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内容
本节目标
1.了解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框架与路径。
2.了解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干预手段。
3.了解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主要内容。
活动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路径和干预手段
【活动目标】
了解项目的实施路径、干预手段与社会情感学习课程。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材料】
阅读材料、大白纸、彩色笔、小型便笺纸。
【活动方法】
阅读、小组讨论。
【活动过程】
①参训者阅读相关材料。(10分钟)
②参训者分小组讨论项目的实施路径、干预手段与社会情感学习课程。(20分钟)
③小组呈现说明总结。(10分钟)
④培训者总结。(5分钟)
【讨论提示】
①围绕教材充分讨论如何在学校中整校推进社会情感学习。
②充分认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干预手段。
③理解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内容结构。
【阅读材料1-13】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学校整体实施框架
在运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学校整体实施框架(见图1-1)时,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图1-1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学校整体实施框架
(一)学校原则、政策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A.学校原则、政策和战略在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得怎样?
1A1.教师学生和家长(监护人)是如何参与学校的社会情感学习政策的制定的?
1A2.学校有哪些信息系统,以及它们是怎样用来交流学校社会情感学习原则和政策的?
1A3.相关利益者如何理解学校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原则、政策和战略?他们是否赞成这些原则、政策和战略?
1A4.学校是如何监测与评估学校原则、政策和战略的沟通效果的?
1B.是什么激励着利益相关者尊重学校原则,实施学校政策和战略的?
1C.学校政策和战略如何解释支持性学校氛围的形成和维持?
1D.学校宗旨和目的中,是否明确说明了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要求?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与学
2A.学校课程的社会情感学习部分是如何解释并被相关利益者理解的?
2B.如何激励教师去教、全体学生去学社会情感能力?
2C.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支持性的氛围?
2D.学校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保障制度
3A/3B/3C/3D.如何使培训者在其日常教学中融入社会情感学习?有哪些方式可以激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社会情感学习,并且使自身的专业发展得到提高?
(四)面向个别学生的教与学
4A.教师如何发现和交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4B.如何激励个别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动机?
4C.学校如何确保所有学生感到安全,并能在课余时间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4D.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教学上有何安排?
(五)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
5A.学校如何组织与家庭及保障机构的合作,拓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5B.学校中的学生支持系统是否处于优先地位,是否获得了额外的资源支持?
5C.在多大程度上,相关利益者认为学生支持系统需要成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5D.学校中的学生支持系统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社会情感学习支持?[10]
【阅读材料1-14】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的实施流程
图1-2 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的实施流程
【阅读材料1-15】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培训干预手段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培训干预手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教学用书。
(一)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
(见本书《培训指南》中第1~2页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由7+1(7为7个专题,1为项目简介及使用指南)组成(见表1-2)。以英国北安普敦大学学习行为研究中心(NCfLB,Northampton UK)提供的英国社会情感学习(SEAL)项目教材为蓝本,由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国家级专家团队及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团队依据项目的设计要求和中国的教育与文化背景,围绕项目建构的概念框架所设计的核心要素改编而成。
这套材料的开发旨在为学校提供一个详细的、结构化的整体课程框架,以促进所有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适用于学校的各个年级,按照年级编排,每年级一册,由校长进行统筹协调课程安排,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实施教学。
表1-2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7+1结构
【阅读材料1-16】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举例——专题二:争吵与和好(二年级)
本专题“争吵与和好”是社会情感学习系列活动的第二个专题。该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有效化解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冲突。(见表1-3、表1-4、表1-5)
本专题的重点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增进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了解他人与赞美他人、管理愤怒与学会平静、换位思考与解决冲突。
表1-3 专题聚焦
表1-4 学生在社会情感能力六个维度上的预期学习结果
表1-5 主题教学
本节要点
1.围绕教材充分讨论如何在学校整体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以及实施路径。
2.了解项目干预的手段。
3.了解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内容。
本节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的框架与路径?
2.你如何理解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干预手段?
3.你如何理解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系列教学用书的内容?
