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
各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转入整改落实阶段,研究制定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至关重要。
一、方案要实
要重方案内容的实,而不是形式的美。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讲的是有诚信的话不一定是美丽的,美丽的话不一定有诚信;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能说会道,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明智的人不一定懂得很多,懂得很多的人不一定明智。我理解,中央领导同志、省领导同志一再苦口婆心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实话实说,就是为民办实事;就是要我们明白,理是相通的、情是相通的,群众更多的不是看我们说的如何,而是看我们做得如何。关键是做,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你讲得越好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整改方案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
二、方案要细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方案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整改落实项目,对征求意见和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分门别类提出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明确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做到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长期安排。
三、方案立足于行
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讲的是:以前我对人,听了他说话,便信他的行为了。现在我对人,听了他说话,得再看他的行为。群众何尝不是如此呢,群众是要看我们行为、看我们做得如何的。我们要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所列整改落实的具体事项,逐项明确责任领导和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并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论语》说,“君子贵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是告诉人们,要谨慎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把思想化为行动,切忌空想、说空话、或说了想了却又不去做,不去行动。
四、方案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
学习实践活动要“开花结果”,关键是要解决突出问题。但是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能解决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当前必须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才能解决,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权衡利弊、科学抉择。既不能一筹莫展、裹足不前,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不能拈轻怕重,又不能在不具备条件情况下强其所难。当然,首要的是我们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孟子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段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当时孟子力劝梁惠王做国家统一大业,为说服梁惠王,孟子就举例说明,他说叫你用两个胳臂把泰山挟起来而且跨越北海(泰山北海都是在当时的齐国),你告诉人说我不能、我没办法、我做不到,这是真正的不能;但是要你为年长者按一按四肢、活动活动关节,你说我的能力达不到、我做不到,这就不是不能了,而是不为了、不愿做了。我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真正不能做到的事别人是可以理解的,但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你却说你做不了,就是你不想做了。我想通过我们努力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做,一定要创造条件解决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解决“跳一跳能够到”的问题。
200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