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1.众多的心理健康定义中的共同之处:一是,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二是,心理健康涉及知、情、意、行及人格多个方面,对环境适应良好,且人格健全、情绪愉快、精力旺盛;三是,心理健康的人肯定没有心理疾病。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当具备以下特征:①智力正常;②积极的自我意识;③与现实和环境接触良好;④情绪调控良好;⑤人格健全完整;⑥人际关系和谐;⑦意志坚定,有自制力;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①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成熟的理性思考;②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③情感丰富但波动性大;④交往欲望强而心理闭锁;⑤意志水平提高但不稳定;⑥性意识发展但易性心理失衡。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①客观因素:生物因素、早期经历与家庭环境、环境改变、重要因素的丧失、社会与文化环境;②主观因素:心理冲突与矛盾、价值取向、道德因素。
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①适应问题;②学业问题;③人际交往问题;④情绪问题;⑤恋爱与性问题;⑥求职与择业问题。
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①人格异常;②性心理障碍;③神经症;④常见的精神疾病。
7.为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②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③要强化家庭功能;④大学生要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复习题
1.心理健康的内涵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3.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讨论题
1.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家庭对自己心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自己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你有什么建议吗?
案例分析
小陈,大一女生,因为心情不好寻求帮助。在咨询室落座后,话音未起热泪两行。她向心理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小陈现在19岁,独生子女,父亲是法官,母亲是中学教师,家里的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她在小学阶段生活愉快,喜欢唱歌、跳舞,有很多爱好。但自从读初中以来,她几乎没有高兴过,即便是考取了全班第一名也觉得无所谓,参加全市中学生歌唱比赛获得一等奖也高兴不起来。她说:“我好像戴着一副灰色的墨镜,看什么东西都是灰蒙蒙的,毫无生机!”她终日郁郁寡欢,和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老师看到她十分伤心、欲言又止的样子,便主动地问她: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关系好吗?
答:不好。我小时候,爸爸不在家。
问:爸爸不在家?
答:是。他原来在部队里,后来才转业到法院工作。他和妈妈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
问:那你看到这些有什么感受?
答:我很伤心,也很无奈,我管不了他们。
问:你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天天都不高兴吗?
答:我也记不清楚了,反正回想起来都是不高兴、不开心的事。以前我也请教过心理辅导老师,他们也让我尽量寻找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可是我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
问:考上大学了,也不高兴吗?
答:那有什么高兴的?别人上的是什么样的大学,我上的是什么样的大学?为了这件事,我还哭过好几回呢!
问:你的学习成绩肯定很好了?
答:中学时,还是可以的,上了大学以后很一般!
问:你在学校好朋友多吗?
答:不多。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老师利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小陈进行了心理测试,BDI得分为26分,SDS得分为64分。又经过了几次会谈,基本上可以诊断小陈为抑郁状态。心理辅导老师决定采用贝克的认知疗法来改善其情绪。于是向小陈讲述了抑郁症的形成、发展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讲述了消极的认知来源于患者潜在的认知图式,这种认知图式是患者“易患倾向”的基础。如果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遇到了不良的事件,激活了与负性情绪有关的认知图式,就会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通过抑郁认知的三联征表现出来。第一即患者的抑郁认知,是对于过去从初中到大学这许多年来经历的消极解释;第二是消极解释,是对于自己的消极认识,以前有兴趣的,现在没有了,所有的兴趣都大大地减退了,对前途悲观,精神疲倦,自我评价大大降低等;第三是对于未来的消极预测,患者认为现在的生活没有意义,这种状态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认为“情况再也不会好转”,甚至对于自己的生命都感到没有意义。
这些认知的三联征,是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派生出来的,而负性自动想法又是由于消极的生活事件激活了患者潜在的认知图式而产生的。所以,通过患者的认知三联征掌握他们的负性自动想法,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所在。心理辅导老师请患者回忆最近的一件事情,帮助小陈识别自己的负性自动想法“我是不幸的”“我什么都不行”等。最终检验和改变这种想法。帮助患者设计行为作业,让患者通过实施这项作业,纠正自己的负性自动想法。
推荐阅读资料
1.王晓钧.大学生心理健康——类型、测量与咨询[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相关知识及相关心理资讯,可登陆中国心理学家网http://www.cnpsy.net/,中国心理网http://www.pchina.cn/或中文心理学网http://www.psych.org.cn/。
4.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作者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以及他对每个个案的深入分析和处理技巧。作者在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也是地球另一边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学生同样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了解国外同龄人的同时,也可以看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和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