本章拓展性阅读资料
【拓展阅读1-1】国际上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定义[11]
定义1
社会情感学习是帮助孩子甚至是成人发展基础的有效生活技能的过程。社会情感过程建立在关于社会智力和社会学习/认知的行为理论基础之上。它经常被用作教育项目或单元关注的基础,这些项目和单元教给我们要高效、道德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关系、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认知和处理我们的情感,发展对他人的关爱和关心,建立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并且建设性地、道德地处理有挑战的情形。这些技能使得孩子能够在生气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交朋友,和平地处理冲突,做出道德和安全的选择。这些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负责任的决策、建立和保持关系、社会意识和自我管理。
定义2
社会情感学习是学生成长和他们在学校里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术成就,也取决于学生恭敬地、负责任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定义3
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教育过程,引导着情商的发展——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能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且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做出选择,影响我们的关系和我们对生活的看法的过程。它指的是我们对于理解的获取以及在个人、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具体技能的获取。社会情感学习不仅对于学校中的成功很重要,对于生活中的成功一样重要。社会情感学习使得个体能够认识并管理情感,理解自己的个人价值,关心和关爱他人,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并且能有效地处理有挑战性的情形。研究显示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人更倾向于在学术上取得成功,在个人生活中感觉良好并且能够对社区做出贡献。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挑战所在,他们对于未来感到乐观,有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且对于工作感到开心。他们能够设立并达成目标,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他们能够重视并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欣赏多样性,能根据他们的价值观来生活,能对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定义4
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帮助学生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来支持学习的积极行为和建设性社会关系的过程。它是一种教学生认识、管理和表达他们生活中的社会和情感的方面,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成功地行动并能处理生活中的任务的方法。
定义5
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孩子和成人学习知识、态度和技能以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感,设立和达成积极的目标,显示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
定义 6
社会情感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孩子和年轻人获取知识、态度和技能以认识和管理情感,设立和达成积极的目标,显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
定义 7
当研究成功年轻人的特点时,许多积极的、个人的特征(如处理问题的技能、价值观、社会技能、共情作用、乐观)的重要性被提及。这些特征常常被归入涵盖性概念“回弹力”或“情商”中。拥有积极的社会情感状况的人更能够成功应对从孩童到成年期间生理、智力和社会的变化。因此,使得拥有积极的社会情感状况的学生群体的信息可见于学校(和教育政策制定者)是重要的。这些信息将使得资源和项目被分配于最需要的范围中。
【拓展阅读1-2】如何更好地理解情感教育[12]
人是有理智的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动物。人们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并不必然反映在他们的语言里,而是首先反映在情感中。情感是人的生命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缺乏甚至丧失**和热情,将变得冷漠和物化,这就意味着精神沉沦和生存危机。
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与商品经济的建立,繁忙的工作、功利的追逐、忙碌的生活使人们无暇去顾及情感的需求与发展。功利化与唯认知论相互共谋的教育诉求,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情感发展的关心微乎其微。人们用过度的热情去关心、追求人的智慧中的认知层面,而对情感教育的缺失却熟视无睹。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不仅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不能实现其提高人的整体发展的目的,甚至由于唯认知主义的单向度教育,造成学生的情感的畸形发展,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社会性生存、发展和创造性的培育,影响了学生对自身生活意义的把握。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层面上是我们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所造成的。
情感教育是什么?它是着眼于人的情意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学习建立个体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适当关系,并在其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从而达成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的教育。因此,情感教育是关注一个人如何在完整意义上使其成为人的教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思想。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有其独立的地位,也应该得到其应得的重视,而不是渗透于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
情感教育不只是操作层面上激**趣的教育教学艺术,也不仅是个体情绪与感觉技巧的操作训练,它是着眼于人的情意潜能的综合开发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体系。
由于对情感教育独立地位认识的缺失,这种缺失与现实的教育中缺乏人本理念、人道情怀,压抑个人独立个性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情感教育更多强调情感的升华和规范,使其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却忽略了对个体心灵成长与自我精神的完善,这不仅与现代人自身发展需求相背离,也导致当前的情感教育的目标仍集中于培养优秀公民、合格人才,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
因此,我们强调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教育理解为一种弘扬主体性和生命价值、完善人性与灵性的教育,一种与活生生的生命充满幸福联系的教育。
【拓展阅读1-3】对情感教育认识的误区[13]
(一)情感教育只是被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
