:内部目标是通过修身达到个人的完善,即自我管理;外部目标是通过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即团队管理。
中国古代的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就“领导人”这一话题,也提出“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的标准。就是说,作为领导人,不看重钱财足以将众人聚集在自己身边,约束自己足以使人信服,度量宽阔足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足以为人世范。这为我们理解领导人的必备素质提供了参考。
成功的领导人可以有不同风格,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致的领导人。我个人认为以下素质是成为领导人需要具备的:
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不单纯是服装与言谈举止的直接视觉形象。所有人在内心,对领导人都有一个期待。那么,当一位领导人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与此相符合,就很容易被大家接受认可;反之,短时间内可能会遭到质疑或排斥,需要一段时间,通过能力证明和魅力感召,才能让大家接受认可。
在容貌、服装、言谈举止等方面,领导人必须了解大家的心理,有意识地表现出符合大家心理预期的形象,将有利于领导权威的建立。当然,个性化的领导形象可能更有影响力,但是前提是大家能够接受认可。
电影《巴顿将军》值得一看。当观众看到巴顿将军一身戎装,站在美国星条旗下发表演讲,他的眼神、表情、服饰以及肢体语言,让观众直接领略了巴顿将军的领导人形象。我完全相信,无须电影的文字与声音,只要看到巴顿将军的形象就足够了,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位将军”。
信任
这里所说的信任,指的是领导人如何获得追随者的信任。
面对陌生的人群,领导人如何得到大家的信任?
首先,我们要知道得到信任是必需的,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心服口服”,信任就是“心服”。领导人的决策,大家能否认真执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领导人是否信任。追随者会思考,领导人的决策是否对组织及自己有利,决策是否能够实现。如果大家有若干次合作成功的经历,追随者对领导人已经建立了高度信任,那么这些问题就可能不会存在。
中国历史上商鞅变法中的“立木为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立木为信”,获得了追随者的信任。
目标
普通人和领导人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自己的目标,后者是团队的目标。
目标是方向。有了目标就能清楚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同时,以目标为结果倒推,就可以知道现在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列出实现目标必须完成哪些具体目标,做好哪些具体事情。
目标是一种个人或是系统想要达到的状态或结果,会为此计划,设法达成。一般目标会有其期限,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才算是达到目标。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1]
明确的目标会为领导人和团队导航,照亮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动力。
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新西兰北岛和南岛间有一个库克海峡。南太平洋中也有一个库克群岛。它们都是以英国的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的名字命名的。库克船长曾付出20多年的时间进行了3次航海。第一次,他以调查太平洋中维纳斯巷道为目标,测绘沿途岛屿,发现了澳大利亚大陆;第二次出航,库克志在验证“在南方还存在着一个大陆”的报道,从英国到达好望角并横跨大西洋,考察了复活节岛、马克萨斯群岛、塔希提和汤加群岛并发现了新喀里多尼亚和帕默斯顿、诺福克及纽埃诸岛;库克船长的最后一次航海目标是考察北太平洋及寻找绕到北美洲到大西洋的航道,这次航行,他发现了圣诞节岛和夏威夷群岛。库克船长的每一次成就都始于其明确的目标,目标也是他带领船员们克服食物短缺、疾病和精神崩溃的折磨,走出茫茫未知海域的动力和引航灯塔。
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对世界政治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非常幸运成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杰出青年”。论坛设立了世界最高的企业社区,只有世界顶级公司才能进入,让影响世界的企业在社区对话互动,为世界经济的改变而努力;以论坛平台汇集世界学术界的杰出人物,发挥他们的智慧创意让世界更加美好;在政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Dorathea Merkel)曾被论坛慧眼发现,默克尔曾经是“世界未来领导人社区(The Global Leaders of Tomorrow Community,GYL)”1993班的成员,论坛为政治家和未来领袖创造条件[2],激励他们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而这一切,源于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先生的最初目标,让全世界知道他的家乡小镇达沃斯。随着论坛的影响日益扩大,施瓦布先生的目标实现了,全世界都知道了达沃斯,各个国家的人们慕名而来,想一睹这个小镇的风采。在最初目标的带动下,施瓦布先生不仅使小镇达沃斯名扬世界,自己也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教父,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合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1-2 张萌参加2013达沃斯会议
信息
成为领导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胜任一个领导职务有哪些必需掌握的信息,或者说你身为领导者,要履行责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需要哪些信息。
