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线城市的房价

美国的房价和所在地段有很大关系,买卖房子有句名言就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位置、位置、位置)说明地段是凌驾其他一切条件之上的因素。

那么如何区分地段的好坏呢?

首先是所在的大环境,比如大城市,如纽约和波士顿等城市的核心地段,寸土寸金,价格会很昂贵,地广人稀的地方,房价自然便宜,佛罗里达迈阿密海滩的豪宅区,上千万的房子鳞次栉比,那种小环境不是普通人能够进去的。

其次在每一个地区里地段也不同,好地段和学区是紧密相关的。美国的学区按居住地划分,好学区意味着该区的学校比其他地方的好,那么住在好学区里就意味着孩子可以上好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大家都想住进好学区的结果是,这个学区的房子一定比周围其他地方的房价高。

美国的体制是,学区内的居民要缴纳房地产税,税额根据房子的大小和价值来决定,其中大概有一半的税属于教育税,整个教育系统主要靠居民的房地产税收来支持,另外一半的税额给本地政府,养活警察局、消防队、图书馆等公共部门和设施。

好学区的房子因为需求量大而价格升高,一般都是中产阶级才买得起,所以居民区也会比较安全。而学生背景大致相同,接触到有恶习的孩子的机会少,学校风气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住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小城里,距离首都华盛顿大约两小时的车程,距离纽约三个小时车程。居民小区共有二十九户人家,因为临近一所医学院,所以大部分邻居都在该医学院当医生或教授,其他还有警察、会计师等,属于中产阶级住宅区。

我们学区的初高中都是附近地区最好的,所以这个区的房价在这几年房地产低迷的状态下,价格下降得很有限,小区里的房子基本上挂牌三个月之内就被卖掉了。

下面看看我所在的小区的几栋房子。

这栋房子只住了老两口,两个相似的屋顶都是他家的,中间由门厅相连。我喜欢这栋房子不仅因为他家的前院漂亮,还因为他们给了我刚上高中的大儿子第一份工作,让儿子为他家割草,至今已经做了五年。从他家开始,儿子已经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和许多临时性的割草工作。

别看这栋房子外表不起眼,却是小区里至今为止交易价格最高的房子,在2007年以42.5万美元成交易主。买主是一对年轻夫妇,有一个小孩,男主人是个医生,女主人是台湾第二代移民。房子上下两层共有400多平方米,算上全部装修好的地下室,有将近500平米的使用面积。室内设计得宽敞气派,后院有一个封闭的大阳台,还有一个露天阳台。

这是小区里外表比较漂亮的一栋房子,2007年以38万美金易主,买主是一个大学教授。

小区里的街道。

这是2011年挂牌卖的房子,不到十五年新的房子,使用面积260平方米,要价35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