在现实的教育中,情感教育通常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教育方法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营造情感空间和情感氛围,来获取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其目的是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围绕这样的目标,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构思、氛围营造,还是教学方法的调整,都是以有利于知识内容的传授和理解为旨归,情感的激发和诱导更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情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扮演了理智教育的催化剂的角色,而不是教育目的本身。这突出地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其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在这里,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把情感教育理解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情趣的教育手段,缺乏深层次、高情感的培养,没有看到情感教育具有更深刻的本质内涵和更复杂的内在机制,打着情感教育的旗帜,最终又倒向理智教育。
(二)情感教育还没有实体化
仔细审视现实基础教育中实施的情感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育还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只是渗透在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来加以实施。也就是说,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没有赢得其应得的地位,其实施的目的不过是完成沟通各育、深化德育的使命,或者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美育、心理教育所替代,或者被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所淹没,缺乏独立性,还停留在“以情育人”而不是“育人之情”的阶段。虽然这些或多或少会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积极作用,但这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难以切实地触碰到情感问题的核心。
总之,情感教育若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只作为五育的黏合剂,作为其他学科寓教于乐、达成学科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存在。情感教育必须有其独立的实体性地位,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切实思考情感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思考学生的情感能力应如何培养。
【拓展阅读1-4】如何更好地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就本质而言,社会情感学习凸显了情感教育中学生社会发展的内容,强调了学生在对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在他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因此,我们认为,社会情感学习就是要帮助培养学生能够以合理方式理解、管理和表达个人生活中社会情感各个方面的能力的教育。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沃尔克大学召开的国际性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与会者一致同意:“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的一面,则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因此,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被认为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将“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视为情感教育的核心,表明人们将情感教育的效果关注在情感能力与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相协调的运用上,凸显了情感教育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情感能力强的个体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更清醒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及微细变化,主动及时地进行正向调节,从而维持自己良好的身心状态,并自觉与他人、社会保持和谐。
因此,行为个体应掌握一定的与人为友的相关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性情与才能,在学校生活中或参加工作、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处理好关于社会情感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与他人、环境、具体情境和社会间建立起健康良性的关系,形成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社会情感学习的实施不能孤立地抛开人的社会性而只关注人具体应该发展哪些情绪、哪类情感。毕竟,人的情感不是在真空中发展起来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唯一以社会性作为自身基础和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要进行实践活动,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活动和发展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4]“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5]这些经典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社会情感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阅读1-5】寒性教育[16]
寒性体质,是中医上的一个表述。寒性体质的人,多会“体惫力乏、气血两虚、狂躁妄动、神昏谵语”。而错误的教育,与上述病症何其相似!
虐童花样层出不穷,令我们心寒发指;接二连三的校园性侵,更是悍然挑战我们原已脆弱不堪的神经。我们的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诟病。
上述“显性脓包”固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在公众欣然忽略的地方,正在茁壮生长的“隐形脓包”又有多少呢?——教师只“教”不“育”,眼中只有平均分、及格率;学生彻底沦为了“分数”的奴才,得分、失分、涨分、落分、找分、偷分……在分数面前,正直、善良、诚实、宽容等品质正日渐暗淡。
殴师、弑亲、泼熊、投毒,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寒性教育”结出的“寒性果实”。功利的心,最容易与阴毒结缘;精神虚脱的人,一不留神儿就成了变态狂。
指望远离人性的教育结出人性的果实,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敲冰取火。
《孟子》记载了这样一桩发人深省的故事:逢蒙向羿学习射箭,把羿的看家本领都学到之后,他冒出一个歹毒的念头——世间能超越我射技的只有羿了,除掉他,我就成了天下第一。于是,他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孟子听到这件事后说:“羿也有罪呀!”听的人蒙了:羿是个受害者,何罪之有?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另一个故事:郑国攻打卫国,郑国派子濯孺子为将。两军交锋,郑败。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说:“我肩膀疼,不能拉弓,看来今天必死无疑了。”他顺便问了车夫一句:“追我们的是谁?”车夫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后大喜,称自己的命保住了。车夫不解,说对方射技如何如何了得。子濯孺子笑了:“那是我徒孙啊!他老师的射箭技艺就是我教的。他老师是个特别正派的人,教出的学生,肯定错不了!”果然,徒孙见了师爷,只象征性地放了几下空箭就离开了。羿只教技艺不教做人,所以死在学生手下;子濯孺子既教技艺更教做人,所以在徒孙手中逃生。孟子振聋发聩的教诲,何以唤不醒我们蒙昧的心?
