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走向现代教师教育制度

上文中提到了现代大学制度,而对于教师教育转型而言,它需要一个最终的目标,我们认为,这个最终目标应该是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如果我们接受下面这种概念界定及意义理解,“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1],而这一套行为规则又可以理解为制度安排,[2]并且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如宪法、法律与规定等,而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3],那么我们可以把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理解为教师教育中从事教师教育的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这一套行为规则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安排。正式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如国家现代教师专业标准、现代教师资格条例、国家现代教师教育标准等相关法律、条例、规定,而现代教师教育的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等就是非正式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安排。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安排可以被视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结构。

正确地把握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指导整个教师教育转型或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质量保障标准为条件的教师教育者应该遵守的一整套行为规则。它是由各项具体制度组成,用来处理教师教育基本关系的系统。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教师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现代教师教育制度以此为基础构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制度,无论是培养计划的制订还是培训项目的设计都应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前提。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还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为主体,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而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基础上通过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建构起证书制度与学术文凭制度的逻辑关系,从而保证了教师教育作为大学专业教育的有效实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专业化制度为核心的,为了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需要有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制度,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最终培养目标就是塑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化的始点在教师培养。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质量保障标准为条件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为了能够有效地运行和实现其最终培养目标,必须以这些标准为条件,这些标准是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质量保证,从而为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包括以下几个含义: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由若干具体制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系统;教师专业化制度是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核心,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为典型形式。

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制度更好地满足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也就是满足现代教师的需求,满足现代教师的理想需求,而不仅仅是适应教师劳动力的人才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确保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的质量,最终满足现代国家发展需要。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构,一是宏观层面,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教师教育制度,它包括国家层面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整体教师教育系统的总称;二是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它是维系教师教育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在内在制度保障。

由于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涉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专业化、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因此为了使这些制度构成一个逻辑关系,需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于是宏观层面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包括现代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现代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制度、现代教师教育的投资体制等。从现代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来看,政府在现代教师教育中承担法律、政策和具体管理条例和措施的责任,尤其是要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证和课程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是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在宏观层面上的主要内容。由于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传统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结果,因此它需要在传统师范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去建构。

现代教师教育的法律、政策和管理是现代教师教育的宏观层面的内容,以国家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为基础,制定和颁布《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现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而现代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是以现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展开现代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制度的管理。从逻辑上说,现代教师教育制度中其他制度应该首先满足现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因为现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现代教师进入到教学专业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培养的现代教师无法达到现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那就意味着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失效。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在价值上追求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需要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这个标准将决定现代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保证标准的框架和内容。多样化、层次化的标准体系是现代的开放的教师教育制度的需要决定的。开放化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要求建立严格的现代教师教育机构标准。这也是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现代性决定的。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离不开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办学制度以及对它的投资体制。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办学制度无疑是以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专业性、标准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现代性为基础的。宏观层面的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办学制度主要确立政府的作用,政府在这种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是建立现代教师教育的学科制度,这符合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制度的要求。学科制度要求政府在办学体制上下放权力,给予自主权,尤其是现代教师教育学科制度中的专业、方向等设置的自主权。

由于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办学制度需要由强大的资源支撑,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这就关涉到现代教师教育的投资体制。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制度首先是从属于现代大学的投资体制,然后才是教师教育的办学制度,于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投资体系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在现代大学的投资体系内,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外来资源。无论是师范生免费政策还是收费政策都是投资体制的体现。从现代大学投资体制来看,从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属性来看,投资体制更多地应该向现代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倾斜,因为要实现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实践性还需要现代学校的支持。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传统师范教育制度为基础,无疑在微观层面上,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通过现代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和体系来体现的,而传统师范教育体系是由呈“金字塔型”的师范院校构成的,而在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过程中必须面对这个“金字塔型”结构体系的逐渐改造和重构,不是通过“激进变革”,而是通过“渐进改造”的过程来逐步建立起来的,最终形成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体系。

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鼓励和规范综合性大学、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水平师范大学在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同时还要鼓励地方师范院校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在地方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是由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来具体体现的。这种组织结构当然是由功能决定的,也就是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构建起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组织机构。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的专业学院最终要建立现代教师培养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是现代大学逻辑中的课程,它包括通识、自由教育课程,培养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意识;学科课程(文、理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与报告等基础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自由性、批判性。其次是专业教育逻辑中的课程,它包括专业教育课程,尤其是学科知识教学法课程(subject matter pedagogy knowledge)和临床教育课程。再次是教师教育方向逻辑中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方向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有所区别。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培养的实践制度的建设。这种实践制度与现代学校制度密切相关。学校是现代教师教育实践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大学与学校之间的伙伴关系,还是专业发展学校,都是实践制度的安排。因此,应该把现代教师教育的实践制度作为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导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见:[美]J.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375.

[2] 柯武则,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35.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导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见:[美]J.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