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农村在春季和秋季举行的酒神祭祀歌舞活动。希腊悲剧起源于春季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酒神颂歌”由装扮成半人半羊的歌队歌唱表演,讲述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所受的苦难和教人种植葡萄的故事,后来增加演员进行对话表演,从而逐渐演变成悲剧。所以,古希腊文的“悲剧”(Tragoidia)一词原意为“山羊之歌”。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季庆祝丰收的酒神祭祀活动。人们为了答谢狄俄尼索斯带来了丰收果实,每到秋季,他们排着队围绕村庄和田野,用狂欢歌舞和滑稽表演来庆祝丰收,歌颂神力。喜剧就由这种狂欢歌舞和滑稽表演发展而来。所以,古希腊文的“喜剧”(Komoidia)一词的原意为“狂欢歌舞剧”。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在内容上,往往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在风格上,具有严肃、悲壮、崇高的特征。悲剧一般采用“三联剧”形式,三个剧本写相对独立的故事,但在情节、人物上又是连贯的,合则为一,分则为三。悲剧全部用诗句写成,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悲剧诗人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他们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456)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他出身贵族,拥护民主派,经历了民主派反对僭主独裁政治的斗争,亲身参加过希波战争。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他的悲剧除了《波斯人》外,都取材于希腊神话。《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神》)是埃斯库罗斯的重要作品。剧本取材于阿伽门农东征特洛伊后还乡的神话传说,通过他惨遭妻子杀害以及他的儿子俄瑞斯特斯为父复仇的故事,表现了反专制暴政的主题。《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带火的普罗米修斯》)的后两部已失传,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约公元前469)是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它取材于人类的保护神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宙斯惩罚的神话。剧一开场,威力神和暴力神奉宙斯之命把普罗米修斯拖到“大地边缘”的高加索山,逼迫匠神赫菲斯托斯把普罗米修斯缚在凌空的悬崖上。接着,河神来劝他“向灾难屈服”,同宙斯和解,但遭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坚决拒绝和挖苦。随后,神使赫耳墨斯到来,向普罗米修斯宣告将用更残酷的刑罚惩治他,还威胁着要他说出一个关系到宙斯命运的秘密(即宙斯如果同河神的女儿结合,将生出一个比宙斯更强大的儿子,这个儿子将把宙斯推翻),这又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严词回击。最后,宙斯进一步惩罚普罗米修斯。只见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整个宇宙卷起狂暴的旋风,普罗米修斯被打进深渊。全剧通过普罗米修斯同以宙斯为首的众神的斗争,影射了希腊社会中民主派与贵族派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僭主专制的反对和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具有现实性。剧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崇高的、不向暴君屈服的英雄形象。他热爱人类,始终站在人类一边,为人类的利益而斗争。他的勇于承受最大苦难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从古到今受到了进步人类的崇敬。所以,马克思称普罗米修斯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兼殉道者”。从象征隐喻的意义上看,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表现了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第一次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获得了自由,获得了人的尊严,也标志着人的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米修斯盗火作为一种个体自由选择的行为,则是人类理性的开端。所以,普罗米修斯形象是人类自由意志与反抗力量的象征。
埃斯库罗斯对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使演员对话成为主体,完成了集体歌舞向戏剧的飞跃;他首先采用布景、道具、戏剧服装、演员面具等;他第一个采用“三联剧”形式。因此,他被称为“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是雅典城邦民主国家全盛时期的悲剧诗人,是三大悲剧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出身于雅典一个富裕商人家庭,政治上是一个温和的民主派。传说他写了120多部悲剧,但也只有7部完整的剧本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是《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31),亚里士多德将它视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索福克勒斯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使戏剧结构更为复杂多变;他重视动作描写,把可怕的场景介绍到前场,增加了恐怖效果;他打破了“三联剧”形式,写出了独立的悲剧;他还发明了转台,以便更换地点。