假设,你是一位世界五百强的CEO,那么你每天的工作需要哪些信息?你的信息来源有哪些?你和哪些人分享信息?你如何存储信息?包括你自己如何使用得到信息?我们想明白这些问题,就会明白这里“信息”的含义。
假如,一个星期不给你任何信息,不让你看电视、报纸,不能使用网络和手机、电话等所有通信设备,隔绝你和外界的联系,你会怎么样?大家由此会认同,正常生活或者扮演好任何角色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信息占有和掌握并不是越多越好。不加选择地占有信息只会使你备感疲惫。你需要获取对具体工作相关、有效的信息,过滤掉无关信息。比如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致力于为青年服务,我需要集中关注青年发展动态,聚焦青年相关信息的获取及采集。如果我花费相同的精力关注钢铁企业效益如何、怎样培养小学生、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如何等,注定会分散我的注意力,降低工作的效率和专业性。
在对海量信息进行过滤和判断的基础上,领导人需要对其进一步分辨,以提炼出信息碎片。此时,领导人要对这些信息碎片进行整合处理。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的官方微博[3]就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提炼与整合。例如我们有选择地集中关注国内外重点大学、学生团体、公益组织等官方微博,据此了解不同地区高校青年的思想动态与活动状态,有的放矢地对目标服务对象开展有价值的工作。
价值观
领导人价值观的基础是大众利益,特点是领先于大众。而且领导人的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不断地向内部和外部传播,对内凝聚、团结人心,对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信任,吸引志同道合者到团队中来。
价值观是处理事情时判断对错、选择取舍的依据与标准。价值观是深藏于内心的准绳,面临抉择时的判断尺度。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开展某些活动,例如:“诚信”的价值观,会让人坦承面对困境及对他人说明事情的真相;“纪律”的价值观,会让人依规定行事;“关怀”的价值观,会让人关爱他人、了解别人的困境、让人有同理心;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凝聚不同的社会文化。[4]
领导人的价值观将影响整个团队的价值观。作为领导人,必须要首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西点军校前校长拉里·杜尼高(Larry Dunigo)认为明确的价值观是成为领导人的前提:“只有一个人有率真本色,有一套强烈的价值观,所作所为都与这个价值观保持一致,并表现出自律精神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开始领导他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价值观是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一个团队的价值观则决定着团队成员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明确的价值观定位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比如王克勤一直关爱肺矽尘病人,他领导的“大爱清尘”组织便一直为挽救肺矽尘病人而奔走,为其筹集药费、呼吁维权和社会关注。我志在为解决世界青年问题贡献力量,为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制定了“以青年为本,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培育青年,构建青年领导力优势”的宗旨,这也就是我的价值观。我们目的明确,集中精力办大事,服务青年(而不会是今天服务青年,明天保护动物,后天支持环保……),以保证我们的工作在一个方向上集中推进。
追随者
所谓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人有共同的信仰(或)利益,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即我们前文所指的团队成员。领导人必须有追随者,追随者造就领导人,二者是相互对应的关系。有将军就一定要有士兵,有队长就一定要有队员。光杆儿司令没有任何的领导效能,一个没有追随者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被称为领导人,这样的人仅能被称为一个“自我管理者”。
对领导人来说,如何认识追随者,如何对待追随者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追随者与领导人的关系是共同利益,相互依存。要成为领导人,必须以追随者的支持为根基,领导力的实现必须通过追随者的参与和执行来完成。当然,追随者可以被看作是个人,也可以被看作是群体。
荀子在《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一艘船,而广大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将船负载,也可以将船淹没。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中有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追随者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强调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依靠追随者力量的重要性。
技能
对领导人来说,必须具有从追随者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追随者会去思考权衡: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带领我们实现目标?这里的能力,是指综合能力,既有概念技能,也有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
