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姑娘们到底要什么

● 男人希望金钱能够换来女人的真情;

● 女人却在苦恼男人不能承受她的出色过人。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常听赶牲口的把式说:18岁姑娘的心,像六月的天,忽晴忽雨,谁也摸不准脾气。如今的青年男子,关于女人的困惑好像更多了些,打电话到我们心理热线的性别比例一反西方的常态—男性多于女性。我在大学做心理咨询,前来的咨询者也是男女生各半。

男士的烦恼

“徐博士,我今年27岁了,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个人婚姻的选择……我21岁出来奋斗,虽然回头看,这六七年也有长进。但是我的事业还没有发展到像我想象的那样,房子、车子还不具备。”一位年轻的男士在热线电话的那一端,很发愁的感觉。

“为什么车子、房子是你事业发展的目标呢?”我问。

“因为我总觉得,男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女朋友。”

这可是当今二三十岁的中国男士的一大烦恼,但是对于在美国生活了17年的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跟不上形势。我20多岁的时候,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家都是满脑子浪漫。男孩儿演奏的忧伤提琴曲、写一手好诗、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都能让女孩儿们发疯地爱上他,心甘情愿地同他浪迹天涯。在美国生活了17年,我看到美国女子虽然很讲求实惠,但是美国男子却很少有类似的苦恼。因为现今的美国女子,不觉得结婚的时候未婚夫应该准备好车子、房子,更不用说在谈恋爱的阶段了。绝大多数的情况是,青年男女结婚以后租房子住。两个人共同工作三四年以后,有了积蓄,付得起买房子那15%~20%的首付了,才买房,生儿育女。婚姻的前提是情感,从小就开始谈恋爱的美国人,决不能让自己陷入没有爱情的婚姻,这一点,和我们年轻时候的概念是很相近的。

你到底要什么

据我观察,大多数强调“经济实力不够”而不敢恋爱的男士,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暗暗地认为自己对女人没有吸引力。他们会认为自己个子矮小、不够英俊、不够风趣、学历低、家在农村,甚至说话有外地口音等等,被女人们瞧不起。因此,他们决心要奋斗出好的经济条件—车子、房子,用来吸引他们心目中“上档次”的女人。同时,还自欺欺人地认为,她们真的会爱上自己。

天晓得,如果人家是冲着你的车子、房子而来,那么人家爱的是你的车子和房子,而不是你这个人。与这样的女人成家,结果无非有二:其一,她好像是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面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今生今世逼着你去满足她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其二,她干脆和更有钱的人跑掉。因为人家本来就是被你用金钱吸引来的,也会随金钱而去。金钱确实可以买很多东西,偏偏却买不来爱情。

“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是市面上的俗话。男人赚了点钱,冒着被传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心甘情愿把钱花费在女人身上,当然有其缘由。有的人是发泄在青春期被压抑的欲望。有的人用“性”排遣生意场上的压力。也有的人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出门不带“小蜜”,不吃喝嫖赌,就没有“大款”的派头。

尽管有钱的男人们,看着年轻貌美的女人向他们扭捏作态,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但是人都不傻,潜意识里他们能感觉到,人家其实是冲着他的钱来的,而不爱他这个人。和所有的人一样,有钱男人也渴望一份真挚的情感。用钱买来的女人,很难满足他们对爱的渴求。这种对于爱的追求,是他们潜意识中真正的原始动力,也是他们盲目地、重复地更换着女人的潜在原因,并不一定为他们自己所知晓。

他们的这种行为,反过来,造就了一批用“性”换取生活的女人。这些女人当然也幻想能碰上一个爱自己的男人,为自己造一个永久的安乐窝。但是她们也没有想明白,用姿色和**换来的是钱财,不是爱,而且世上永远有比她更加年轻漂亮的女性,也愿意做这种交换。陷入这个怪圈的女人和男人,就这样不自觉地重复着令双方都难以满足的游戏。

令人不安的是,近几年最红火的电视剧竟然是被各大地方卫视反复热播的《甄嬛传》。该剧使用精致包装,把人性恶宣扬、推崇到了极致。一家地方卫视居然每次播放都为《甄嬛传》冠以“白领女性职场手册”的头衔。教人学坏,唆人作恶,制造了有毒害的精神环境。人们并不明白,市场手段推出的精神产品,许多是利用人性的丑恶吸引观众而获利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这个系列后面的书籍中详尽讨论。

你不了解女人

尽管,当前的低级电视剧里,充满搔首弄姿的傍“大款”女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中国女性绝大多数却是自尊、自强、追求爱情的。无论是在平日里,还是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的来访女性,几乎都在哭诉、抱怨丈夫、男友对她们的不理解、不关心、不在乎。她们盼望丈夫心疼自己:

“说一两句体己的话。”

“哪怕就是伸手摸一摸我的头发。”

“打一把雨伞接接我。”

