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与内涵

(一)创意的概念与内涵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破旧立新的毁灭与创造的循环,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不同于寻常的解决方法。

创意是新且有用的想法的产生。创意是创新和公司成长的起点,创意是发明产生的过程,创意是能使新想法变为现实的过程。创意的三个组成部分见图1-2。

图1-2 创意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创新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颖的和敢于冒险的方法和精神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探索新规律,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做出新发明,创造新成果,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其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我国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至关重要。

对于创新概念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概念,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即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很多人有很好的想法,但却不知道一个组织必须怎样运作才能把好的想法变为现实。当一个好想法明确之后,我们必须依照一定的方法来分析以确定它是否能成为一个新产品或服务的基础。商界领袖的做法就是把创意变成有利可图的新产品或商业模式。

(三)创业的概念与内涵

“创业”的本意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辞海》的解释就是“创立基业”。《孟子·梁惠王下》有“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把创建功业与一脉相承、流传后世联系起来。“创业”一词由“创”和“业”组成。所谓“创”一般指创建、创新、创立、创造、创意。而“业”有如下解释:学业、业务、工作;专业、就业、转业、事业;财产、家业等。可见,“创业”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创办企业。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弗里·蒂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领导力。

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即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简言之,创业就是创业者发现了商机并用实际行动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从中获得利益并实现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