每当我走进课堂,看到教师冷着面孔举办“正确答案发布会”时,我就难掩失望——唉,羿的魂,又在眼前这位老师身上附体了。
我们的教育,不缺乏高度,不缺乏深度,缺乏的是“温度”!我们搞过“知识本位”,也搞过“教师本位”,现在又搞“学生本位”。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生命本位”?苏格拉底为了看到弟子们的思想在他面前大放异彩,不惜“借自我嘲讽来掩盖他本身的优点”,他以“佯痴”换取弟子的“真慧”。他的生命就是一个火把,火把的使命乃是点燃智慧。
雅思贝尔斯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如果教师根本不屑把自己设定为“一棵树”“一片云”,而是热衷于以“救世主”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毫无疑问,他培养出的一定是人格畸形的人。
值得警醒的是,“寒性教育”的奉行者们正坠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职业表情、职业语态,成了太多教师难以抹掉的戳记,“居高临下”病毒般侵蚀着太多教师的肌体。想想看,当每一名从教室里走出来的学生都以“扩散寒冷”“传递寒冷”为己任,那被冰痛的成千上万人中,最寒最痛者,不是教师又能是谁?
佛语云: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一个生命的“因由”阶段,我们,究竟该给他们什么?
【拓展阅读1-6】社会情感学习在美国兴起的背景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美国的兴起既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同时亦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应然诉求。
第一,校园危机日益严重。校园危机在美国普遍存在并有日益加重之趋势。很多学校存在学生吸毒、酗酒、破坏公物、逃学、暴力、偷窃、少女怀孕、自杀等现象。美国是世界上毒品泛滥最严重的国家,青少年吸毒更是社会的一大毒瘤。在美国,卫生部门在统计学生使用麻醉品时,把烟草也计入其中。美国卫生部精神健康服务管理部门对12~17岁学生的连续调查表明,酒精和烟草是学生中使用最多的麻醉性物品。1996年,回答说在调查前30天内饮用过酒精、吸过烟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18.80%和18.30%;承认在调查前30天内吸食过大麻、可卡因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7.10%和0.60%。1998年,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约翰森教授主持的“监测未来研究”计划表明,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过去30天内吸食过大麻的八年级学生占比11.00%,十年级学生占比20.00%,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占比22.00%。[17]在美国,学生酗酒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美国酒精滥用和酗酒机构的统计,在美国,14~17岁的学生中已有3万多人存在严重的饮酒问题;在最近20年中,被抓住的醉酒开车的学生的数量是以前的3倍;每10个死于醉酒开车事故的人中就有4名是学生。[18]此外,学生枪杀事件在美国校园也很严重。《时代》杂志的研究报告表明:1998年有100万名十二年级的学生带枪上学,有6093名学生由于携带火器去学校而被开除。美国中小学校园近年来时有枪声大作,不断传来学生死伤的噩耗,美国人痛心,全世界震惊。[19]此外,学校还面临着学生标准测验的巨大压力。学校常常不得不为了应付考核而忽视学生真正的学习参与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青少年在校内外常常缺乏必需的技能来规避问题行为的出现。重视和加强学生社会情感的培养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青少年社会情感荒芜。社会情感是指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它对社会行为有发动作用,可以使行动活性化;同时亦对社会行为起定向作用,可以稳定行为方向。此外,社会情感还是维系人们彼此间关系的纽带。在价值多元的美国,青少年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发展的多重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已得到承认,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不再被视为异端。然而,极端利己主义和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心态却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滋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或是疏离社会、自我奋斗,或是过早“成熟”,学习竞争环境下的另类生存“技能”,以致感情缺失、自私,甚至失去人类最根本的对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对悲剧事件的态度和评判超出常理,表现出对弱者的疏离和漠不关心,对他人情感的嘲弄和鄙视。200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显示,28.00%的青少年持续两周以上每天感到悲伤和无助,以致无法正常进行活动;16.00%的青少年在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杀计划;28.00%的青少年在过去30天里有持续5天以上的饮酒行为;一些地区有超过50.00%的学生退学。美国搜索研究院向近10万名青少年发放自我报告问卷,结果发现:只有29.00%的青少年意识到他们现在的状态是由他们之前做出的选择所导致的,并且学会提前计划未来;而71.00%的青少年则完全没有意识到;只有35.0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尊重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只有24.00%的青少年感受到他们的老师真正关心他们。[20]可见,青少年在自身情绪及情感认知上存在极大缺陷,关注青少年社会情感,提高他们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认知迫在眉睫。
第三,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情绪本身研究的突破。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无损害”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情绪与认知在大脑进行整合的区域及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系。脑功能成像技术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情绪记忆的研究,研究发现杏仁核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不仅局限在巩固阶段,它的作用在编码过程的初期已显示出来,并参与记忆的提取过程。这不仅扩展了之前依据动物实验所得到的有关结论,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人类情绪记忆的脑机制。[21]对社会认知中情绪过程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作用的研究则发现,就个人—社会决策活动而言,情绪过程具有核心作用。围绕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情绪及其调控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以社会认知与情绪过程的交互作用对社会能力的影响为核心所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模型,不仅拓宽了发展心理学关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领域,而且从实证和理论诸层面成功地通过社会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把情绪和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22]
自1905年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首创以智力测验的方式来测量人的智力水平以来,智力水平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预测个体学业成就水平和未来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但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智商高低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个体在学校和社会中能否成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将视角转移到个体的社会与情绪能力方面,并将其作为影响个体成就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对情绪的理解和其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与跟同龄人进行社会交往、同龄人积极的经验、亲社会行为和与同理心相关的行为存在很大的关联。能够用感知情绪的方式来最小化和同龄人之间冲突的儿童,往往更受同龄人的欢迎,而且比其他儿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早年阶段的低层次的情绪调节水平往往能预测长期的行为问题。
