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即人味与文味的完美结合
——2012年1月12日在咸嘉博才小学的讲演
今天,很高兴能在岁末参加大家的交流活动,感觉这里的交流氛围非常好,可能是大家生活得比较如意的缘故,不时地听到老师们爽朗的笑声,感觉这里始终洋溢着一种人的味道。
本来陈校长要安排两位老师去参加外面的一个会议,这两位老师都舍不得走。我想不想走的理由就是这里的交流氛围不一样,舍不得这里浓浓的人的味道。那边是去听领导报告,领导一般是不讲人话的,领导讲的都是官话(大家大笑)。当然,不包括我们的陈校长,我们的陈校长还是经常讲些人话的(又是大笑)。
我今天独自开车到校门口,陈校长打电话来,说还要几分钟到。我就一个人走进来,闲逛。感觉校园里空****的,学生走了,学校的心也空了。后面来了几个篮球训练的学生。校园是属人的地方,应充满着人的活动。教育以人为本,要以人的活动为本,要以活生生的人味为本。校园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人的味道,就是空洞的,毫无生气的。
学校几位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做个汇报,这个形式非常好。而且,这几位老师都汇报得很生动,善于捕捉细节,这源于他们有一颗敏感的教育心灵。一个人能否在一个新的场所捕捉到有意义的事物,取决于个人心灵生活的丰富程度。像海绵吸水、磁铁吸金属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有事先的准备,才可能吸到更多的有意义的事物。
从几位老师的汇报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教师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同时也说明小学教育的魅力无穷,小学教育的创造空间的无穷。我今天就从人味出发,和大家交流几点刚刚听大家交流获得的想法。
一是校园文化。那位参观武汉育才小学的老师,讲到育才小学的状况,他们的学校既是校园,又是花园,更是乐园,老师独具匠心,把学生,特别是特长孩子的活动照片,展示出来,把学生的成绩展现出来,把小学变成童话世界,力求给学生最美的童年,校园分成各种主题区间,儿童与自然、儿童与人文、儿童与个性展示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各种艺体活动。从他们的努力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儿童为中心,这是第一个关键词,要切实地体现儿童立场,换言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不是为了给领导看的。我们不仅要明确坚持儿童为本,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理念落实在切实的活动之中,这意味着要把对儿童的关注转化成儿童的生活形式,所以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生活。当然,尊重儿童生活,并不是自然状态的儿童生活,随性的儿童生活,而是引导中的儿童生活,这就涉及第三个关键词,那就是文化,也就是寓文化于儿童活动形式之中。校园里弥漫出来的儿童味、生活味、文化味,三种味道指向阳光少年的成长,或成长为阳光少年。如果把儿童味和生活味合称人味,文化味简称文味,一所好的学校,或者说优良的学校教育,不过就是人味与文味的完美合一。
二是科学教育。我们咸嘉博才小学建校伊始,就以科学教育为特色。我在校园里闲逛时,看到了我们的诸多科学文化设计,应该说做得很不错。但我个人还是有些别样的感觉,那就是我看了这些设计之后,感觉自己的科学冲动并没有被真实唤起。我不知道孩子们在这里走来走去的时候是否被充分唤起了,但至少提示我们,我们的设计是否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需要?是否真正从孩子们的科学需求方式出发?还是只是做给大人看的?这里我们同样可以考虑三个关键词,一是儿童,二是生活,三是科学,也就是把科学教育变成切实的儿童生活的形式。一位发言的帅哥老师从不同学科出发,举了很多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的富于趣味的小案例,实际上就是科学教育生活化的例证。另外,我们的科学教育文化设计,可以考虑分主题,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之中,不是一头雾水,而是分门别类,真正有所理解。当然,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小学科学教育的中心其实并不在科学教育本身,而在以科学教育引导孩子们的成长,这样就把小学科学教育变成孩子们成长的基本形式与路径。这意味着我们的重点乃是科学之爱,由此而激活他们对世界、对人生之爱,在此基础上,才是科学知识、科学理性、科学技能的发展。这涉及科学教育的层次性问题。
三是语文教育问题。前面汇报的教师提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深化,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面:首先是语文本身,语文教育无疑是从语言文字开始,让孩子会说话,认识汉语言文字;其次是语言文学,让孩子们会说好话,感受汉语言文学的优美;最后是文化,语文的教学最终乃是文化的渗透,也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人格、民族气质。关于语文教育的方法,我谈一点,那就是回到文本,立足学生,寻找文本中通往学生心灵世界的眼,也就是找到文本与学生联系的精神之眼。
四是创新教育问题。我们学校有一个创新教育课题,大家也有很多想法和做法,这是很好的。我想说一点,我们的创新教育针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当下教育的平庸化,教育教学既没有展示教师自身生动的生命姿态,更没有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这才是我们思考创新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我提出课堂也好,学校活动也好,都是平台,是展现学生丰盈生命的平台,在展现学生生命的过程中其实也展现了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或者说教师的生命质量展示的标志就是学生被激活了。这意味着教育创新的问题乃是如何以教育教学的创意、学生学习的创意,来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问题,也就是学校中人的生命质量问题。创新教育的关键词同样是三个:一是儿童,创新教育旨在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二是生活,创新需要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三是创新,也就是建立在理解儿童、适应儿童生活之上的创造性品质的提升。关于创新教育,我还谈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减负的问题,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地回应当前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减负乃是在消极层面让生命自由;创新是从积极层面让生命绽放。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减负中创新,扩展孩子们的自由空间;同时要在创新中减负,让孩子们在积极的生命展示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能在创造性学习中减轻课业负担压力,提升生命质量。
我们生活在学校之中,每一时刻我们都作为人行走在学校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关注当下学校生活情境中人的生命质量,珍惜学校生活每一刻,哪怕是跟学生的一句谈话,学校领导与老师之间的一句交流,都应该展示人性的优雅与生命的活力。人性的境界在不同阶段,在低龄阶段,在学习活动中,可以达到这个阶段人性的充分实现。在普通的小学教师岗位,我们同样能让自己的人性达到高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