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了解你的新家长

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家校协同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家校协同的首要前提是班主任要在开学前和开学初与家长建立通畅便利的交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获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接班初始时了解家长的方式主要有上门家访、打电话、微信联系等。

目标:

1.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

2.了解亲子关系。

3.了解家长的教育期待。

4.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

(一)家访

家访能最直接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家长教育方式,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发现学生身上诸多问题的根源,向家长传递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配合班主任工作。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家庭的德育教育环境如何?家长的育人观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才能有所了解。

切记:

1.家访之前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2.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

3.家访期间态度要亲切温和。

4.适时向家长提出建议。

[案例2-9]

到了学生家里,我们的话题一般会从学生很小的时候聊起。小的时候谁照顾的?上幼儿园时哭不哭啊?上小学时成绩好吗?家长如数家珍,还会将学生的影集拿出来,我们边看边聊,自然而然就拉近了距离。

接着我会和家长聊聊他们的工作,听听他们诉说工作上的艰辛,还会询问他们早上几点从家里出门,晚上几点回到家里,能不能监督学生的放学时间,给学生做饭、辅导功课以及询问学生学习上的事情主要是夫妻谁来管。

我会问学生从小到大有没有受过什么伤害或是得到什么奖励,他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在小学的时候担任过什么职务?是否热心为集体做事情?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学生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我会要求看学生的暑期生活安排计划,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以此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在整个过程中,我都会认真倾听家长的谈话,不动声色地察言观色,了解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学生的居住情况,并特意看一看他是否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交谈过半,我会将学校一些最基本的规章制度说给家长听,如请假制度、每天要穿校服、不能佩戴饰物、发型上的要求等;还会谈到每天的开校门时间,希望家长注意学生早上的起床时间,留出宽裕的路上时间,避免发生交通意外;放学时间,督促学生及时回家;扫除制度、值日制度;介绍任课教师情况、学校活动等。

我把家访当作宣传学校的一个契机,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最后,我欢迎家长用打电话、发邮件的方式经常与我联系;也请家长放心,我会尽力关心、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案例来源:李睿.http://3y.uu456.com/bp_692bu9usda6j6mw9r6wy_1.html

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家长自然也会非常关注孩子新学校的环境、氛围、学习条件与生活条件、师资质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班主任主动前来家访,不仅能够带来具体、详细的新学校信息,家长心中对孩子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新学校的模糊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而且能够增加家长对新学校、新老师的亲切感,为正式开学后的家校协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贴士:在对新生进行家访之前,班主任需要精心“备课”,通过学生档案认真查看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长职业、学历专业等,并提前准备好家访“提纲”,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拟定不同的家访问题。如果学生家庭存在特殊情况,如单亲,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观察。

(二)电话、QQ、短信、微信等交流方式

除了上门家访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电话、QQ、短信、微信等信息技术手段与家长联系,以解决由于时间不便等原因不易家访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家校沟通,具有便捷性、即时性等特点。

[案例2-10]

微信——家校沟通的新平台

总监让我们用微信与家长沟通,于是我花了半天时间把所有家长的手机号码输入联系人,然后一个一个加入微信。从8月26日的夏令营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了一百多条微信。

今晚,我又坐在温暖的灯光下,翻看着一条条微信,万千感慨又浮上心头。

第一条微信——我们的宝贝都睡了,老师们还没有吃饭呢!想想夏令营第一天,像打仗一样,早上迎接孩子进教室,然后去开家长会,回来上课,安排孩子们午餐,间或给他们照相,盛饭,收拾碗筷,让孩子们睡觉。第一天,孩子们感到新鲜,兴奋得睡不着,我和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一个一个拍着哄着,看着孩子们安安静静地睡去,才和总监、魏老师、祝老师一起到食堂。哎,食堂的师傅都下班了,总监满怀歉意地给张师傅打电话,让人来给我们热饭。饭刚刚端上来,就听见远远的起床铃声响了起来。心里好着急哦,怕张老师忙不过来,怕孩子们在操场上乱跑磕着碰着,急匆匆扒了两口饭就往教室跑。安排孩子们起床,然后去上形体课,给他们照相,帮郭老师维持纪律,看着他们跟着《两只老虎》的音乐做动作,我也忍不住跟着他们笑起来……回到家里,忙着统计校车的接送时间,给家长发校信通。然后发微信(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发),配文字说明,一直忙到23:15发了26日的最后一条微信: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从早上开家长会,然后上课,观察孩子在其他课上的表现,吃饭,安排孩子们睡觉,统计各个站点的人数,给家长发校信通,一刻也没闲着,放学的时候跟了一号线,把孩子们平安送到家长的手里,一颗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晚安,亲爱的自己!没一会儿,下面马上有几个家长评论,我知道,家长在开学第一天也许比孩子更紧张,他们都在看微信上孩子的照片,将心比心,辛苦点不算什么!

案例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26bd0101a506.html

运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能够把学生在校情况以及班级开展的活动及时告知家长,也能够及时获得家长的反馈,更好地获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家庭情况调查

除了面对面家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外,班主任还可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获得更为准确、有效的家庭情况信息。

采用问卷或访谈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情况调查,能够收集到比较集中、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班主任需要了解的。同时,问卷所得信息经过整理后及时存储,将来作为学生家长档案查阅。

小贴士:在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新班级和新老师,为双方建立互信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