概念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是领导人的基本功。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人,专业能力必不可少,最好你是从事行业的专家,很多时候专业技能决定了你在团队中的位置,甚至很有可能把你直接助推至领导人的位置。
专业技能之外的技能也会为你的领导力加分。我在大学学习语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脑与认知科学等专业,同时我的英语达到专业八级,声乐达到国家专业十级,钢琴达到六级水平,健美操达到国家三级水平。这些技能并不是天天都能用到。但在一次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晚宴上,主办方临时提议中方代表表演一个节目,而当时的代表们并没有准备节目,此时我的技能就派上了用场——我担任了中英双语主持人,并唱了一首德国歌剧选段《笑之歌》。这次表演不仅救了急,也扩大了我的影响力。
此外,一个人还需要有较强的通过学习获取技能的能力。“我不会”和“我可以很快学会”可不一样。这会使你能够更全面地带好团队,使追随者更加信任和佩服你。不要以为领导人只管专业工作就可以,领导人注定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图1-3 张萌与世界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教授夫妇、博导彭宣维教授合影
图1-4 张萌主持2009年中国—新加坡工商领袖之夜
图1-5 张萌代表中国青年参加国际青年交流会议(韩国)并演唱德国歌剧选段《笑之歌》
利益
领导人能否为追随者带来利益决定双方的关系构成。领导人有责任满足追随者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领导人要重视追随者利益满足的多样化与方式的灵活性。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大家聚为一个团队,一定有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作为领导人要能为整个团队带来共同利益。只有共同利益存在,团队的存在才有必然性。这里,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目标有所不同。就好比一辆大巴车上的乘客都有共同的目标(目的地)但他们却无法组成一个团队,因为他们并没有共同的利益。与此相反,如果这辆大巴车上的乘客是国际医疗队的成员,他们共同奔赴一个地点进行医疗援助(职责),那么,这辆车的乘客就是一个团队,因为他们不仅有共同的目标,且有共同的利益。
因此,领导人首先要能预判团队的利益需求,继而要有能力实现这种共同利益。到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里来的大学生们大多有三种需求:一是希望有收入;二是想要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三是想在这里尝试学术研究。但我们大家又有着共同的追求——实现青年的共同价值。了解这一点,工作室会为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收入机会,为想到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为想要尝试学术研究的学生们组建科研团队。
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可能会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比如为了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我可能需要某位成员加班,而他可能刚好有私事要处理,这时领导人就需要帮助协调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
责任
领导人要为结果负责,必须承担风险,这就是领导人的责任。
图1-6 张萌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内蒙古赤峰市传递火炬
领导人承担的责任是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多变的责任,可能在不同环境、不同对象和条件下不尽相同。领导人必须承认这一现实矛盾,清醒地认识到其间的关系,并且把对自我的责任、对团队的责任、对利益方以及社会的各种责任平衡好。
作为领导人,需要同时对自己和团队负责。对团队负责就是要支持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对自己负责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领导力都无从谈起。村上春树从1982年起开始跑步,30多年来每年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还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如此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他高强度的写作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领导人有责任保证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自己拥有最新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团队领航。我一年读书不少于300本,正是为了坚持学习,不落后于时代。
图1-7 张萌连续5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国奖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领导人需要对团队负责主要是指:对追随者的承诺负责;使追随者得到能力的提升;使每个追随者都有生活上的保障。我对每一位来工作室的青年都会做出切实的承诺,谈清楚你需要什么,而我又能支持你什么,绝不做不切实际的保证。工作室给学生们提供实践或科研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获得收入的机会,也都是在尽我作为领导人对团队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与对团队的责任之间有互动关系。对自己负责,保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是对团队负责;而对团队负责,使团队良性发展,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权力
