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及类型
一、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含义
课堂教学工作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课堂教学行为系统。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技术层面。主要是指基本的操作规程和方法要领。课堂教学技能的技术层面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客观化的操作规程、方式方法而言,是从众多的教学行为经验和一定的教育理论中概括抽象出来的要求和要领,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并在教学中运用。
二是能力层面。主要是指教师对技术层面的操作规程、方式方法、要求要领的主观掌握和运用并形成熟练的教学能力的行为方式。能力层面所强调是教师如何以自己的行为经验和体悟去掌握和运用技术层面业已形成的操作规程、方式方法、要求要领,其侧重点在于教师的掌握和运用,使之主体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
三是创造性和艺术化运用技术层面。这是指教师在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能且已形成一定的教学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教育修养,达到创造性和艺术化运用教学技术,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的教学境界。这是课堂教学技能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课堂教学艺术,虽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轻易达到,但却是每个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课堂教学工作技能与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是相互联系的。教学理论知识是人脑中形成的教学经验系统,教学能力则是个体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这两者是掌握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前提,并制约着掌握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速度和深度。例如,教师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掌握,是形成“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教学的先决条件。该技能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复运用学习动机理论,逐渐固定下来的。教师掌握的学习动机理论知识越多,理解越深,获得和改进该技能的可能性就越大,形成的技能水平就越高。反过来,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助于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
西方研究者对大学毕业的中小学教师考查的结果表明,教师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就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了。实践证明,在达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课堂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许多学历相同、教龄相近、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相似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却差异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技能水平不同。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专业成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必须加强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二)课堂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一个专业成熟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所教知识,还应当具备与教育任务相适应的教学工作技能、技巧。比如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生字,只是懂得这个字的音、形、义诸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只能是自己掌握知识阶段,尚不具有教别人的技能),还必须能准确地发音,正确、流利地表达这个字的音、形、义诸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同时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这仅仅是教师职业初级阶段应具备的能力。然而,对于高效率的识字教学来说,还必须能根据这个字的音、形、义诸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知识基础,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使识字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才是趋于教师职业成熟阶段的教师。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不仅具有精细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群体与个体的能力,还能把识字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等巧妙地统一在这个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识字教学能够使学生不仅准确识记,还能终生不忘;不仅掌握音、形、义,还能灵活准确地运用,那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达到技艺、技巧的水平。此时,教师专业水平已到成熟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按照“教师专业水平的成熟是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目标”这一要求不懈努力。
(三)课堂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教师职业从产生之时起,就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要发挥这样的功能,教师必须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明确指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这就是说,只记忆、储存了一大堆知识的人还没有资格当教师,能灵活采用有效、启人心智的课堂教学技能的人才能做教师。只有掌握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懂得教育成败的原因,才有能力胜任教师工作。“胜任”意味着在教师的岗位上,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主要特征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知识经验凭借性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教学经验。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还要有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时,要进行相关的理论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内隐性
课堂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整合,并且多以一定的外显形式,通过肢体和肌肉运动来实现。动作技能是控制自己操作动作执行的经验,是通过练习而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随意行动方式。动作技能是外显的、可观察的,以物质形式的客体为对象。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在智力活动中获得的控制自己智力动作执行的经验,是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的方式。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内潜的、对象是观念性的东西。这两种技能在教学技能中相互交叉、密不可分,动作技能是它的具体行为表现,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则起调节和完善作用。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是通过智慧技能和自我调控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技能具有内隐性。在教学技能训练中不能一味机械操练,只就外在表现看技能,还要注意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自动化、熟练化、简约化。
(三)课堂教学技能的后天习得性
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经过训练获得的。课堂教学技能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技能的获得不仅受到教师本人对教学的认识水平及教学经验多寡的制约,而且受到学习与训练的影响。不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勤奋的实践是不能很快地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另一方面,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有其服从规律的一面,也有出神入化、不可预测的方面。教学要达到艺术的境地,没有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是不可想象的。
(四)课堂教学技能的可操作性
不同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内涵和结构是不同的,但所有的课堂教学技能都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都包含着特定的规则或动作程序,因而都可以分解为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步骤来加以训练和模仿。课堂教学技能的这一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成为可能。
四、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类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需要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技能,以保证教学高效地进行。为了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工作技能进行研究、训练,需要将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分类。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分类的科学程度既反映了对教学过程认识的深度,又制约着技能训练的效果。
(一)国内外有关专家对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分类
英国的特罗特(Trott)在进行微格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时,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表现、实际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知的教学行为,分为六种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变化的技能;导入的技能;强化的技能;提问的技能;例证的技能;说明的技能。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阿伦(D.W.Allen)和伊芙(W.Eve)根据经验和对教师行为的分析,从构成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多种要素中抽出如下十四种要素为普通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刺激多样化;导入;总结;非语言启发;强调学生参与;流畅提问;探索性提问;高水平提问;分散性提问;确认(辨析专注行为);图解的范例应用;运用材料;有计划地重复;交流的完整性。
日本东京大学将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分为如下九种:导入技能;展开技能;变化技能;总结技能;例证技能;确认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将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分为如下十种:强化技能;一般提问技能;变化技能;讲解技能;导入与结束技能;高层次提问技能;课堂管理和组织技能;小组讨论组织技能;个别指导技能;发现学习指导与创造力培养技能。
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工作技能分为五类: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工作技能中又设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变化技能。
(二)按照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致划分为:教学准备技能;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综合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在走进教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是必需的。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教学设计技能包括:目标编订技能、教学素材处理技能、教学媒体选择技能、教学策略制订技能以及教案编制技能。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其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技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需要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技能,以保证教学高效地进行。结合已有的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研究成果,我们将课堂教学工作技能分为: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课堂观察技能、课堂倾听技能、演示技能、讨论技能、结课技能等。这些技能反映了课堂教学各种技能之间的纵向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课堂教学工作技能是以综合的形式出现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这些综合技能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教学综合技能包括:课堂活动组织技能、情境创设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教学评价技能以及合作技能。这些技能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技能,构成了体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单项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横向关系。具有纵向关系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和具有横向关系的教学综合技能构成了立体化的课堂教学工作技能体系,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才能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技能的风采。
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不仅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更需要学校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强**师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教师的反思技能、说课技能、听课技能、评课技能、教育叙事技能、行动研究技能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发展态势。
上述课堂教学工作技能有的内容已经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课程中涉及,本课程主要结合师范生目前的实际以及中小学新课改的客观要求,着重介绍课堂教学导入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技能、学法指导技能、学生评价技能、课堂教学结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