索福克勒斯把希腊悲剧推向了成熟,他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06)是雅典民主国家处于危机时期的悲剧作家,是欧洲文学史上“问题剧”的最早创始人,他在希腊戏剧中首先发现“女人”,并对她们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他出身贵族,拥护民主政治,曾受智者派哲学思想影响,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相传他写出了92个剧本,流传下来的有18个。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也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但往往融入了更强的现实意义,神和英雄更具有生活中的人的**和意志。
欧里庇得斯对妇女的命运非常关心,在他现有的18部剧作中,有12部是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其中最优秀的是《美狄亚》,它是欧里庇得斯创作中最著名的一部。《美狄亚》中的伊阿宋是神话传说中令人敬爱的英雄,在美狄亚的帮助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取回金羊毛,并娶美狄亚为妻。在这个剧本中,作者着重描写的是伊阿宋回国后为了个人前途而另寻新欢的故事。他要抛弃美狄亚而和国王的女儿结婚,美狄亚决定报复。她杀死了国王和公主,又杀死了两个儿子,然后乘龙车离去。虽然这个故事取材自古希腊神话,但诗人赋予了新的含义。伊阿宋由一个勇敢的英雄变成了卑劣的小人,美狄亚则由一个多情的少女发展为一个大胆反抗的妇人。该剧把歌颂英雄的古老传说,变成了谴责社会罪恶、控诉不平等现象、赞美反抗行为的悲剧。美狄亚的爱情悲剧中隐含着此后西方文学中反复重现的爱情母题。美狄亚一开始忘我地爱着伊阿宋,几乎为他献出了除生命之外的一切。对她来说,爱情至上,伊阿宋是她的生命。但是,伊阿宋作为男性的一方,并没有美狄亚那样忘我的爱情观念,他可以因爱情之外的名誉、财产、权力与地位等改变初衷,从而造成美狄亚的悲剧。这可以说是西方文学中爱情悲剧的一种基本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美狄亚》的爱情悲剧在西方文化和文学史上具有原型象征的意义。
欧里庇得斯善于运用写实手法,使所描写的内容十分贴近生活,这标志着希腊悲剧的一大发展。此外,欧里庇得斯不像索福克勒斯那样注意结构与布局,而注重心理描写,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的性格,他的剧作往往因此而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古希腊喜剧出现在悲剧之后,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城邦发生危机的时代,这是所谓的“旧喜剧”。“旧喜剧”之后又有所谓“中期喜剧”,但没有作品流传下来。此后,“希腊化”时期又有以米南德为代表的“新喜剧”。希腊旧喜剧多为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它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利用日常琐事和偶然、滑稽的事件,借助夸张来显示生活,通过嘲笑实现教育作用,它敢于抨击时政,并且敢于大胆讽刺当时的著名人物。古希腊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旧喜剧成就最高。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公元前385?)是唯一有完整剧本流传至今的旧喜剧作家,被称为“喜剧之父”。据传他写了44个喜剧,但只有11个流传下来。他生活于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1)年代。阿里斯托芬站在农民和城市中下层公民的立场,维护民主政治,通过剧本反映当时各种重大问题,如《阿卡奈人》表现了反战的主题,《骑士》直接嘲讽和抨击当时的当权人物克勒翁,《云》嘲笑了智者学派,《地母节妇女》和《吕西斯特拉忒》中提出了男女平等问题。《鸟》是阿里斯托芬喜剧中唯一以神话题材表达理想与愿望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文艺作品。《蛙》一剧通过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两个悲剧家在冥间就文艺问题的讨论以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评判,提出了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认为文艺的功用在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阿卡奈人》(公元前425)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政治讽刺剧之一。该剧上演时,正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6个年头,战争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公民们特别是农民都希望和平。《阿卡奈人》正是为表达人民这一愿望而写的。剧中一个名叫狄开俄波利斯的雅典农民,主张与斯巴达人讲和,私自与斯巴达人签订了和平条约,但遭到了一群阿卡奈人的反对。他争辩说,战争是由互相争利引起的,不全是斯巴达人的过错;战争只对少数政治野心家和将领有利。最后,狄开俄波利斯开放市场,在和平环境下喝得醉醺醺回家,而主战的将领却身负重伤,狼狈不堪。全剧用闹剧手法指出了只有停止战争,人民才能有幸福生活。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用夸张手法,描写近乎荒诞的情节,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现实主题,具有尖锐的政治讽刺性。他善于运用民间语言加强喜剧效果,语言诙谐、生动,既有粗俗的插科打诨,又有优美的抒情诗歌。他的剧作结构松散,不太注意人物塑造,作品主人公大都是缺少个性特征的类型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