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写给中国民办教育拓荒者、同行者和后来者

面对同样的时代挑战,总会有一些人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他们身上一定具有一些必然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值得总结,从而给更多的后来者以启迪,使之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覆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广阔领域。民办教育的发展,拓展了教育投入的渠道,创新了教育发展机制,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模式,为我国发展学前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路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侧影,今天,民办教育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成功体现。

当然,民办教育的发展还要归功于我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和探索者——成千上万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办学者和管理者,几十年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与辛勤耕耘。他们饱经风雨和艰难曲折,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摸着石头探路、在公办教育的夹缝中成长,承载着压力办学,资金的困境、世俗的眼光、舆论的不理解、公众的不信任等,还要随时面对政策变化的风险,其中的艰辛和困难难以想象。但恰如本书编著者春兰博士所形容的一般,多年来,民办教育人一边“含着眼泪做事情”,却又“**昂扬风雨中”,他们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在困难中发展、在发展中破解难题,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辟、耕耘了壮美的实验田。

令我们欣慰的是,在众多不解的舆论声中,在民办教育人面对着种种委屈时,能够有一个媒体、一个编辑部团队持续十多年的努力,为我们原生态地记录下了民办教育探索者的思想、追求、困惑和感悟,也为我们今后研究和回忆这段艰辛但充满昂扬诗意的探索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感谢《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春兰主编和她的同人对中国民办教育事业长期不懈的关注、对民办教育探索者持续的倾听,也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这本书出版的支持。

走近才会尊敬,相信走进民办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对于理解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理解改革开放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会有着特别的意义。

今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特别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创设更加务实开放、地方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措施,民办教育人迎来了更广阔、更健康的发展空间。希望民办教育的探索者们能够继往开来,放开手脚去发展、心情愉快地去探索、创造,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道路,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的历史使命。

我也希望,如《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这样,深入的倾听、持续的对民办教育的关注和鼓呼能够在更多人群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