“想着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或者孩子和她的生日)。”

“情人节的时候送我一枝玫瑰。”

“我生病的时候,端一杯热水。”

……

总之,她们是在向男人索要感情。对于不敢、不懂得谈恋爱的男人,当然也无从知道这些。

由于生理差别和社会位置的不同,女性和男性有很大的心理差异。然而,以己度人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以为,对于同一件事,别人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应该做出和我同样的反应。于是,当他人的感受与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同的时候,我们就容易由此产生误会和怨恨,给自己平添许多烦恼。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他人,特别是理解和自己全然不同性别的另一半人类,需要我们付出相当的努力。谈恋爱就是努力的一种办法,也是了解异性和自己的一个自然过程。

害怕她说“不”

“我是个挺内向的人,不知道怎么和女孩子说话。”爱脸红的Lin对我说。

“你想对女孩儿说什么呢?讲一个真实的情景。”我说。

“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位前台女孩儿,挺活泼的,我想请她吃饭,就是说不出口。”

“为什么说不出口?怕什么?”我问。

“怕,怕她不愿意……”Lin犹疑了一下,还是说出来。

“如果你永远不敢问,就永远不可能知道她到底愿意不愿意,对吧?好,我们假设你问了,她说:‘噢,不成,今天下了班我有事,改天吧。’你会怎么样?”

“我会很尴尬,很没有面子,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他已经脸红了。

“为什么心里会这么不好受?”我接着问。

“她肯定觉得我不自量力、挺讨厌的、很土气、挺……”随着加在自己头上的负面形容词,Lin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

“你怎么能肯定她有这些想法?那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吧?如果我听到她的否定回答,会想到几种可能性:一、她确实有事;二、你们刚认识,她觉得吃晚饭太正式了,那你可以邀她一起吃工作午餐呀;三、还有一种可能,人家有男朋友了,不便再接受你的邀请。最后,如果她真是不喜欢你,至少你有机会了解,什么样的女孩儿不愿意和你单独交往,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成果呀!?”

在我们的会谈之后,Lin真的试着邀请那女孩儿吃午餐,她欣然接受了。在谈话中,Lin了解到她的确已经有了男友,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此后,Lin交上的第一位女朋友,就是他的这位女同事的中学同学。

我们中国人爱面子,特别害怕自己提的请求被别人拒绝。我过去也有这个毛病。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跟着一位德国老教授艾施(Harold Ecsh)学习行为学。有一次,我做微观手术的显微镜出问题了,不得不去请教他。只见他忙着在计算机上做事,不耐烦地冲我挥了挥他那胖大的手,我被赶回来,很沮丧,坐在实验室里胡思乱想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让他如此不高兴?没头绪。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匆匆赶到实验室,问:“怎么啦?哪里搞不好?”我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知道他的计算机恰好也出了问题,丢失了我们上周实验的所有数据,他正在恼火。

慢慢地我学会提请求的时候,有个宽松的态度,准备人家说“不”,就不会不开心了。也不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提请求,因而错失机会。别人拒绝你提出来的请求,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因为所有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情况,在很多时候,鉴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不能答应你,所以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你说对吗?

女士的烦恼

我们的心理热线很有趣,因为所有人都来发表意见、诉说烦恼,你常常可以听到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自己特有的位置上发表看法,具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例如,谈到所谓的“早恋”,家长与孩子的感受往往差距很大,他们在自己家里,很难形成平等、平和的对话。可是在广播里,在我们提供的平台上,他们便能够相互交流。听着别人家孩子的苦恼,家长也就明白了和自己的孩子在哪里走岔了路。听着人家父母的担心,我们的青少年听众也明白了自己爸妈为什么那样紧张。

男士和女士也一样,青年男子在热线里表达担心“没有车子、房子,女性不接受他”,可是他们也听到我们的年轻女性听众的苦恼告白:“找不到能够容忍我发展的男人。”下面是一位女性听众与我们的对话:

姑娘:因为我是学建筑设计的,毕业以后分配到建筑公司工作。单位里的同事,大多数是男性,我和大家相处得挺愉快。由于我工作得很投入,成绩突出,不久就被提升了。慢慢地,大家开始回避我,连我的男朋友都和我闹矛盾,最终分手了。我一气之下,辞掉了工作……我很矛盾。因为我觉得工作除了能够给我带来快乐之外,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失落和痛苦。我害怕又发生同样的事情,不敢去工作,搞得我很难受……(电话里的女子,声音很年轻、柔和,而且能感觉到她聪颖、无奈)

徐博士:我知道很多的男性不能承受女性比他做得还好,他愿意找一个比他弱的、比他不如的、老是仰视他的女性,是吗?

