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
每一个人都在不同人生阶段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或同时接受这三方面的教育,三方面教育产生的总效果才是真正的教育效果。因此,从事学校教育的校长与教师在设计实施一套学校教育的方案时,必须考虑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影响,加强来自家庭、社会教育正面的配合,也就是说,要通过协同教育提高教育整体的质量与效果。当然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克服来自家庭、社会可能的干扰,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干扰,才能更有效地整合三大教育系统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过去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在沟通信息、交流教育方法、有效实施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和学校协同家庭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社会,生活忙碌,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节奏和安排相差较大,安排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较困难,所以不可能经常开展家访、家长会等,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利用学校的数字平台,如图1-31所示,如利用家校互动APP加强家庭与学校联系,以及利用互联网在更大范围沟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对广泛实现协同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图1-31 各种各样的家校互动平台和系统及功能
案例:家校互动平台
家校互动系统服务于教师与家长,实现教师与家长的互联沟通,包含通知、作业、评语、课表查询、学生成绩五个模块。
1.通知
教师可以随时向学生家长发送通知,家长可以通过APP端实时收取通知,方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安全情况,如图1-32所示。
图1-32 通知板块
2.作业
教师可以随时给学生家长发送作业信息。家长可以通过APP端实时收取作业信息和详细解答,这样有助于家长监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日常学习辅导,加快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和反馈速度,如图1-33所示。
图1-33 作业板块
3.评语
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日常表现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提出建议,通过平台发送给家长,使家长能够与学校一起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制定策略,如图1-34所示。
图1-34 评语板块
4.课表查询
家长、教师可以查看详细课表安排,可以通过学年、年级、班级、学期进行选择查询,如图1-35所示。
图1-35 课表查询板块
5.学生成绩
家长、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条件对学生成绩进行查询,并且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业水平排名等,如图1-36所示。
图1-36 成绩查询板块
(二)扩大教育范围,为终身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系统之间的要素互相渗透,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社会成员不仅可以从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也能从不同的协同教育项目和活动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正式与非正式教育的协同开展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从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上看,协同教育扩大了教育开展的范围,增加了教育实施的途径,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方式。
人的一生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胎儿至入学校前的学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家庭教育系统内接受家庭教育,但家庭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大背景下的社会协同家庭教育;二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学校教育系统内接受学校正式教育,此时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联系,实现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学校还要把社会资源请进来,或者将学生带到社会中去实现社会协同学校教育;三是从学校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学校后阶段,这一阶段人们主要在社会教育系统内接受社会教育,比如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教育项目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这个时候社会教育通常会发生在学校之外的工作场所、社团或家庭中,也可能发生在学校的学习项目中。社会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学校后阶段的学校协同社会教育,近年在世界范围都有飞速的发展,呈现为各式各样的在线教育项目和在线课程,它们成为人们在职后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活动会越来越多,协同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实施终身教育中会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协同教育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