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历史学家对古典文献的不同解读

《贝希斯吞铭文》和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的记载有这样一些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对这些文献的解读就更不同了。

首先,冈比西斯是否真的杀死了自己的兄弟?推翻冈比西斯统治的究竟是谁?现代研究波斯帝国历史的学者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一些学者对《贝希斯吞铭文》和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所说的巴尔迪亚早已被杀一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巴尔迪亚是被大流士等人杀死的。

奥姆斯特德的《波斯帝国史》说:

冈比西斯留下其族人雅利安德斯作为(埃及)总督,自己(就从埃及)启程回国了。在卡尔迈勒山附近的爱克巴塔那,他得到巴尔迪亚篡位的消息,并死于此地,据说是自杀。巴尔迪亚……在其父逝世的时候,他负责管理米底、亚美尼亚和卡杜西亚。公元前522年3月11日,他在阿拉卡德里什山的皮希亚乌瓦达地区宣布为王……7月1日,巴尔迪亚得到整个帝国的承认。被征服民族非常高兴地欢迎巴尔迪亚,因为他豁免了三年的赋税和兵役。但是,封建贵族不喜欢他集中祭祀的政策,因为这破坏了他们当地的圣所。他能够用来巩固其改革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公元前522年9月29日,即上台八个月之后,他就被大流士杀死在米底尼赛亚的西卡亚乌瓦提什。[1]

这就是说,巴尔迪亚并没有被冈比西斯杀死,不仅如此,还是他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冈比西斯的统治,他是被大流士杀死的。

丹达马耶夫也认为是巴尔迪亚发动了政变:

当冈比西斯在三年时期里常常待在埃及的时候,在他的祖国开始了**。公元前522年3月,当时在孟菲斯,他获悉他年轻的弟弟巴尔迪亚在波斯发动起义并成了国王。

所以,巴尔迪亚是被大流士杀死的。[2]

李铁匠也说:

就在冈比西斯二世在埃及长期不归时,阿黑门帝国本土波斯发生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公元前522年3月11日,冈比西斯二世之弟巴尔迪亚发动政变,宣布废黜了冈比西斯二世,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尔迪亚政变。[3]而且冈比西斯不是自杀,而是巴尔迪亚和远征军贵族阴谋的牺牲品。[4]

李铁匠还说:

公元前522年9月29日,巴尔迪亚正在厄克巴丹附近的尼赛亚地区西卡亚乌瓦提什度夏,大流士等七名波斯贵族乘宫中忙于欢度某重要宗教节日而疏于防范之际,在宫中杀死了巴尔迪亚。[5]

但扎林库伯的《波斯帝国史》却与此不同,他说:

大流士说,有人不仅在米底和波斯,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百姓中散布有关他(即冈比西斯)的传言……这只会使人们更加爱戴在米底冒充居鲁士的儿子巴尔迪亚的这个王位觊觎者。毫无疑问,在米底与波斯出现王位觊觎者的消息传到了冈比西斯的耳朵里,这应该是他征埃及半途撤兵的原因……冈比西斯于公元前522年,也就是离开波斯三年后,把埃及交给阿里扬戴斯统治,班师回国。因为从国内传来不祥的消息:波斯发生了严重的动乱,需要他亲自处理。动乱是由一个人引起的,这个人,百姓认定他就是居鲁士的儿子巴尔迪亚。[6]

他认为,大流士在《贝希斯吞铭文》中所说的巴尔迪亚被杀和穆护高墨塔冒充巴尔迪亚称王是真的,不是伪造的。[7]

关于巴尔迪亚死亡的地点,也同样说法不一:《贝希斯吞铭文》没有说他被杀死于何处;希罗多德书中提供了两个地方,一说是普列克萨斯佩斯在苏撒杀死的,有些人说他引诱司美尔迪斯出来打猎;另一说是在红海,“又有一些人说,他(指普列克萨斯佩斯)把司美尔迪斯领到红海,在那里把司美尔迪斯淹死了。”[8]

据李铁匠的意见,巴尔迪亚被杀是在厄克巴丹王宫[9];据希罗多德说,大流士等七人是闯进王宫杀死了高墨塔的,不过,他说的是苏撒的王宫。[10]

此外,在一些著作中使用“高墨塔暴动”的说法,那么,在推翻冈比西斯统治的过程中是否使用了暴力?《贝希斯吞铭文》没有说发生过暴力行动,穆护高墨塔宣布自己为王以后,各地并未反对,“于是所有的人民、波斯、米底以及其他地区都背叛了冈比西斯,倒向他一边。他(指高墨塔)占据了这个王国。”也就是说当时没有发生什么暴力行动。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我们也没有得到使用暴力的印象,只是说两个玛哥斯僧冒充司美尔迪斯称王,而没有说使用暴力夺取王位。

在谈到这个事件时,有学者认为这是米底贵族企图恢复自己特权的活动。如苏联科学院编的十卷集《世界通史》说,当冈比西斯在埃塞俄比亚的战事失利时,不仅引起埃及居民中间的**,而且:

冈比西斯留驻在尼罗河流域的波斯军队,归他的弟弟巴尔迪亚统率,当时传闻冈比西斯战死,他们显然要拥立巴尔迪亚为王了。因此,当冈比西斯出征埃塞俄比亚王国回来以后,巴尔迪亚就被解回波斯,秘密处死。军队的高级将领不满国王的专制独裁,冈比西斯害怕他们发生叛变,又处死了许多显贵的波斯人。此后不久,冈比西斯得到了由伊朗传来的惊心动魄的消息,说那里出现了一个自称巴尔迪亚的假王。假王是一个魔法师,名叫伽乌玛塔。在记载这些事件的《贝希斯吞铭文》中说,当公元前522年伽乌玛塔自称是巴尔迪亚时,“全体人民群起谋反,背叛冈比西斯而归附于他。波斯、米太以及其他各地亦如此。他(伽乌玛塔)篡夺了王国。”但是,我们应该断定,伽乌玛塔所领导的起义,是在前一些时候开始的,并且地点不是培尔西达,而是米太。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魔法师假王的篡夺王权,被认为是国家政权从波斯人那里重新回到米太人手里。[11]

阿甫基耶夫也持这种观点,他在《古代东方史》中说:

冈比西斯当政末期,发生了几次震撼波斯国家的大规模起义,为阿黑门尼德家各位国王所征服的许多地方的居民公开表示不满波斯王的侵略政策,因为这个政策的担子沉重地压到普通人民的肩上。在《贝希斯吞铭文》里说:“当冈比兹到埃及去的时候,在波斯、米地亚以及其他地方的人民就开始采取了敌对的态度,而国内的谣言也便多了起来。”米地亚的一个祭司(魔法师)叫作伽乌玛塔的便自称是波斯王被杀死的兄弟巴尔迪亚而发动了反冈比西斯的起义,显而易见,这次起义是米地亚的祭司和贵族所组织的,目的是要恢复米地亚国的独立并巩固米地亚贵族的社会经济地位。[12]

这里也说是米底祭司起义,是米底贵族要复国并巩固米底贵族的社会经济地位。扎林库伯的《波斯帝国史》认为是在米底:

……他们(指七个波斯贵族)进入米底高玛塔(即高墨塔)的居住地的城堡,冲破守卫和军官们的阻拦,闯入内宫,杀死穆护和他的左右,结束了假巴尔迪亚的篡权阴谋闹剧。[13]

关于高墨塔称王与米底的关系,学者们可能是根据希罗多德书中引用的冈比西斯的话和戈布里亚斯的话得出的这个结论。冈比西斯说:

……以我的王家诸神为誓,我命令你们,你们全体,特别是阿黑门尼德家的人们,不要叫主权再落到美地亚人手里去……[14]

戈布里亚斯说:“……现在我们波斯人又被一个美地亚人,一个没有耳朵的玛哥斯僧统治着。”[15]

但也有学者们认为,推翻冈比西斯的人不是米底人,不是米底贵族。[16]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冈比西斯之死的问题,大流士的《贝希斯吞铭文》对此没有给予任何说法。它只是说,在高墨塔称王后,“冈比西斯以自我灭亡而告终”。[17]奥姆斯特德引申大流士的话说冈比西斯是“自杀了”。[18]。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说,冈比西斯准备骑马去惩办那两个玛哥斯僧时,由于

他所佩带的刀的刀鞘的扣子松掉了,于是里面的刀刃就刺中他的股部,正伤了他自己过去刺伤了埃及的神阿庇斯的同一地方;冈比西斯认为这伤乃是致命的……在这之后骨头坏疽,大腿也紧跟着烂了,结果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便死掉了;他统治了一共七年五个月,身后男女的子嗣都没有。[19]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他是被人杀死的,是推翻冈比西斯统治的巴尔迪亚和波斯远征军中的波斯贵族联合干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推测,而且没有过硬的证据。所以冈比西斯之死仍然是个谜。

总之,关于冈比西斯的统治被推翻一事,疑点颇多。现代学者的解读中推测的成分也颇多。事实上,在文献中提到了这个事件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1] 见《历史》,第3卷,113-114。

[2] 见《阿黑门尼德帝国政治史》,第64页,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5,另见《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早期的伊朗》,第171-174页,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1963。

[3] 见《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第76页。

[4] 同上书,第85页。

[5] 见《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第89页。

[6] 扎林库伯著,张鸿年译:《波斯帝国史》,第10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 扎林库伯著,张鸿年译:《波斯帝国史》,第109页。

[8] 这里的红海不是今天的红海,据《历史》的一个注说是指波斯湾,见1959年版,第373页,而据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是埃利色雷海(Erythrrean sea)。

[9] 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89。

[10] 《历史》,第3卷,78。

[11] 《世界通史》,第2卷上册,第10页。

[12] 见《古代东方史》,第604页。

[13] 见《波斯帝国》,第111页。

[14] 见《历史》,第3卷,65。

[15] 见《历史》,第3卷,73。

[16] 见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第83-84页。

[17] 见《贝希斯吞铭文》,第37页。

[18] 见《贝希斯吞铭文》,第37页。

[19] 见《历史》,第3卷,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