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刚从事教学的教师,提问技能存在的问题很多,下面列举几个常发生的现象。

一、切忌“满堂问”

有些教师把过去的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以为“满堂问”比“满堂灌”好,对问答式教学产生“迷信”心理。其实无论是讲授还是提问,都可以成为启发式教学,衡量是否是启发式教学的准则应该是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即启发式教学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讲授不一定就是“满堂灌”,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讲授才是“满堂灌”,提问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教学,流于形式的问答式教学,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浪费了宝贵的有效教学时间。

提问教学尽管有诸多优势,但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首先,提问教学的条件要求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其次,提问教学不是万能的,尤其适用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其他教学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和内容等,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方式,优势互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提问教学比较浪费教学时间。

二、切忌“为问而问”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教师哗众取宠,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貌似轻松愉快、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实则空空洞洞,学无所获。教师问全班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同学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好”“对”。这种提问追求表面课堂气氛的活跃,是常见的“无病呻吟”不良习惯。

三、不给学生思考余地的提问

教师提问后,要稍作停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同时让学生组织自己回答的语言,进行回答。教师“连珠炮”式提问,学生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就要求回答,就丧失了提问的意义。

四、切忌“对牛弹琴”式提问

提问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因材施教。首先,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具有相应水平的学生回答,要求不同的问题让具有相应特点的学生回答。不能以提问让学生回答作为惩罚,为难学生,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其次,孔子教育学生时“叩其两端”,说明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思路。有的提问比较直接,有的提问则比较间接。既有正面提问,又有反面提问。既有设问,也有追问。

本章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一

[训练内容] 采用初中教材的某一节或某一课,进行课堂提问的整体设计。

[训练目标] 1.理解课堂提问的目的和作用。(为什么要提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在教学中,你设计的提问起到什么作用?)2.掌握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哪些教学内容上的提问?提问前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难度如何?)

[训练程序] 1.学习有关理论,了解课堂提问的作用,掌握问题的设计的基本要求。2.提供案例。

案例1 摩擦力

华东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陈延沛在讲“摩擦力”这一物理概念时,他首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师:“有一块石头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刻掀起了一片哄笑声。

生:“石头那么重,蚂蚁这么小,哪能推动?!”也有的不假思索地回答:“推得动!”

师:“大家再认真考虑考虑,到底推不推得动?”教师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认真深思。

生:“推得动!真的推得动……”一个学生带头兴奋地欢叫着。教室热闹起来。

师:“关键不在于石头的重量,而在于石头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系数的大小。”说着就在黑板上写了:“摩擦力”三个美观工整的宋体字——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引自刘敬发.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1.8)

案例2 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一个铁丝围成的圆圈,问:要求它的周长,你有什么方法?

生1:剪开拉直。

师:化曲为直。一个表面是圆形的物体,都要剪开吗?

生2:可以用线绕一圈,也可以滚一周。

师:比较聪明!农村的圆形井口,能滚吗?

生3:可以用绳子绕一圈。

师:黑板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测量它的周长。

……学生用绳子绕一圈,但发现操作困难。

师:有没有比较适用的方法,能比较简单的算出圆的周长呢?

要求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大一些的圆,再用圆规画一个小一些的圆。说一说画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4:画大圆时圆规张开的大一些,画小圆时圆规张开的小一些。

师:你认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生5:和圆规张开的大小,也就是和半径有关。

3.根据案例,说说课堂提问有哪些作用和用途?请一一列举。

4.对比你备课中设计的问题,说明你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不符合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5.根据案例,结合你备课中设计的问题,说明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技能训练二

[训练内容] 利用中小学教材,练习设计各类提问。

[训练目标] 学会提出六种类型的问题。

[训练程序] 1.学习有关理论,理解课堂提问的类型2.说明六种课堂提问的特点及表达方式。3.根据中小学教材,以每一类提问的方式各提出2~3个问题。(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

技能训练三

[训练内容] 现场模拟提问,熟悉提问的程序。

[训练目标] 掌握提问的程序。

[训练程序] 1.学习有关理论,理解课堂提问的一般程序。2.以同班同学为对象,按照课堂提问的一般程序,进行模拟提问。

技能训练四

[训练内容] 根据中小学某一章节教学内容的备课,以提问教学的方式进行微格教学,发现你的提问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在不具备微格教学条件的情况下,以同班同学为对象,模拟训练提问教学。

[训练目标] 掌握提问的基本要领及提问后的回应。

[训练程序] 1.学习有关理论,理解课堂提问的基本要领以及提问后对学生的回应。2.观看提问教学案例录像,学习提问的基本要领以及提问后对学生的回应方式。

案例3:什么是鸟?(对象:幼儿)

师:什么是鸟?

生1:天上飞的就是鸟。

师:飞机是鸟吗?

生2:不是,天上飞的动物才是鸟。

师:那苍蝇、蚊子、蜻蜓、蜜蜂是鸟吗?

生3:天上飞的、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才是鸟。

师:那地上跑的鸵鸟,也有羽毛、有翅膀,是鸟吗?

生4:肯定是鸟,不然怎么叫“鸵鸟”呢?

师:那么,什么是鸟呢?

生5: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是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是鸟了!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

3.进行微格教学,学习提问教学,或者以同班同学为对象,模拟训练提问教学。

4.让同学评价你的提问教学,学会正确的提问教学行为方式。

5.修正自己不好的提问及其应答行为,模仿好的提问及其应答行为,完善提问教学。

6.到中小学进行见习、实习,学习提问教学。

[训练评价]

课堂提问技能训练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