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2011年5月,我去了一趟中国上海,到罗格斯大学教授一门关于高管领导力的课程。这次旅程的开始和之前的两次别无二致,我都是做了详细的计划,并列出了冗长的任务清单。

●课前准备资料

○教学大纲、阅读材料、文章等(√)

○仔细核对技术设备(充电器、笔记本电脑、电源线、软件升级、高密度磁盘驱动器等)(√)

○检查签证,确保签证未过期(√)

●打包行李(注意:此次行程为期12天,来回飞行各14个小时)(√)

●确定吉姆盟约团队最后一次会议的时间(√)

●看看最终待办事项列表(√)

○紧急的……

○跟进……

○打电话给……

不言而喻,在任务清单上总会列有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项,提醒我带礼物回家送给亲戚朋友——例如,给吉纳(我妻子)的手袋、给戴茜亚(我16岁的女儿)的polo衫和珠宝、给其余每个人的纪念品和衣服。

跟前几次来的时候一样,我搭乘飞机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直飞上海。我通过了海关,顺利地取回了行李。出口处拥挤不堪,挤满了等候在那里欢迎家人、朋友、配偶和情人的人,我拼命地从人群中挤过。出口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语言,从中文到阿拉伯语应有尽有,每当有返乡的旅客出现在出口处,上百台相机的闪光灯就开始闪烁。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电影明星,面前是一群狂热的狗仔队。

我知道罗格斯大学为我安排的司机会站在附近某处,挤在一堆挥舞着接机牌的司机中间,和他们一样,急切地尝试着与他们要接的乘客产生目光的交接。我和我的司机(他名叫布鲁斯·张)毫不费力地就望见了对方,然后我们一起返回市里,车上放着一张老派的音乐CD——迈克尔·杰克逊的精选集。音乐从车载音响系统里迸发出来——太棒了!

我为罗格斯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所教授的课程,叫做“高效的工商管理演讲技巧、内在领导力和个人潜能:为当今新一代的全球领袖而制定的高效组合”。这门课程通常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则期待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能够互相影响。这一次的课程,共有39名学生,分别来自中国、波兰、葡萄牙、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以色列、新加坡、印度、尼泊尔、美国和南美一些国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学生们起初会对探索人际交往能力的世界表现出些许犹豫,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里来,并且会勤奋地思考这门课程教授的三大主题:

●如何培养高效的工商管理演讲技巧。

●如何完善由内而外的领导技巧。

●如何发掘你的个人潜能。

这门课经过有意设计,强行把学生推入心理的不适地带,尤其是与发表演讲相联系的恐惧、厌恶的地带。事实上,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大约50%是由以下几点的好坏决定的:发表演讲、领导团队合作、参与并投入课堂讨论及课题研究。这门课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或测验,而是要通过直接的体验,学会如何与各类人交往、如何激励他们,这些直接的体验都会内化并巩固领导力和生存力,而这些力量正是怀揣着**、能力和目标去领导、去生活所需要的。

在教授这门课程的四年时间里,我亲眼见到许多学生经历了深刻的“恍然大悟”的时刻。其中有一些甚至相当具有戏剧性,也相当感人,尤其是当他们整理好心情,走出“条分缕析地带”的时候。然而,此次的行程,也给我自己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改变人生的“恍然大悟”的时刻——说实话,这太让人难以忘怀了,值得在这里讲一讲。

亚历山德拉的故事

第一天的课结束后,我就能判断出,中国学生亚历山德拉更安于记详细的笔记,而不喜欢参与任何其他的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时她表现得不错,但是当她面临更大的挑战,要面对整个集体发表演讲时,我能看出她宁可去做牙科手术也不愿开口演讲。

但是,接下来的三四天,我继续在课堂上观察她,亚历山德拉似乎在有条不紊地积聚勇气,磨砺演讲的技巧细节。然后,在某一天,她就那么下定决心,做好了准备。黄金时间到了,她要向我们展示她的收获。

我是个精力充沛的演讲者,演讲时喜欢四处走动。我喜欢尽可能地接近我的学员,和他们面对面,并亲身示范何为我教授的高效演讲。因此,我总是拿着无线麦克风,在我的听众面前走来走去,让他们直接地参与进来。亚历山德拉所在班级的课程进度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发表一段时长五分钟的演讲。当我询问是否有人准备好发表演讲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我看见亚历山德拉举起手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还示意我把麦克风给她。

亚历山德拉没有丝毫耽搁就开始了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谈谈他们听过或发表过的关于领导力的最棒的演讲。演讲准备充分,全情投入,很有感染力。

亚历山德拉太让人惊奇了——甚至是震惊。她的手势恰到好处,停顿处引人注目,还尝试使用了音调的变化;她与听众进行了眼神交流,更令人吃惊的是,她还很幽默、诙谐。最后,她站在屋子中央,用一句真诚的、深刻的行动呼吁结束了演讲(这是我教给她的一个技巧)。她的表现相当精彩,其他学生全体起立,给予她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

两节课之间休息时,亚历山德拉走近我。我举起手来要给她一个击掌庆贺。她用手与我合击时,满面春风。然后,她对我说:“教授,我总是给自己打退堂鼓,不敢当众演讲。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想演讲,但是我害怕。直到昨天,当全班都说有兴趣听中国学生多讲一些故事的时候,我就决定了,不管再怎么害怕,今天我都要把我的故事讲出来。”

亚历山德拉本人并不知道,她的故事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有关她转变的故事恰恰切合了本书的主题。此外,这些学生组成的特殊群体,不仅有亚历山德拉的故事,还有其他学生转变的故事,都成为我写作这本书的主要动因。亚历山德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她选择的道路,还有她放弃的道路。

亚历山德拉原本可以找一大堆借口,推辞上台直面内心的恐惧,比如今天我喉咙痛,我头痛,再给我一天时间准备,明天我一定来讲,等等。

反之,亚历山德拉做出了值得很多人注意的选择——行动。尽管在那天之前,整个班级对于亚历山德拉的生活细节知之甚少,但是她那天短短的一段演讲,却给了我们更多的细节,足以让我们得出重要的结论:在这突破性的演讲之前,她的生活是怎样的;而在这之后,她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

教育经历和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这些都在亚历山德拉身上施加了明显的束缚。但在那一天,亚历山德拉抛开了这些束缚,她站了起来,在教室里**四射,就像一位老练的美国演讲家协会的演讲家,就像戴尔·卡耐基,甚至像是国际主持人协会的演讲者。她的演讲很有感染力,使得许多同学(也包括我)都站起来,热烈地欢呼:“亚历山德拉!亚历山德拉!亚历山德拉!”她为班级设立了标准,从那天起直到课程结束,她和全班同学一起,不断地把成功的标杆抬得更高!

那一天,亚历山德拉为自己、为未来做出了一项重要的选择:她选择了抛弃过去的经历,去改变她的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她选择了抛弃对失败的恐惧,而期待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公众演讲者。那一天,亚历山德拉还做了一项我们很多人都最害怕做出的选择:为我们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承担起责任、义务和功劳。值得注意的是,亚历山德拉在那天学会了对未来的成功充满期待,当成功来临时,不必感到抱歉,坦然地接受。我知道,亚历山德拉将会真正地“拥有”未来的成就,也会为做好一件事情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那么,欢迎你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亚历山德拉已经为你开辟了道路,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而且,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那你很可能知道借口会把我们引入歧途。接着往下读吧,记住一点:改变生活是你的选择——我的朋友,请三思而行。

——“活力先生”小吉姆·史密斯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