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体系的产出: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国际比较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和劳伦茨·凯兹(Lawrence F.Katz)在其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教育和技术的竞争》(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中,将20世纪叫作“人力资本的世纪”,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存量作为“国家的财富”来对待。[3]

按照人力资本的概念,这笔“国家的财富”主要是通过教育形成的劳动力队伍适应变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因此,可以用劳动力队伍的教育水平作为代理指标,来表达这个能力水平。这一部分内容属于指标A-1:教育体系对劳动力队伍存量的贡献。

一、40年来人口素质的提高

受益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受过更多教育的劳动者不断进入劳动力队伍,不断拉升劳动力队伍的受教育水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提升到高中阶段,具体来说,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78年的5.14年增长到2007年的8.46年,到2017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见图1-7)。

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平均水平,或者说大多数劳动者是小学毕业;到了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劳动力队伍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到了改革开放40年的时候,劳动力队伍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高中二年级的水平。

图1-7 1978—2017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平均受教育水平中的“年”的定义如下。

(1)各级各类教育的“一年”是同样的,那么,成人受教育年限的算术平均值就构成了成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2)不考虑质量的差异,那么,每个人受到的教育都是同样的,成人受教育年限只有量的规定性,没有质的含义。

二、趋势中“拐点”的出现

从整体趋势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3.32年,而后10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又迅速增长了2.04年,这10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从增长趋势图上也可以看出2010—2012年出现了一个“跃升”。那么,这种猜测是否可以得到统计分析的支持呢?

2008—2018年,长期的持续发展和中国社会人口等背景因素的改变,加快了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于是,“拐点”就出现了,它是体系结构性变化的反映。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发现和识别“拐点”是进行政策分析的前提。

(一) 统计方法

为考察指标伴随时间可能发生的结构突变,以下使用Quandt-Andrews分割点检验的方法,验证指标可能存在的“拐点”。Quandt-Andrews检验能检验在一个指定的估计方程中,在观测值区间内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未知结构突变点。该检验在模型参数发生变异的位置未知的情况下,仍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模型参数发生变异的位置。

本书以时间作为自变量,待考察指标作为因变量,通过Quandt-Andrews检验考察指标可能存在的时间“拐点”。指标的结构性变化分析分为两步:

第一步,使用指标数据构建时间趋势方程,即:

Ratiot=αt+εt

其中,Ratiot指t时刻的某一指标,εt是随机扰动项。

第二步,对时间趋势方程进行Quandt-Andrews检验,来考察指标的时间趋势是否有结构性变化。

(二) 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拐点”

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主要通过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和16岁及以上受教育比例两个时间序列指标来描述。

通过对以时间作为自变量,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作为因变量的方程进行Quandt-Andrews检验,得到如下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对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增长趋势的Quandt-Andrews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时间“拐点”出现在2010年。主要原因是高学历水平的年青一代进入劳动力的统计口径导致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指标在2010年呈大幅增长。

这样的检验结果与我们对图形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在2010年前,劳动力队伍的受教育水平持续增长,而2010年后的增长速度在统计的意义上是明显快于之前的变动趋势的。2010年是统计意义上的“拐点”。

三、劳动力队伍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

既然劳动力队伍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是“国家的财富”,那么,各个国家都会非常重视积累这笔财富,并且密切关注这笔财富的公共政策意义和社会影响。

在大多数OECD国家,高中阶段或者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仍然是25~64岁的劳动者最集中的教育水平,详见表1-3。但是,对25~34岁这些更年轻的劳动者来说,高中阶段已经不是分布最多的教育水平。在一半的OECD国家中,劳动者最普遍的教育水平已经从高中移到第三级教育。除墨西哥以外,所有国家受过第三级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而加拿大、美国、韩国、英国等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达到40%以上。

表1-3 部分OECD国家25~64岁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分布(按最高学历,%)

尽管受教育水平已经很高,但OECD国家中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队伍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尽管相对中国来说,这种提高显得有些不那么“显著”。图1-8展示了几个发达国家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幅度,由于数据可得性,图中只包括五个国家的数据。

图1-8 部分OECD国家2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http://uis.unesco.org/indicator/edu-attain-mys-mys,2018-05-10。

从劳动者平均受教育水平来看,中国劳动力队伍的人力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将OECD中的一些新兴国家成员国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些国家25~34岁的劳动者中,有40%以上的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仍然在初中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