领导人的权力可以让追随者完成其不愿意做的事情。中文的“权力”一词来自对英语power的翻译。power来自拉丁语potestsa或potentia,引申自拉丁语动词potere,意为可以做某件事。权力则指通过意志的运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权力的使用,最大的好处是,当大家没有达成共识时或者有人动摇时,领导人依然可以推进计划。
古今中外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领导人的权力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血缘关系,继承与世袭制是最佳例证;其次是成就影响,以往的成功事实让大家自愿接受;最后,专业知识技能也是获得权力的一种方式。最常见的权力来源,是制度方式,例如任命、产权等;另一种方式,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危险时刻,有人挺身而出成为领导人,从自然灾害等事件发生中得到权力,以及用暴力获得权力。权力可以区分为正式的权力以及非正式的权力。
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我认为有效的权力获得,是通过对追随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享之以利,析之以害”建立的关系。
权力由领导人掌控,以此区别于追随者。在团队中,领导人必须具有调控团队的权力,没有权力则不足以成为领导人。整个团队必须执行领导人的决策,拥护领导人的决定。若指挥不动任何人,即便领导人有再大的才能,也无法通过运营团队实现目标。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领导人有多少权力,就要相应承担多少责任。作为领导人,我有责任分配资源,安排成员工作,同时也要为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和知识技能的提升给予支持保障。
激励
激励是奖励与惩罚的结合。
领导人对待追随者,应该设定合作轨道,如何保证追随者处在正常轨道上?答案是对其向心力(喜好与利益)和离心力(约束与惩罚)要相等。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5]
激励的内容不尽相同,主要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物质激励是指经济上的奖励;非物质激励主要指给追随者思想上的自信、能力上的提升等。我所习惯的激励方式是“分享”,在与追随者合作之前,首先要清楚其需求,并在工作中满足其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基础上,他们也会努力工作。
当然,对于个别人,善意地指出其错误,并帮助其改正、进步;如果遇到坚持错误拒不改正者,淘汰也是激励的另一种形式。
图1-8 张萌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第18届研究生会主席
资源
资源是指任何一种有形或者无形、可利用性有限的物体,或者是任何有助于维持生计的事物。[6]
领导人要领导追随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源,这里说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和人、财、物。或者说不拥有资源,就无法完成领导人的使命与职责。当然,魅力超群,特别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能够以自己的个人特质替代一些资源。但是,领导人总要面对资源与要完成目标之间的冲突,就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的资源总是显得匮乏。好的领导人,需要分析对于完成目标,哪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从哪里获取,或者如何替代。
领导人要善于解析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搭建平台,合理利用和掌控资源。于我个人而言,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两个资源:一是我在长期的研究生会工作中与重点院校的青年大学生联系密切,他们是我人力资源的大后方;二是在参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会议中,我得到来自企业、公益组织等机构的支持。在与两者的接触中,我发现优秀的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企业也难找到优秀人才。我现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同时经营好这两种资源,搭建平台和桥梁,这被我称之为渡船[7]。
领导特质
作为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毛泽东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其自身的丰富经验,提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的重要思想。我个人非常认同这一点,领导人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要具备“预见能力”。
图1-9 张萌共享资源,在微博创办的#一小时对话青年#栏目,单篇微博阅读量超过140万
预见性思维是人们根据事物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先于客观事物变化、具有超前意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必须建立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领导工作也不例外。假如没有预见能力,领导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错误的预见,会使决策失误。优秀的领导人需要对问题有更全面、系统、深刻的了解。这并不是一般领导人的必备素质,而是对领导人更高的要求。比如我所在工作室的研创部主任并不一定需要有前瞻性思维,他只要做好交办给他的任务,管理好他的下属就好。而我作为整个工作室的领导者,就必须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如果科研部主任想要晋升联盟的主席团成员,他就需要去培养自己的前瞻性思维了。
可以想见,如果一位领导人对未来的预测都能实现,那么追随者们会对他多么信服!反之,如果领导人每次都为看不清前路的追随者带错路,那么时间久了还有谁愿意跟随他呢?
