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媒职业探索
名人名言
这个世界最有推动力的是事实本身,新闻最大的魅力就是把前方的蛛丝马迹告诉大家。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最大原因就是观察员忘记带望远镜。正如普利策告诉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船头的瞭望者”。
——白岩松
案例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1997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并相继获得中央电视台、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先进个人及报道一等奖。200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白岩松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之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当记者。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东方时空》,白岩松兼职做策划。制片人见他思维敏捷、语言犀利,便让他试试做主持人。但白岩松不是学播音出身,经常发音不准,读错字。当时,台里规定主持人念错一个字罚50元。有一个月,白岩松被罚光了工资,还倒欠栏目组几十块钱。当时,白岩松面临被退回去的可能,他的神经就像拉得满满的弓,“有连续四五个月的时间,一分钟都睡不着,天天琢磨着自杀,不想活了。因为不愿意说话,妻子在我身边,我们俩也只用笔交流。”在得知白岩松的困惑后,善解人意的妻子鼓励丈夫:“坚持下来,我全心全意支持你!”为了让白岩松尽快进入角色,她每天都督促丈夫练习普通话。她从字典里把一些生僻的字和多音字挑出来,注上拼音让白岩松反复朗读,还让他在嘴里含块石头练习绕口令。白岩松说:“我用了两年的时间,由睡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慢慢把心态调整过来。现在回头看,那是我特别重要的一次成长,突然看淡了很多事。”终于,白岩松练出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加上机敏和语言犀利的天生优势,他终于在栏目组站稳了脚跟,正式调入了中央电视台。在十几年的主持生涯中,白岩松树立起一种全新的主持人形象,几乎所有的评论稿件都由自己撰写,他并不仅仅是节目的后期传送者,更是节目的前期策划者。白岩松先后主持了悉尼奥运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中国加入WTO、伊拉克战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香港回归十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活动,成为中央电视台参与重大新闻直播最多的主持人。
传媒职业是朝阳职业,万众瞩目。然而要成为像白岩松这样杰出的传媒人,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相当高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新闻传媒专业素质及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成就白岩松事业辉煌的内在基础。热爱传媒,不畏艰难,终身学习是其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痛并快乐着”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是传媒人的职业格言。传媒人是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发布者,是拎着金桶的痛苦者:他们当中住别墅、开名车者已屡见不鲜,是时尚的代表、社会的弄潮儿;然而在竞争惨烈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的传媒人,可能是最容易下“地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