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长目标教育及指导
学生是发展尚不成熟的个体,对未来的规划也比较模糊,特别是那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起始年级学生。新生入学后,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步树立明确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各个阶段不同的具体目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逐渐对自我形成清晰的认识。成长目标的教育既可以以班会形式集体引导,也可以以个体形式单独指导。
切记:
1.注重学生参与。
2.符合学生实际。
3.加强师生互动。
4.教师做好指导。
[案例2-19]
【设计背景】
高一学生步入新的学校,班主任应该指导他们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思考、制订自己的新学期计划,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为此,我设计了“高中生活如何起航”班会课,旨在帮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思考树立正确的目标,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夯实基础,发展特长。
【课前准备】
1.收集生活中有关明确目标、提高能力和夯实基础、发展特长的名人论述及典型事例。
2.收集学生开学以来参加军训和班级活动的图片资料以及励志的歌曲。
3.准备相关的PPT和视频。
【教育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2.指导学生在文化学习、班级活动、学校生活中努力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指导学生夯实基础,发展特长。
【教育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幼儿园、小学、初中多年的学习,今天终于走进高中的校园。我们渐渐强健的身体告诉我们,我们长大了;我们日渐成熟的心理告诉我们,我们长大了;父母期待的眼神告诉我们,我们长大了!
高中是我们进入大学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它对我们成长的意义非同一般。那么,我们的高中生活应该怎样开始?我们的理想之船应该怎样起航呢?(板书:高中生活如何起航)
二、结合学情,提出建议
高中开始的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1)确立目标;(2)提升能力(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3)夯实基础,发展特长。
(一)确立目标
班主任提出问题:“为什么高中伊始要确立目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部分学生发言交流。)
1.分享著名的哈佛大学调查报告“成功与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自主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那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成功。所以,我们说:成功的起点从确定目标开始。
2.如何制定目标
既然目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制定目标呢?
(1)目标要明确
诸如“我想考上大学”“我希望过幸福的生活”之类的目标都不够明确。你究竟想考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这些必须要弄清楚。目标越明确,越容易执行。
(2)目标要合理
确定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可以略高于自己的能力,作为努力的动力,但不能过高,超出能力范围,根本达不到,其实等于没定。
(3)目标要形象
可以把目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你的目标是考取复旦大学,你不妨给自己写个口号“杀进复旦!”还可以找来复旦校园风景的图片,贴在墙壁或桌子上,时时看,常常看。
(4)目标要形成计划
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5)目标要落实
要严格执行计划,每日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并鼓励自己:“做好了今天的事,我又向目标迈进了一步!”
(二)要努力提升各种能力
仅仅有目标还不够,要实现目标,还要有能力作为支撑。在高中生活中,我们需要提升哪些能力呢?班主任提出以下几种能力: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问题分至各组重点思考,然后一起讨论。
第1组讨论“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第1组学生发言,班主任强调两点:(1)学习能力的重要性;(2)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第2组讨论“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
第2组学生发言,班主任强调两点:(1)独立的重要性;(2)如何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3组讨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
第3组学生发言,班主任强调两点:(1)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2)介绍高中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4组讨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创新能力”。
第4组学生发言,班主任强调两点:(1)加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三、总结全课,明确要求
高中伊始我们应该学会:(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2)努力提升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3)夯实基础,发展特长。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写一篇周记《高中生活应这样起航》,写下自己的思考。
案例来源:王华.高中生活如何起航[J].班主任,2011(9)
该案例中,班主任运用班会形式,确立了“高中生活怎样起航”这一选题,开展新生成长目标的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结合高中学习生活的特点及众多的成功事例,从人的成长、社会的需要出发,谈能力时多次提到责任、使命,这是抓好高中、初中教育衔接的有力一招。确立目标、提升能力、发展特长三个关键点对高中新生来说,定位准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