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字母中融会“形变”
1.分辨“形音”,字母变“音标”
在分辨单词“形音”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识别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在独立学习中,学生默读字母,标注音标;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对照字母及音标,讨论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确认字母、音标及拼读音的对应关系;在全员学习中,我给予点评,以“拼读音”展示的数量和准确度作为评价标准,评选出优胜小组。我引领学生分辨元音和辅音字母,对比拼读音,归纳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见表1-1)。
表1-1 “字母—音标—拼读音”在单词中的“形音”转化对照表
在总结归纳中,学生独立地理顺字母、音标和拼读音的对应关系;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优势互补,确认学习任务;在全员学习中,小组展示字母的音标与拼读音。我引领学生总结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并以单词为例,使学生加深对字母和音标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强化“字母—音标—拼读音”之间的纽带关系,关联字母和音标,融会“形音”,凸显变化,内化规则。
单词拼读衔接教学,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可能多此一举,并不必要,但对于我校每届新生而言,这一过程不可或缺。它对于学生通识语音、为阅读奠定词汇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师资、教材、学生等方面的因素,在拼读技能形成的黄金时期,学生错失良机,拼读识词的“频道”始终没有被打开。
外语教育专家王才仁认为,学习语音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运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心理语言学家也认为,语言是从听音开始的。婴儿生下来学说话,完全靠听,模仿父母的声音。在如今的外语学习中,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可供模仿的学语音的条件。在文本学习中,学生通过听读和朗读固化语音技能,体验有声语言,整合语音知识,体会单词中“字母—音标”的“形音”拼读变化,在模仿、听读、朗读活动中提升分辨语音的能力,从而掌握英语单词、句子的读音规律,构建语音体系,增强语感。同时,通过拼读、模仿、听读、朗读,学生能够对比并了解自己英语发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促使发音更加准确。
2.抓大放小,拼读文本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要强调语音、语调在实际口语交际中的运用。教材文本配有音频,就此我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引领学生直接进入文本,体验单词的形音变化,学以致用,“形音”融会,生成技能。
为了使单词的“形音”在语境中契合,我引领学生在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中感悟读音特点和拼读规则。例如,在朗读“Anne's Best Friend”中的安妮日记时,学生体会到了她那优美的语言所透视出的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和平的渴望。朗读中,学生遇到的障碍较多,只能拼读出由26个字母转换而成的拼读音,而遇到没有与字母对应的元音和辅音时口齿就不伶俐了,声音模糊,甚至不会拼读wonder、upstairs、dusty、entirely、outdoors、nature、pleasure、purpose、curtain等单词。这是因为这些单词涉及单音、双音、三音的元音以及辅音,它们在字母表中没有对应的音素。事实上,拼读这些音标本该是学生早就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文本的拼读和朗读,学生给字母赋予了生命,让单词产生了动感,使文章成了动听的乐章。学生先听后读、模仿朗读,利用“字母—音标—拼读音”对照表,活化拼读规则。拼读规则在文章语境中被知识化、概念化,内化成为拼读技能,形成语音、语调和节奏;同时单词的概念和语法结构在朗读中也得到解构,学生开始关注单词在语境中的读音,领悟词意、句意和段意等,进而理解所读内容。学生还能够有意识地对照自己发音中存在的问题,修复语音,提升发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