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石上的绘画

1879年,西班牙的一位叫德梭托拉的侯爵,决定去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尔附近的阿尔塔米拉山洞游玩。去的时候,他带着4岁的女儿一同前往。这个山洞是临海的,是一个人们寻找野趣的好去处。到了山洞后,侯爵便被他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但小女孩却有她自己的兴趣,她和我们今天的孩子一样,喜欢到每个小洞里看个究竟。小女孩和她爸爸一样,点了蜡烛,爬进了一个大人们很难爬进去的小洞口。当她爬过一段狭小的洞口后,便进入了一个宽大的山洞,她举起蜡烛,四处观看,发现一只野牛的巨大的眼睛正盯着她。她吓坏了,便把她爸爸叫了过去,于是他们在烛光下,看到了更多的野牛、驯鹿活生生地站在那岩石上。这便成了重要的时刻:一个孩子的眼睛使西方人第一次看到了史前人的岩画。

侯爵向西方世界宣布了他与女儿的惊人发现。然而,西方世界并不相信他们的发现是史前的“野蛮人”的创造,因为那些画太精美、太生动,不应该是“野蛮人”之所为。专家们到现场检查后,认为是侯爵聘请马德里的画家制造了这些画,以把自己装扮成伟大的考古学家。不过他们的怀疑却在这些岩画的画法上得不到解释。这些史前岩画是由刻入岩石的线条组成的,这些刻石线条是用石凿凿出来的;石刻线条表面又涂了一种效果极佳的红色,这种颜料却是那些专家们所不知道的。后来经过鉴定,这种红色的物质是氧化铁;还有其他颜色,有黄色、棕色和蓝色,它们是氧化锰、碳化铁。这些颜料与油脂混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粘在洞壁上,而且可以持久保持。有些岩画则是用燃烧过的兽骨把刻石的线条涂成黑色(图1-1)。

图1-1 史前人的岩画

当对这一发现的怀疑尚没有很快结束时,侯爵便背负着“骗子”的骂名去世了。不过,很快就在法国西南部、西班牙北部、意大利等地,相继发现了类似的洞穴岩画。在更进一步的考古研究下,世人在1902年承认了23年前侯爵的发现是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石凿、用来装颜料的骨管以及调颜料的平板石,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调色板了。随后,在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山区、甘肃黑山区、内蒙古阴山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岩画。

这些发现起初之所以无法使世人相信,主要是这些史前岩画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按照西方人当时的偏见,史前的“野蛮人”怎么能有这样高的绘画水平呢!这些岩画的线条是如此流畅、连贯,造型是如此生动、真实,比起20世纪的绘画大师马蒂斯的绘画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确实让经过许多努力才达到当时水平的“文明人”难以置信。想想看,这些岩画竟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尚无文字的人类所画。

这些岩画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这些洞穴岩画并不是按顺序或有意排列的,它们是随意排列的,有些是重叠的,有些甚至是倒着的。二是这些画中以食草动物为多,马的数量最多,其次依序为野牛、牛、长毛象、鹿、野山羊、人神同体像等,没有鸟、鱼,更没有植物。有些动物图像的身上则插着箭簇、长矛;有些洞穴里则有许多象征性的符号,如四角形、括号状、许多点构成的群或线形图案等,没有人懂得这些符号的意义。三是这些画并不是画在显眼的、人容易看见的地方,而是画在岩洞的背阴处,或者岩洞的高处,有的甚至在人的身体很难进入的小岩洞的岩壁上。

这些特点表明,这些岩画被画出来,并不是为了让人观看,这些岩洞也不是今天的绘画展厅。那么,这些岩画被画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够了解绘画的奇特的起源。

史前人类没有今天的人们那样悠闲,去为绘画而绘画,但他们比我们今天的人更相信一种神奇的力量,即超自然的力量,他们把超自然的力量看做和自然的力量一样实实在在,而且相信人就掌握着这样的超自然力量,人可以通过控制一个事物的图像来控制这个事物本身,同样,一个事物留下的痕迹就是这个事物本身,拥有一个事物的痕迹,也就拥有了这个事物。这就是史前人类的巫术。这些神奇的岩画,就是实行巫术的具体方式。雕像的起源也是如此。