第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颁布。2001年1月,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布什就发布了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在报告中,他勾画了21世纪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重申了美国公立学校应该承担起不分地区、不论家庭背景、没有肤色之别地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格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并郑重宣布将与国会共同努力,力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从而最终实现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3]这一计划在2002年1月经布什签署成为联邦法案,开始在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实施。该法案总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公立学校里的每名学生都能获得做好充分准备的教师的教育、基于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课程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处境不利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教师质量、将英语熟练程度有限的学生转化成英语熟练的学生、促进掌握情况的家长做出选择和革新项目、鼓励建设21世纪的安全学校、增加对有影响的资助项目的拨款、鼓励自由和成绩责任制七个方面。
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倾向于把儿童的学习分为情绪和学业两个领域。人们或者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学业成绩,或者强调学生情绪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乐意传递一些重要的观点:两种学习方式彼此是紧密相连的。它的含义是提高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的技巧在改善学业成绩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4]
【拓展阅读1-7】社会情感学习在英国的实施(以SEAL为例)[25]
“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SEAL)项目鼓励学校采用全校性的方法,创建一种有情感文化修养的学校环境、道德风貌以及人际关系氛围,以促进学生、教职人员以及家长的社会情感学习。在这个整体框架内,那些经过开发用以鼓励学生、教师和课堂内外的学习的材料将获得合理的支持。与此同时,苏格兰行政院(The Scottish Executive)在其健康学校网络的基础上,以“心理健康与情感健康”(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al wellbeing)为名开发了一套方法。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在网站上列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资源,供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等下载使用。
①“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资源(初等和中等)。它提供了在小学和中学里促进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发展的框架,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幻灯片、指南书册。
②家庭“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这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与孩子共同进行的活动,旨在让父母为孩子的社会、情感和学习技能发展以及在校任务的完成提供支持和帮助。
③社区凝聚力标准。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缩小差距;在对话、相互尊重和接受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公民价值观;减少参与和获取成就的障碍。
“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的干预模型
“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采取了三波干预模型,如图1-3所示。
图1-3 “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的三波干预模型[26]
在图1-3中,全校性的实施运用即为第一波干预(图中最顶层)。在这一层面上,质量为先的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的教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建立有效地促进情感健康和福祉的全校性政策制度和框架尤为重要。中间一层即为第二波干预,这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来进行的,这些学生被认为在技能发展方面需要额外的帮助和指导。图中最底层是第三波干预,直接针对特定的儿童来开展个别辅导。
(二)“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课程材料
在两年的时间里,500多所学校参与了初等国家战略的行为和出勤试点项目。在此实践基础上,一套全面的、系统的课程材料于2005年得以开发完成并出版。这套材料帮助儿童发展理解他人观点、在小组中进行工作、遇到困难坚持不放弃、解决冲突、调控焦虑等技能。它是以众多小学系统地开展“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项目的实践为根据的,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圆圈游戏、同伴方案、个人、社会及健康教育和公民意识课程。
该课程材料分为如下七个主题。
①新开始(new beginnings)。
②争吵与和好(getting on and falling out)。
③向欺凌说“不”(say no to bullying)。
④向目标迈进!(going for goals!)。
⑤喜欢我自己(good to be me)。
⑥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
⑦改变(changes)。
每个主题都是面向全校开展的,并且包含全校性的集会活动以及后续活动的建议。这套材料共包含七个系列,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段,分为四个不同的水平阶段,即红色系列——基础阶段;蓝色系列——一、二年级;黄色系列——三、四年级;绿色系列——五、六年级。另外三个系列是:紫色系列——针对教职人员所开展的活动;金色系列——针对家庭开展的活动;银色系列——针对学生开展的小组活动。
第一步,校长、副校长或者学校里的个人、社会及健康教育课程协调员参加由当地政府组织的“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课程材料介绍会。
第二步,校长、副校长或课程协调员共同分享和交流各自的想法,并达成一致协议做进一步的探索。接下来,考虑如何将课程材料与学校中正在开展的有关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发展的课程结合起来。然后把该材料介入学校的计划课程,使其在其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第三步,与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学校教职人员开展会议,讨论应该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什么,考虑如何将项目的开展建立在学校已有的有效实践基础上,并抽取该材料的部分内容进行试验。在制订计划时,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
第四步,教师阅读和学习该课程材料,尝试其中一些建议的活动和主题课程。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半个学期或更长时间。教职人员还应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新的开始”这一主题中的紫色系列或其他相关的培训内容来学习圆圈游戏或戏剧表演技巧等。