姑娘:嗯,对!我觉得是这样。(她肯定了我的推测)

徐博士:我觉得这样的男性是很没有自信心的人。你愿意找一个这样的男性作为终身伴侣吗?(我紧追)

姑娘:可是,我觉得现在有这样想法的男性特别多。而我是那种人,如果一旦投入工作的话,就会尽我一切的努力,把它做到最好。这样一来,我觉得就会发生和以前一样的事情。(她左右为难)

徐博士:我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她表示欢迎)如果我原来喜欢一个男性,可是后来他发现我比他工作做得好了,而使得他变得特别不自信,以至于我们情感上产生了问题,我会不喜欢他的。(我真的为姑娘感到不平)他有这种感觉我不怕,但是如果他不能克服这种感觉,不能从这种感觉里成长起来的话,他就太落伍啦!

姑娘:对,我也是这样想。可是,我刚刚从一段感情之中解脱出来,我特别害怕去面对。也就是说,如果我投入到一份新的工作,又在新的工作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又将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我想,与其让我第二次面对,我可能会选择逃避。

徐博士:嗯,我也觉得你是在逃避。(我转向主持人洪瑕)哎,洪瑕,我和她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我怕自己有点主观,你的年龄可能介于我们俩之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洪瑕:刚才这位朋友的问题是,她比那个男孩儿在业务上要强,那我觉得她未必要选择两个人在同一个行业……下一次你碰到的男孩儿未必是在一个办公室的……(洪瑕尽力想帮助她,给她出主意)

徐博士:你也在逃避!洪瑕。(我笑起来)

洪瑕:啊?我逃避什么呀?(主持人感到有点意外)

徐博士:你就是为了两个人不会比较,干脆来个不在一起工作,不同一个行业。即使不在一起工作,也能分出能力的高低。我们办公室原来有个女孩子,和她的男朋友在完全不同的行业。她的学历比男朋友高,这好像还没什么,他们都商量要结婚了。但是她到了我们公司以后,工资涨上去了,比男朋友高了,那个男孩一下子就不干了,我们的女孩哭得一塌糊涂,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行业里。(我想起了身边发生的事情。当时我很震惊,以为是个别现象,现在看来是个普遍问题)

洪瑕:嗯,我记得这件事。(洪瑕想起了上次的节目)

徐博士:如果男人都不能承受他爱的人发展得很好、很棒,我觉得他的感情不能称为爱呀。如果我爱一个人,无论他发展得多么好,我还是会爱他的。如果男人找一个妻子或者女朋友,是为了让她崇拜他,使自己心里感觉好,那能叫爱吗?(说到这儿,我真替女性感到悲哀)姑娘你说呢?我不认为他爱你。(回过来,我问女听众)

姑娘:其实这一点,可能是最主要的一点,这也是我比较犹豫的一点。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爱情,嗯……让我感到很疑惑……(姑娘努力地想)

徐博士:我觉得一个人要是真爱另一个人的话,你是希望她/他的发展,她/他整个人的精神成长得特别好,而且你愿意为她/他的这种发展做贡献,那才叫爱人家呢。爱自己也一样啊,我爱自己,就会投入力量把自己发展起来呀。如果那个人不要说帮助你了,连为你的成长而欢欣鼓舞都不能,那不叫爱!(我想起了佩克博士对爱的定义,解释给大家听)

姑娘:可是如果抛开业绩不谈的话,他在生活上,在别的方面对我照顾得特别无微不至。(显然我的话,并没有完全使她信服)

徐博士:他的那种照顾,是他的需要,还是……因为有的人在照顾他的小狗狗、小猫猫的时候,也照顾得很好,但那是这个养宠物的人的需要啊!他是对自己的宠物有感情,而且,连这份感情也还是作为宠物的主人的需要。

姑娘:喔,我明白您的意思。(姑娘真的很聪明)

徐博士:所以我不管那个叫爱。人类的爱,发展到了现今的这个程度,应该更高级一点。你的那个男朋友可能并不明白这些。他还觉得自己挺爱你的,就像很多人说,我特爱我们家的小猫、小狗。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应该是要满足被爱的人的成长需要。那么你的需要是,你这个人要发展,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那样使你感到特别快乐。如果他连这一点都不能和你分享的话,对于他的那个“爱”,我就非常持怀疑态度了。

我们的听众姑娘的确非常聪明,否则也不会引出如此深刻的讨论来。放下电话,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明白。难道中国真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阴盛阳衰了吗?为什么女性非得牺牲自身发展,尽量使自己显得柔弱、小鸟依人,来衬托男人之伟大,从而换取一点点被称做“爱”的可怜东西吗?不,我可不干!

人类智慧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女性也因此而走出家庭,得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社会做出直接的贡献,因此而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今天,在很多方面,传统的家庭关系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处在进化的过程中。男人和女人,父母和子女,在这种家庭结构的进化过程中,重新寻找着自己合适的位置。因此,困惑与痛苦是必然的,犹如新生命的诞生伴随着剧烈的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