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实践

尽管我国周边环境错综复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同时存在,但是在“亲、诚、惠、容”的外交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周边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现有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局面来之不易,当前外交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但在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需要把握其他一些方面。

(一)亲邻亲友,情缘纽带

“亲”就是要巩固这种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情感纽带。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天然的亲缘纽带关系,这是与其他域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厚条件。地缘相近,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陆上14个国家相邻,与日本、马来西亚等6个海洋国家相邻,因此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取决于陆上与海上亲邻的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好坏。人缘相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于民相亲、心相通。感情的深厚不仅仅是国家间首脑外交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间交往和商贸往来的重要基础。文缘相通,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华文化有着长久的联系,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较早而且深远。所以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实践中坚持亲邻亲友的政策,以文化的渊源为亲缘、情缘纽带,推动周边外交关系的持久良好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相互沟通、增强互信,强化亲缘关系。因此,在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二)以诚相待,做周边安全的维护者与领头雁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在国与国相处中诚信也同样重要。在周边安全的维护中,“诚”是周边国家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石。为维护周边安全的稳定与持久,中国需要增信释疑,消除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不信任;同时也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做维护地区安全的“领头雁”。

在整个东亚地区,中国是安全自助型国家,更多的国家是安全上的他助者。周边国家的安全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一些国家接受美国的安全保护,还有一些国家实力较弱且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维护安全。因此,中国在考虑自身安全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到周边其他国家的安全。在与周边国家增信释疑的基础上主动担负起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作为地区大国和周边安全坚定的维护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以诚相待在外交实践中必须得到坚定的贯彻执行。

(三)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

“命运共同体”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主旨演讲,强调各国应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各国都应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而“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周边国家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切实联系起来,实现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仅要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提携相互促进,更是要在安全上相互信任,互不猜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表示中方愿与东盟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提出了全方位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五大举措:第一,坚持讲信修睦;第二,坚持合作共赢;第三,坚持守望相助;第四,坚持心心相印;第五,坚持开放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继续同东盟、同亚洲、同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上,需要做到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以建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目标的双边或多边关系格局。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的作用。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一衣带水,强化东盟“10+1”合作模式将会有力地促进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南海问题上的有效解决。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制定惠及周边国家发展的政策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交政策中重点把握的方面。

(四)包容互鉴,求同存异

“容”更多的是指包容,面对不同情况的周边国家,中国更多的是需要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和尊重周边地区的多样性。当然,接纳和包容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采取谦让的态度,在一些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须要有坚定的立场。中国周边国家大部分位于亚太地区,而亚太又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地,所以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是中国周边特别是在东亚地区的外交关键。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规则中,一是要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二是要坚决反对打着某些旗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三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时也要积极加入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之中。

“容”就是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的利益交汇区,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地区持续发展,中美两国都需要各自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对于亚太地区的中国周边国家,在周边外交中也需要包容互鉴,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包容不同的外交政策取向,只要是有利于发展两国关系,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都应该得到加强。

思考与练习

1.全方位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五大举措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中国同周边国家“包容互鉴,求同存异”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