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券投资
(一)证券投资的概念
顾名思义,证券投资就是投资于证券的行为,它一般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证券投资与储蓄的区别
证券投资和储蓄这两种行为在形式上均表现为:货币所有者将一定的资金交付给政府、公司或银行机构,并获取相应的利益,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体现的信用关系不同
证券投资主要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体现着政府、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围绕证券投资行为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储蓄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建立的是银行与储蓄者之间的借贷性债权债务关系。
2.投资增值的效果不同
证券和储蓄都可以使货币增值,但货币增值的多少是不同的。证券中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股票投资者的收益来自股份公司根据赢利情况派发的股息红利。这一收益可能很高,也可能根本没有,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而储蓄是通过实现货币的储蓄职能来获取货币的增值部分,即存款利息,这一回报率是银行事先约定的,不受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3.风险不同
证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性较高的投资方式,其投资回报率可能很高,但高收益伴随的必然是高风险;而储蓄的利息收入通常要低于证券的股息与红利收益,但它是可靠的,而且存款人也不必像买入证券后那样经常投入精力去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
(三)证券投资与实物投资的区别
投资证券和实物投资都属于广义的投资,但前者是金融投资,是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而后者则属于直接投资。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对形成社会资本存量的作用不同
实物投资直接形成社会上资本存量的增加,而证券投资所形成的资金运动是建立在金融资产之上,金融资产又是一项虚拟资产,因而证券投资不一定会直接形成社会上资本存量的增加。当投资者购买首次发行的证券的时候,会直接增加社会上的资本存量,但当投资者在流通市场上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股票的时候,就不会增加社会上的资本存量。
2.两种投资所投出资金的流动性不同
实物投资中投出的资金主要以物质财富的形式存在,流动性较小;而证券投资投出的资金是以金融资产形式存在的,其流动性较大。
3.价格的稳定性和风险程度不同
相对于实物投资来说,证券投资没有相应的实物作保证,而且受政治、经济、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具有价值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特征。
4.交易成本不同
随着证券交易电子化的日益发展,证券交易过程越来越快速便捷,交易成本较低;而实物投资中的交易大多还采用传统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交易成本较高。
(四)证券投资与证券投机的区别
投资与投机好比两个兄弟,共生并存。证券市场既是投资的良好场所,也是投机的好地方。所谓证券投机是指人们基于对投资品未来价格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短期内买卖证券,从中赚取差价的套利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也会使投机者承担因实际价格的反方向走势而亏本的风险。在投资实务中很难把投资和投机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但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
1.交易的动机不同
证券投资看重的是长期的投资报酬,如股票的红利、债券的利息、衍生证券的保值功能等;而投机则着眼于证券交易的差价利得,谋取短期的收益。比如,某人购买一块土地来盖房子居住,可以认为是一个投资者,但是一个房地产商为了出售而盖房可能就是投机。前者从长远来看,直接从资产上受益,但是后者在未来相对比较短期内从别人的估价上受益。同时,某人购买证券是为了获得股利,此为投资,而有人认为证券受可能的利好消息短期会上涨,抓紧买进后卖掉可能就是投机。
2.承担的风险不同
由于受交易动机的影响,相对来说,投资所包含的风险有限,未来收益确定而且本金比较安全,而投机包含着较大的风险。但鉴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有的投入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差别在于风险程度的大小。
3.证券持有期限的不同
一般来说,投资者买进证券往往是着眼于长远利益,买进后就长期持有,而不被短期的获利所动摇;但是投机者就不同,他们热衷于快进快出,加快资金的周转,及时地从证券买卖中赚取差价。
4.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投资者一般善于使用基本分析方法,他们买进证券比较注重证券本身有没有价值和成长性,而投机者正好相反,他们根本就不注重证券本身有没有价值,只是关心当前证券价格会向哪一个方向变动,因此他们比较注重使用技术分析方法。
5.对社会的影响不同
可以认为,投资行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投机行为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也有消极的反面作用,正面作用可以活跃市场,使交易价格具有连续性,但过分的投机,将造成市场动**,影响经济运行。
(五)证券投资的基本特点
1.收益性
证券投资的收益性是指持有或低买高卖证券本身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收益,这是投资者拥有或转让资本所有权的回报。证券代表的是对一定数额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或债权,投资者持有证券也就同时拥有取得这部分资产增值收益的权利,通过转让也可以获得资本溢价,因而证券抽取投资具有收益性。通常这种收益会远远高于银行利息收入,尽管有时这种收益是不确定的。
2.风险性
证券投资的风险性是指证券投资者面临着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可能发生的损失。有时会面临连本金也无法收回的可能。从整体上说,证券的风险与其收益成正比。一般投资者要求的证券投资预期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风险包括证券发行人经营不善的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政策变化、经济波动因素影响引发证券贬值导致的投资损失。
3.流动性
证券投资的流动性是指证券持有人可以简便快捷地用证券换取现金的特性。流动性可通过证券的到期兑付、贴现、转让等方式实现。不同投资、不同证券的流动性是不同的。证券投资的变现性使证券流通不受任何限制,投资者可以随时自由地转让证券收回资金。与实物投资相比,流动性强是证券投资的一大特点。
4.社会性
由于证券投资的流动性好,买卖起点数额较低,不受资金拥有量的限制,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随意投资;加之没有限制性规定条件,譬如文凭、资历、性别等限制。另外,由于营业网点多,网络服务高效便捷,适于分散居民的投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很快成为广大社会公众普遍参与的活动。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开立股票账户的证券投资者已达一亿多人,证券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要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