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资与证券投资
一、投资及其分类
(一)投资的含义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未来预期收益而购买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进行经营的经济行为。经济主体包括国家、机构、企业法人或个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投资需求日益旺盛,投资形式和投资现象日益丰富,除了建造厂房、购买设备、修建道路桥梁等传统投资形式外,出现了居民购买住房、小汽车、债券和股票等新兴投资形式。人们之所以要从事投资活动,是期望牺牲今天的消费或支出现时的价值,未来得到更多的物品和服务消费或收益。
美国著名投资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认为:投资就是为了获得可能的和不确定的未来值而做出的现在值的牺牲。如一个投资者购买了1000元股票,一年后得到了2000元的投资收益,这2000元就是一年前所减少消费的1000元资金所获得的风险补偿。投资活动改变了投资者现在和未来的消费,不论投资股票还是债券,都会面临通货膨胀、发行主体违约等风险。所以,投资也可以理解为:投资者通过持有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获得该资产在未来所产生的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预期收益的过程。
投资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宽泛和丰富,实质上包括实物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两部分经济范畴。前者是投资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金融投资学研究的领域。一般说来,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与金融投资学也是有区别的,因为证券投资是金融投资的一种形式,因而证券投资学的外延要比金融投资学小一些。因此,本书的投资概念绝大多数是指资本证券投资,即从事以股票、债券、基金及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经济活动。更准确地说,本书所指的投资是指充分考虑了金融工具的风险、收益之后,运用资金进行的一种以赢利或避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它既不包括许多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比如,银行储蓄,购买金币以图利的行为,也不包括提货单等商品证券的交易行为,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卖股票。
(二)投资的分类
1.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这是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用来划分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直接用于开办企业、进行项目建设或购置设备、并购其他企业的经济行为。其基本特征使投资者能有效地控制投资资金的使用,并能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直接投资的内容包括现金、厂房、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通信、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并购企业等各种有形资产投资和商标、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投资。从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分析,直接投资扩大了生产经营能力,使实物资产存量增加,能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创造物质基础,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投资的主要形式。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金融资产,以获取一定预期收益的经济行为。其特点是投资者可以根据金融市场行情灵活地买卖金融工具,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但投资者难以有效控制资金运用状况。间接投资是现代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间接投资按持有金融资产的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金融投资与间接金融投资。直接金融投资是指投资者自己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并持有证券;间接金融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基金等证券,把资金交给金融机构,由它们代为运用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等。在美国,人们倾向于以间接方式持有金融资产,只有四分之一的投资者直接持有股份,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公司财产的要求权都是通过代表他们利益的金融机构持有股权间接实现的。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有:投资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在美国,有一半的公司权益是由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而在我国,规范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2.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这是根据投资对象的性质和形式不同来划分的。实物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拥有土地、建筑物、知识、机器设备以及人力资本等实物资本投资的行为。实物资本一旦被投资者所拥有,它必须能够提供预期的服务流或现金流,从而影响人们的未来消费机会。购买实物资产可以包含投资和现时消费两方面的内容。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不同,对同一投资对象评价的角度也不同,因而对投资对象的价值、功能等的要求也有差异。一般地说,实物资产的生产能力很强,其产生的现金流或收入就越大,其价值也就越高。例如,人力资本就属于一种最典型的实物资产,对学费、书籍以及时间的投资,导致受教育者获得各种技能,从而影响他们未来收入获取能力以及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物资产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从而决定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数量。
金融资产投资是对实物资本的间接持有。由于金融资产是脱离了实际生产过程的虚拟资本,因而证券的持有者不必自己去购买机器设备、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而是通过购买公司的普通股票,间接地投资于这些生产要素。这些设备的生产能力将决定证券的价值和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否增加,以及增加数量的多少。证券发行者利用实物资产创造的收入,依据投资者持有的证券资产的份额将收入分配给他。金融资产的性质不同,其收益分配的形式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
3.国内投资和国际投资
这是根据投资地域的不同划分的。国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在本国国内的各种投资。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跨越国家界限或关境的相互投资,既包括外国资本在本国的投资,也包括本国资本在外国的投资。由于我国国境和关境不同,来自和投向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也纳入国际投资的范围。
4.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这是根据资产提供的现金流期限的长短来划分的。在金融资产中,有的到期还本的期限较长,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如债券;有的则根本没有到期的时间,如普通股股票;有的偿还期限却很短,不会超过一年,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期限的长短区分一般以一年为界,现金流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称为长期投资,一年或一年以内的称为短期投资。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长期与短期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小贴士】
资产支持类证券
资产支持类证券是指该类证券由特定资产产生的收益支持,而非证券发行本身经营所得作为它的收益。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就是把单个的贷款或债权打包,将其转化为证券形式,同时进行信用增强,最终将其向第三方投资者销售。
如果投资者进行资产支持类证券的投资,其属于金融投资和间接投资,由于该金融工具存在时间长度一般超过一年,因而属于长期投资。