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瘫痪孩子身上透视美国的残疾儿童教育

我去参加女儿班级的秋季Party时,她班上的一个特殊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个患有高位截瘫的黑人男孩,坐在轮椅上,头被一个宽松的塑料套固定在椅背上,两只胳膊被固定在扶手上,脚被塑料套固定在踏板上。

他的左手手指可以微微挪动,所以那台轮椅的控制板就安装在他的左手下面,他的手指朝不同的方向稍微一动,轮椅就会听他指挥向前走向后退和转弯,非常灵敏、智能。

这个轮椅是政府有关部门专门为他定制、送给他的。

在他的旁边有个特殊教育老师和一个家长照顾他,当他的手一样。

搞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根据提示来猜单词,他猜出哪个字母,老师就替他在纸上划上,这样他就参与了整个活动;后来大家做“秋天的树”的手工的时候,老师给他几个样子问他要选哪种树,他选出一种,老师就照那个样子剪,然后每粘一片树叶老师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替他粘上。完成后,老师在他的作品上写上了他的名字,举到他的眼前给他看,那个孩子露出开心的笑容。

后来吃东西时,老师把蛋糕捏成小块喂到他的嘴里,再把果汁递到他嘴边让他吸……

很凑巧,照顾他的这个老师是我的邻居,在Party间隙我和她聊了聊。她一直在学区初中当特殊教育老师,最近小学的特殊教育老师不够了,被临时借调过来帮忙。

起初我以为那个男孩只是开Party的时候过来热闹热闹,没想到老师说他每天都来上课。这个孩子身体都已经差到如此程度了,为什么还要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对于他来说多么辛苦,何况他需要这些吗?

悄悄问邻居老师这个问题,她回答说他虽然身体有病,但是智力正常,不能因为他身体的病痛妨碍了他智力的发育,让他参与到同龄孩子的活动中,才有利于他的身心发展。

因为他智力正常,所以家长要求安排他到正常班上课。无论学校安排人手多么费劲都要让他来,这是他的权利。

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都到操场上玩,老师也会推着他去,让他看孩子们玩,同时呼吸新鲜空气。

他大概每天有一大半的时间在正常班,一小半的时间在特殊班里。无论在哪儿,这位老师都紧跟在旁协助他做所有的事情。同时学校还安排一名家长义工协助老师照顾他,因为像上厕所、换尿布这样的事,老师一个人搬不动他,得两个人一起合作才行。

学校还配有专门的拉残疾人的校车,每天到他家门口接送他上学。

从这个高位截瘫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残疾孩子教育的缩影。

美国在1975年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法》,对有残疾的婴幼儿提供免费教育和治疗,并让所有残疾儿童享有免费的和适当的公共教育的权利。

零到三岁的孩子如果发现身心有问题,会有政府所属的专门机构(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安排治疗师上门提供帮助。比如,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会接受语言和人际交往训练,行为有问题的孩子会接受行为训练,痴呆儿接受的智能训练就更多了,身体上残疾的孩子有理疗师上门给做理疗及康复训练。

等到孩子三岁以后,公立的教育系统会接管。各个地区都有特殊教育幼儿园接收有问题的孩子入园。从这时候开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立教育计划”(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对他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制定这个教育计划的时候,学校的校长、专家、老师和家长要坐在一起开会讨论签字通过才行。

进入学龄的特殊儿童,学区会安排他们进特殊学校或正常学校的各种特殊班,或者像那个男孩子一样,正常班、特殊班都参加。

如果孩子一直需要特殊教育,那么“独立教育计划”就会伴随他直至高中毕业。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

有人说,在美国,父母生问题儿童比生正常孩子省钱,比如美国的托儿费很贵,而有问题的儿童进特殊幼儿园不用花钱,美国的医疗费用更贵,但特殊儿童可以申请政府的医疗卡,看病包括牙医都不用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