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纪录片事业的核心是纪录片创作,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才,纪录片事业发展才会有不竭动力,才会出现佳作迭出的良好局面。高校是培养纪录片创作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影视传媒类专业中以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开设“纪录片创作”课程,是高校培养纪录片创作人才的主要方式。同时,在当今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语境下,其他专业学生以及热爱纪录片的社会学习者学习纪录片创作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随着纪录片事业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无数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也出现了无数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纪录片创作思想、规范和方法,这些内容本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想通过一门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挑战是很大的。高校教师除了努力教授学生创作纪录片的本领之外,撰写一本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材,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
本教材在撰写过程中,广泛借鉴中外学界出版的有关纪录片以及纪录片创作方面的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力求获取最新信息,打通知识体系,使得概念表述、知识表达严谨准确。教材体系设计遵循“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核心、案例教学为辅助”的主旨,对应设置“理论基础篇”“实践应用篇”“案例分析篇”三部分内容,三者之间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例如,将基于解说词的纪录片类型划分、基于创意理念的纪录片类型划分、基于创作题材的纪录片类型划分贯穿教材始终,便于读者把握线索。
本教材在撰写过程中,紧紧围绕体系设计主旨,运用辩证思维,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在“理论基础篇”中整合出“范畴与功能”“历史与现状”“语言与类型”“哲学与伦理”等概念,在“实践应用篇”中整合出“选题与策划”“拍摄与采访”“叙事与编辑”“解说词写作”等概念。为了进一步扩展读者视野,本教材特别设置“案例分析篇”,包括“西方纪录片案例分析”“中国纪录片案例分析”两章。在这两章中,编委撰写了一批纪录片方面的影评,涉及纪录片内容表达和形式表达的多个方面,便于读者学习参考。
学校“纪录片创作”课程自开设以来,先后获批了10多个校级、市级和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以及质量工程项目。本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课程建设目标为:既能成为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也能成为其他专业学生和热爱纪录片的社会学习者学习的公共通识课程。因此,本教材适用面广泛,既适合全国各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各层级学生,也适合其他专业各层级学生和热爱纪录片的社会学习者。
21世纪以来,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和资本市场强大介入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纪录片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尤其是2010年,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使中国纪录片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已经逐步确立了发展路径,如选题提案化、类型多元化、技术主流化、作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等,这为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和热爱纪录片的社会学习者学习纪录片创作,进而走上专业化创作道路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希望本教材的出版可以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助益。
编者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