第五步,课程领导者和教师从该材料中提取观点和想法,并将其加入中期课程计划。项目领导团队组织协调好教师可能会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海报以及可复印的其他资料。他们要确定如何对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发展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六步,在全校范围内启动“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课程项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一个主题集会;在所有班级里开展关于该主题的相关活动;开展后续集会来分享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在此集会中邀请家长或监护人参与;开展家长会议。
(四)在学校层面实施“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的九条原则
①“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的实施以清晰的,聚焦于提高标准、行为和出勤的计划为支撑。
②建立良好的学校道德风貌,提供一种促进社会和情感技能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③向所有的学生提供计划好的机会来发展自身的社会和情感技能。
④向成人提供机会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和情感技能。
⑤教职人员意识到社会和情感技能对于有效学习和学生福祉的重要性。
⑥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能够参与小组活动。
⑦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⑧尽最大努力,积极地与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合作。
⑨学校与外校、当地社区、校外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拓展阅读1-8】美国CASEL实施社会情感学习简介
(一)CASEL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标准和学习目标
目标1:培养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就。具体地说,包括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识别个人喜好以及外部支持情况;表现出与实现个人和学术目标相关的技巧。
这一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些重要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为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集合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知道如何管理以及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种技能和态度使个体能够更合理地应对压力,控制冲动,并且在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时,保持自己主动进取的动力。为此学生需要发展一系列的技能,包括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效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资源。最后,对学生而言,能够为实现学业和个人目标而建立和监管自我的进展状况尤为重要。
目标2:运用社会认知和人际交流的技巧,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具体地说,包括识别他人的感受与观点;分辨个人和组织的共性与差别;能够运用沟通、社交技巧与他人有效地互动;表现出一种能力,即以建设性的方式来预防、管理和解决人际冲突。
这一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与他人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对获得学业和一生的成功都非常重要;与他人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需要具备识别他人想法、情感和观点的能力,以及接纳与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观点不同的人的能力。此外,与同伴、家庭成员和工作中的同事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还需要具有与人合作、相互尊重地进行交流以及建设性地解决与他人冲突的能力。
目标3:掌握决策技能,在个人、学校和社区情境中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具体地说,包括在做决策时,考虑伦理、安全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应用决策技能,负责任地处理日常学业和社交中的各种情况;为学校和社区的福祉贡献力量。
这一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促进个人的建康,避免危险行为,真诚和公平地对待他人,并能够为班级、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福祉贡献力量,是民主社会对普通公民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结果需要具备决策的能力,以及根据仔细确定的决策来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变换不同的解决方案;预计每个行为的后果;对自己的决策进行评价和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二)CASEL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支持体系和三级干预
社会情感学习教学是在关爱、安全、管理规范、参与式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等良好学习环境的情境下提供给学生的。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中学到的技能技巧,学生将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生活中进一步强化与巩固。所有的儿童都将会从社会情感学习教学中获益,不仅包括那些未出现行为问题的学生,还包括那些从事个别消极行为和那些已经存在较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学生。
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学校的教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等都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社会情感学习的支持体系除了包含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区。此外,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尽管它的出现是为了矫正在学生中存在的日益严重的社会情感问题,但是除了“治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预防”作用。因此,其关注的群体包括所有儿童,并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采取不同水平的支持和干预。由此得出社会情感学习的三级干预模型,如图1-4所示。图中不同大小的椭圆代表每一级别的服务对象范围,底座则说明促进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协作。
图1-4 社会情感学习的三级干预模型
通过图1-5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预防学生情感和行为问题的三级干预模型。
图1-5 预防学生情感和行为问题的三级干预模型
在全面干预层面(图1-4中最大的椭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针对全体学生,通过创建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学习环境,促进所有学生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大约有80%的学生属于初级干预对象(图1-5中的绿色部分),他们在学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存在较低程度的问题,处于“低危险”水平,需要额外的帮助;大约有15%的学生属于二级干预对象(图1-5中的黄色部分),他们在学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存在较大程度的问题,处于“处境危险”水平,需要特别的帮助,如同伴辅导;大约有5%的学生属于三级干预对象(图1-5中的红色部分),他们在学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存在严重问题,处于“高危险”的水平,需要更为及时和特别的帮助,如个性化的社会技能训练。[28]
CASEL对众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加上其组织成员与中小学的长期合作,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他们提出了构成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整个执行周期的十个步骤,以及影响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质量和发展的六个重要影响因素。