这种对痕迹或图像的信念,在史前我们的祖先那里是普遍的,在现存的一些部落,或一些受现代文明感染不深的族群那里,仍然是很流行的。19世纪时,一位欧洲画家到非洲的一个乡村,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他在那个村子画了许多牛的素描,当他要走的时候,村民们却要求他把这些牛的素描留下来,他们对这位画家说:“如果你把这些牛带走,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呢?”在这些部族人看来,事物和事物的图像之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实,这种信念并不是只在史前人类那里有,所谓文明人也有同样的信念,只是变得隐蔽而已。例如,当照相术传到东方国家时,东方人就认为照片能摄走人的灵魂。例如,在《红楼梦》的描写中,赵姨娘因为仇恨凤姐,就把凤姐的像画下来,贴在隐蔽的地方,然后在凤姐的像上插针。这种情怀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待事物的图像或痕迹的情怀,比我们这些后代人更直接、更强烈。

这些岩画是人类的祖先们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它们甚至并不比石器和陶器这些遗迹晚。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些岩画是祖先们对图像的威力的普遍信仰所留下的最悠久的杰作。他们相信,只要通过掌握这些动物的图像,他们狩猎时,这些动物就会俯首就擒。而巫师则在那些岩洞的深处,点着油脂,把渴望捕捉的动物刻凿在岩壁上。可见,这些画着岩画的隐蔽的岩洞,是一种进行巫术活动的真正“密室”,那里是神灵显灵的地方,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只有巫师才能进入。所以,最早的“画家”应该是兼着工匠身份的巫师。

虽然这些岩画的绘制,并非一种纯粹的绘画,也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更不是为了表现什么,而是为了实用的目的,但人类的艺术事业就在这里扎下了牢固的根基。虽然这些岩画图像的绘制,看起来是在巫术幻觉中进行的,但它却向后代提供了一种信念,这就是图像与原物或事物本身的同一和契合。绘画和其他艺术,都是以此为根基的。正是这种根基,使一个脸谱变成了某种神奇力量的象征,使一个木柱上的木刻变成了被崇拜的图腾柱,使岩石上的动物具有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这样的根基,绘画就会失去它所具有的光环,变得比教学挂图还乏味。

这些岩画给后来的人们留下来的还有重要的一点,这就是它们的画法。刻画这些岩画的人,没有进过美术学院,也没有什么传统作为参照,更不知道什么是透视,但他们对事物的把握却如此准确,就连最优秀的现代画家也自愧不如。当然,这种准确,并不是写实的准确和真实,它们忽略了许多的细节,更不关心这些事物所处的环境。因此,它们并不描绘事物作为一个实体所应具有的深度。这些岩画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线条,这些线条被用来描绘事物的轮廓,可以称作轮廓线的勾勒。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轮廓线的勾勒是如此流畅、连贯、准确,显示出岩画制作者对事物的轮廓特征具有一种惊人的把握和领会能力。这种勾勒轮廓的方式显示,我们的祖先并不是用分析的方法,而是对事物进行整体的轮廓把握。这样,就可以忽略许多不必要的细节和复杂的结构,使主要的轮廓特征凸显出来,这样就能达到出人意料的真实效果。这是祖先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如何用轮廓线描绘事物。显然,一个有体积、会运动的事物,能够用轮廓线描绘出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用轮廓线描绘一个事物,首先是把体积转换成轮廓线;其次,轮廓线似乎具有一种控制力,它能够把一个事物从其所处环境中分割开来,使事物本身的整体特征获得凸显,而不是让许多细节阻碍我们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岩画中的颜色是辅助性的,这些颜色也并非是写实的,而是当时的巫术——宗教信念的象征,因此是抽象的。

听完了岩石的呼喊,现在让我们去聆听泥土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