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幅:自得其乐的“笨鸟”

我自比笨鸟,许多人误以为谦虚。而我历来认为:恰如其分的自夸绝不是骄傲,矫揉造作的自谦只能算虚伪。我的自称笨鸟确实因为我是个“智商”低而“情商”高的人。

我一向仰慕那些理论专家,新概念、新思想、新建构,层现叠出,峨峨如高山,而我从小“缺奶”,元气不足,无力“凌绝顶”,只能徒唤奈何。我历来艳羡那些文章高手,倚马立就,文不加点,洋洋洒洒若江河,而我不过是个“苦吟派”,只好望洋兴叹。于是,我所能做的只是“笨鸟先飞,一个劲儿地飞”:硬背《古文观止》,死抠《说文解字》,穷翻《辞源》《辞海》,朝朝暮暮沉浸在古今诗文的鉴赏里。倾心教学于学校,潜心思考在家中,典型一个“油瓶子倒了也不扶”的“甩手当家”,夫人戏称为“大熊猫”“老狒狒”。我有一个秘密,如今也斗胆公开,即使领导“秋后算账”也豁出去了: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监考没有一次我不是“一心二用”的。眼睛巡视着考生,可心里不是背诗就是作文,别人最难以忍受的监考,却成了我含英咀华、咬文嚼字的难得良机。

我始终确信:换个智商高的人,功夫下到我这程度,早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了;可我直到如今,每教一篇古文还得翻书查典,解读一首新诗还得挖空心思,写作一篇千字文还得煎熬几天甚至几周——即使如此苦苦用功,还是常常叫不准、搞不清、写不好,这不是笨鸟是什么?有人夸我“学问渊博”,真叫我哭笑不得;夸我“写东西快”,简直令我气急败坏。嗨,谁知道我这笨鸟的苦衷啊!

或许有人问:这么苦,你干吗还要自作自受?原因只在:苦多,乐更多。

永吉县城东山坡。因“家居斗室,地仅容膝,在昼犹昏”,我便在这天然书房里“捧手为案,漫步当椅”,“俄语温故知新,《离骚》背诵如流”,苦学五年,赢得函授大学文学学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笨鸟则不改其乐。

吉林市委礼堂。舞台上正在演奏着“感悟苏东坡”的交响乐:我俨然挥洒自如的乐队指挥,九十名弟子则是德艺双馨的乐手,在感悟文学与人生的乐章中,默契地交流,激越地撞击。台下上千人,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赞声不断。课后,我感而填词:“老夫偏发少年狂,携纸笔,弃药囊,革履西装,抖擞上课堂。率我九十过河卒,斗应试,逞豪强。”弟子们喜而和词:“琼苞玉蕊始开张,无字书,待新章。咫尺明朝,桃李惊四方。不负艰蹇八百里,创伟业,看孙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孟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清华附中校园。5月22日“非典高三”复课日记:今天百忙千忙皆不为过。下班前,回想一天的忙碌与快乐,不禁诗兴大发,遂草拟打油诗一首。回家途中,忽得佳句,得意忘形之际,乐极生悲:飞车冲进地下车库,不巧刹车失灵,遂撞西墙,左手立刻见血。然进得家中,不顾手疼,急捉灵感落笔。反复推敲,再三琢磨,终于夜半杀青。妻笑我痴,更嗔我呆,不知此中有足乐者也。——这正是“诗意地栖居”,“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