1.十个步骤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执行周期的十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步骤1和步骤2是准备阶段,步骤3~6是规划阶段,步骤7~10是执行阶段。这十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1:校长承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社会情感学习
学校领导力是学校管理改进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运用是学校改进的有效措施。作为学校改进的框架,社会情感学习的价值需要获得校长的理解和接受,并承诺为该项目的成功执行及其在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全力以赴。校长的承诺是社会情感学习在学校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有力保障。
步骤2:校长鼓励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并成立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指导委员会
校长将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与教师、家长、社区成员等重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分享,并成立包含各方代表的、具有最高决策权的项目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要确保该项目行动过程中的权力共享。
步骤3:达成并传递共同的愿景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为学生在社交、情感和学业方面的发展制定一个愿景,并使这一愿景在学校全体成员中达成共识。这一愿景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并吸引相关人员对项目积极地持续关注。
步骤4: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需求调查以及可利用资源的评估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针对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开展以下活动:需求调查,可利用资源评估,当地和全州政策背景的分析,学生和教职人员的需求,校园的氛围,全校范围内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等等。需求评估能够增强对学校优势和劣势的了解,有利于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
步骤5:开发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行动方案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基于需求调查与可利用资源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行动方案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目标、基准、时间表和针对六个项目实施影响因素而制定的应对计划。行动方案有利于激发学校更加系统全面和持续不断的动力。
步骤6:回顾并筛选有效的项目实施策略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和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符合社会情感学习目标的、有实证证据支持的项目实施策略进行回顾、筛选与整理。符合程序规范的、有证据支持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社会情感学习的核心。
基于已有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证研究,总结并提供项目实施相关人员的专业发展培训。有了以实证证据为支撑的初期培训,可以确保项目的执行人员理解和运用项目的理论、原则和策略来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这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步骤8: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实施筛选后的基于实证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并对教学和实施过程进行反思。项目初期的开展为全体教职人员提供了解项目的机会,而反思则为项目在校园范围内的推广做好准备。
步骤9: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社会情感学习的课堂教学
经过对项目初期实施效果的反思并做出相应调整后,全体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该项目,并且社会情感学习的实践活动被逐渐整合到学校其他的活动当中。经过整合与扩展,项目能够为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步骤10:回顾和调整以促进项目的改进和发展
2.六个影响因素
为了项目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项目指导委员和校长定期对项目所有的规划和执行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发现是否需要改变和调整现有的措施和办法。定期对各项活动与计划进行总结是核查项目进展和保证适时调整的重要途径。
CASEL总结出确保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有效实施的六个重要影响因素。
(1)提供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校长要承诺为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并为学校全体教职人员提供反思和反馈的机会。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和反思使教职人员对社会情感学习的教学和活动保持清晰感,并能够促进项目不断改进。
(2)评估项目的实践和结果以使其得到不断改进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要不断地监视学校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活动和结果,以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对项目实践和结果进行定期和不间断的评估有助于学校既定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如期执行。
(3)完善基础设施和体制以促进项目的规划实施
学校领导者应大力完善相关制度,如学校政策、经费支持、期限和人事制度等,以促进项目实施。此外,为了项目的实施而完善基础设施,以确保社会情感学习教学在学校事务中占有优先地位,项目因此得以更好地持续发展。
(4)在全校范围内整合项目框架和实践活动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与全体教职工一起回顾学校的所有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将社会情感学习整合到学校工作中去,这为学生实践和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机会。
(5)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伙伴关系
(6)学校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展开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长)定期与教职员工、家长、学生以及社区成员分享关于学校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情况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与相关人员的有效和及时沟通,有助于学校获取支持,使相关人员对项目保持热情。
(四)CASEL关于有效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特征
CASEL认为,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应该具备以下十个特点。
1.以理论和科学研究为基础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儿童发展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此外,还要结合对已开展的、对学生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只有结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2.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社会情感学习技巧及其道德准则
