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技能》课程方案

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技能》课程是一门连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教学行为系统训练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技术性行为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增强师范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师范生实际执教行为能力。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理解教学活动过程中基本教学技能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

2.了解和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对班主任工作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刻、理性地分析。

(二)技能方面

1.能在熟练掌握各项课堂教学技能基本规程和要领的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教学行为训练,以形成相应的基本技能。

2.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初步学会用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本课程安排18课时的课堂教学,同时,安排相同课时数的课程训练。

具体安排见下表: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基于课程性质是技能课,课程目标除了了解相关知识也是为了落实到技能训练上,因此,要求课堂学习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的方式,以体验增进训练,让学生在体验中尝试理解理论,在操作训练中形成技能。

2.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是一门以实践实训教学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综合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做、学、教”教学法、观摩法、微格训练法等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教学方法,其具体形式有:

(1)理论教学与教学技能技巧训练相结合,以训练为重心。

(2)教学技术规程和要领的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以示范为重心——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示范、任课教师本身教学示范、教学录像片观摩等。

(3)教学操作与诊断、评价相结合,以操作训练为重心,评价对象主要是学生操作训练课、示范课、录像片段等教学案例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结合进行。

(4)见习与练习结合,以练习为重。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包括课内初步练习、教师指导下练习,课外充分练习、学生互相指导下练习。

(5)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教学实施过程分为A模式和B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具体教学条件选择运用或两者结合运用。

A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教学技能基本理论学习—范例资料学习—教学技能实践练习—练习反馈—再练习。

B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教学技能基本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实践练习—范例资料学习—练习反馈—再练习。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随堂技术训练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单项教学技术训练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重在过程评价。所占分数比为40%。

2.综合训练教学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教学技能进行评价,重在结果评价。所占分数比为60%。

3.在评价内容上,既对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也对其在训练过程中的出勤率、协作程度、参与程度、训练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做到客观反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4.在评价方式上,有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5.课程最终成绩采用等级评定方式,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