如今,苹果智能手机(iPhone)的崛起已成为传奇。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若有同学用智能手机,几乎不是诺基亚便是摩托罗拉。仅3年时间,无数“果粉”为抢购新机半夜排队,第一时间收集苹果最新款手机。iPhone不仅风靡全球,还成了不跌价甚至能保值的“硬通货”,这对降价飞快的电子产品来说实在是个神话。2010年下半年,苹果新推出的iPhone 4在中国一机难求,专卖店根本订不到货,16G的iPhone 4在深圳华强北商城售价高达6800元一台,在新加坡等国也需要3周的预订期才能拿到;2008年,苹果卖出了1366万台iPhone;2011年,iPhone销量增长到了6850万台;2011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争夺战中,苹果通过一个产品(iPhone)的三个型号(4S/4/3GS)就有19%的市场占有率;2012年,iPhone 5开售首个周末便卖出了500万部,此后依旧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稳坐智能机销量冠军宝座;2013年9月,iPhone 5S和iPhone 5C在开售后的第一个周末销售总量高达900万部,毫无悬念地再次领衔全球智能机表演大战。
苹果智能机的崛起不仅表现在销量上——iPhone发布后几乎所有品牌都以苹果作为标杆和样板,以及模仿和超越的目标。iPhone为智能机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智能机的操作从此更加简易、外形更简洁。
这样的崛起绝不是偶然的,一切还要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前瞻性说起。早在1983年,乔布斯就预见到,在未来,邮件将会主导通信行业,人们将使用便携可联网的计算设备进行互动。在那段由设计创新中心(Center for Design Innovation)公布的录音中,乔布斯说:“我认为展望未来50至100年,如果我们真能开发出一款设备,它可以捕捉潜在精神,或者一套潜在的原则,或者是潜在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样当下一个亚里士多德出现的时候……也许他可以随身携带这款设备,将所有东西都输入其中。这样当这个人去世后,我们就可以问这款设备:喂,对此亚里士多德会怎么说?”2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已经实现联网以及“将所有东西都输入其中”。然而在电脑和互联网尚未普及的1983年,乔布斯的这种设想和预见多么不可思议!正因乔布斯卓越的预测能力,他才能在别人忙于修补漏洞时跳出思维怪圈自立门户。
图1-10 2008年APEC会议
图1-11 2009年APEC会议
图1-12 2011年APEC会议
图1-13 2013年APEC会议
作为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创始人,我也需要具有预判未来的能力。行走了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了四届APEC会议,我看到世界青年共同面临的贫困、就业、心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今天的青年问题,就是明天的世界问题。于是,我创立了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与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致力于解决今天和未来的青年问题。我将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将工作室打造成连接“象牙塔”和社会的平台,通过“渡船理论”,帮助青年从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个人小天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1] 见维基百科:《目标》,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B%AE%E6%A8%99,2013-03-15/2013-10-06。
[2] “世界未来领导人社区”是“全球青年领袖社区(Young Global Leader Community)”的前身,载http://www.weforum.org/content/pages/global-leaders-tomorrow-glt-community。
[3] 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官方微博:@全球青年领导力;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官方微博:@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
[4] 见维基百科:《价值观》,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B%B7%E5%80%BC%E8%A7%82,2013-10-04/2013-10-06。
[5] 见维基百科:《动机》,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F%80%E5%8A%B1,2013-07-11。
[6] 见维基百科:《资源》,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84%E6%BA%90,2013-03-13/2013-10-06。
[7] 后文将作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