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社会情感学习增强了学生社交、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学会了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倾听和赏识他人的观点,设置积极的目标,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有效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情况。同时,他们也对自己、他人、职业、身体健康和公民身份形成了负责任和尊敬的态度以及价值观。
3.通过关爱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和学校实践活动增强学校的内外联系
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创建相互关爱、负责任和乐于学习的课堂氛围。项目培养学生情绪上的安全感,并且增强学生、教师、学校其他工作者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4.提供与学生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教学
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为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学生提供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并设置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有效的项目教学也强调文化敏感性和尊重多元化。
5.帮助学校协调并整合原本相互独立的项目
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统一的框架,以促进每一名学生学业和社会情感方面的发展。项目协调和整合了相对独立的强调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问题预防、健康、品质、服务学习和公民意识等的学校改进项目,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学校改进项目。
6.通过强调学业中的情感和社交维度,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与教师积极互动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项目介绍参与式的授课和学习方法,如问题解决方法和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获得学业成功。
项目让学校教职员工、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校的项目工作,使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知识能延伸到校外的生活中,家庭和社区为学生在社会情感学习技能上的应用和发展做出共同努力。
8.建立组织支持和鼓励成功的规章制度
项目重视学校改革项目成功的影响因素,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这些影响因素包括领导力、所有人积极参与项目规划、充裕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学校、学区和州教育政策的协调和一致性。
9.提供高质量的员工发展支持
项目为每一个项目学校的教职员工提供有计划的专业发展培训,主要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有效教学方法的范例和实践、经常性的指导,以及来自同行的建设性意见。
10.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和改进
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始于能够将学校需求和项目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需求评估,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项目的可解释性,不断调整以促进项目的改进和提高。
[1] CASEL,“CASEL SEL Programme Guidelines,”http://secondaryguide.casel.org/casel-secondary-guide.pdf,2018-08-15。
[2] Humphrey,N.,Lendrum,A.& Wigelsworth,M.,“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SEAL)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Schools:National Evaluation,”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81718/DFE-RR049.pdf,2018-06-17.
[3]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于2007年7月改名为儿童、学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简称DCSF)。
[4] 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 for Secondary Schools:Tools for Monitoring,Profiling and Evaluation,Nottingham,DCSF Publications,2007.
[5]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载《教育研究》,2004(6)。
[6]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教育研究》,2000(9)。
[7] Salovey,P.,Mayer,J.D.,“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9(3),pp.185-211.
[8] 毛亚庆:《论公平有质量的学校管理改进》,载《教育学报》,2013 (3)。
[9] 杨岚:《我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见《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7。
[10] 相关材料由英国专家团队提供,项目组翻译。
[11] 相关材料由克里斯(Chris)团队提供。
[12]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3]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 张丽钧:《寒性教育》,载《中华读书报》,2013-06-19。
[17] 屈书杰:《美国中小学的禁毒教育》,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 (3)。
[18] 杨慧敏:《美国中学校园危机探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3)。
[19] 杨慧敏:《美国中学校园危机探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3)。
[20] Zins,J.E.,Elias,M.J.,“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http://casel.org/publications/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2018-08-15.
[21] 杨炯炯、赵艳兵:《杏仁核参与情绪记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述评》,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22] 王沛、胡林成:《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载《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
[23] 胡庆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新世纪美国政府的教育理想和改革方向》,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 (5)。
[24] Shriver,T.P.,Weissberg,R.P.,“No Emotion Left Behind,”New York Times,2005(16).
[25] 相关材料由克里斯(Chris)团队提供。
[26] Humphrey,N.,Lendrum,A.& Wigelsworth,M.,“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SEAL)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Schools:National Evaluation,”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81718/DFE-RR049.pdf,2018-06-17.
[27] 资料翻译整理自CASEL官方网站。
[28] Sugai,G.,Horner,R.H.,“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ries o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Schools,”Journal of Emotional & Behavioral Disorders,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